飄天文學 > 帶着倉庫回古代 >第二百六十四章 百工科開業
    今年的元旦因爲豐收,因爲“德雲社”的加入,顯得特別精彩。

    李園將春晚放在了“德雲社”的戲臺裏,除了李園人可以來看錶演,外面的人一樣可以免費看。

    時間纔剛到傍晚,已經有許多人聚集在這裏,預計到了正點時人還會更多。爲此吳縣令、黃致等人還特意招募了不少男丁維護秩序。

    經過兩年發展,現在的“青山戲”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套路,演化出了水袖功、蹺功、拂塵功等多種路數,翎子翅子功還沒有,卻有簪花功。因爲民間很少有帶翎子的場合,倒是有非常多簪花的場合。就像元旦這幾天,李咎也不可免俗地在發巾旁簪了一小支紅線纏起來的金稻穗。

    因爲李咎每年都戴稻穗、麥穗的緣故,青山縣最流行的就是五穀題材的簪花,每年還能翻出新花樣。木子衣鋪陸續推出了絹紗花、絨花、通草花、刨片花等各種簡單好做的首飾,基本上主導着青山乃至大松郡每年的流行款。

    木子衣鋪走的永遠是精品路線,這些容易被仿作的首飾她們一定是做得最好、最亮眼的。而李咎就是那個活招牌。

    不太喜歡裝飾打扮的李咎經常會有些必須要精心捯飭的場合,這時候就是木子衣鋪打廣告的最佳時機。李咎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大松郡甚至南部淮南道的時尚icon。

    今天的“德雲社”衆人穿戴的又又又是木子衣鋪推出的新款衣服,褂子衫兒也就罷了,是在既有的基礎上做了多層緣邊設計,喜歡的人很喜歡,討厭的人嫌棄這種設計是暴發戶才用的繁複,但是那些女角色們穿的鞋子卻是真的好看。鞋頭翹起的尖角上落下了一隻蝴蝶,隨着穿着它的人的步子,蝴蝶起起落落,宛如在花間穿梭一般。

    當時這款新鞋子就引爆了市場,第二天大年初一,人們逛街串門時,幾乎每個女孩子腳上都蹬着一雙蝴蝶落花鞋。就連追逐時髦的男子也不例外,比如趙縣丞父子,也包括黃致這個老風雅。

    平民百姓之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用藍的褐的碎布頭拼得蝴蝶,有錢人用紗緞綾羅堆得花團錦簇,木子衣鋪則用上了纔剛優化過的彈簧技術,做的顫巍巍小蝴蝶小豆娘小花枝,別具一格。有錢沒錢的都穿上了新鞋子,並且隨着大家出行和行商做生意,這鞋子又又又像插了翅膀一樣很快就風靡一時,繼而在其他飾品上也開始出現。

    “青山新樣兒”的名聲也隨着這些不起眼的可愛的小東西一起又一次出現在世人的觀念裏。

    金陵、姑蘇、錢塘乃至更遠的北方諸城的人們如果認真地想一下“青山新樣兒”幾個字,就會突然發現,不知不覺間青山城已是個特別的存在,它幾乎就是“潮流”的代名詞,不論是娛樂方面,還是衣食住行方面,又或是其他更深層的領域。

    這時候如果再有人對李咎的雜學提出質疑,提出來的人自己可能就會先收到一些質疑:“可是青山城那般富庶有趣,他們的雜學也該有些真材實料吧?我看他們說的也挺在理的。”

    什麼是文化輸出啊,這不就是最簡單的例子。

    單獨輸出觀點是很困難的,大多數人都是短視的人,沒有擺在面前的好處和優勢,一個觀點說出去能有十分之一的人聽進去就不錯了。沒有《西遊記》《三國演義》,沒有“青山戲”“青山樣兒”,沒有天下行商匯聚於此,哪來的“心嚮往之”?

    尤南也好,鄭適道也好,“春溪生”也好,或是莫名其妙地把李咎放在了“一個還算可靠的晚輩”的位置上的皇帝陛下也好,都是被青山李園拿出來的東西說服的。

    正月裏,元旦的蝴蝶落花鞋,元宵的玻璃草花燈大放異彩。

    李咎很滿意,落花鞋真的就只是個漂亮鞋,除了激發人們對青山城的認可度沒有別的用。玻璃草花燈可不一樣,到現在陶工他們都沒搞定批量製造超大片平板玻璃的工藝,但是隨着玻璃燈盛行一時,他又公開了玻璃燒製的配方,並且將基本原理都在《百家雜學》上寫明白了,一定會有很多人爭先效仿。

    有人效仿,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就一定會督促他們不斷衝刺更好的技術和更低的成本。

    一定會有人攻克平板玻璃技術的,到那時他花錢買回來交給陶工他們去優化就完事了。

    大棚技術在去年已經總結了一稿,稻基魚塘的數據也有了個底子,今年的農學重點就是大棚技術的進一步優化和提取數據,以及測試稻基魚塘的可用性。至於堆肥技術和育種技術,是每年的老生常談,不必贅言。

    出了元宵,人們陸續回到自己的職位上,李咎便宣告學塾的幾個工匠學科今年會正式授課。

    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整個青山城的平民都興奮了起來。他們等這一天着實等了太久。

    那些堅持不懈在學塾外等着的人們,除了等醫學生的義診和練手機會,就是等這個學習的機會。

    第一批與李咎簽訂契約成爲百工科先生的是陶工,三年的合作,讓他對李園產生了歸屬感,對李咎個人更是十分信賴。加上李咎又又又給他提了待遇,陶工很滿意,也不在乎自己那點“絕學”了。

    李咎可是說了,除了學費,以後他的徒弟如果拿下懸賞的獎金,他會按照懸賞獎金的三分之一付給陶工。富貴有了,長久有了,媳婦也快有了,陶工第一個站出來和李園簽了終身契約。

    何工籤的則是短約,他還是捨不得拿出看家的本事教給外人,況且他現在有了那麼出息的女兒,又有了那麼出色的女婿,他的未來不一定是和李園綁定的。

    不過他也樂意將基礎入門的木工活教給大家。傳家的手藝不行,簡單的還是可以的。

    除了最重要的兩位工匠,李咎從官府那裏報備後找到了自家長期合作的鐵匠開課。李園長期合作的鐵匠有很多,其中有一位手藝非常出色,官府和駐軍所用的儀刀、砍刀等,除了朝廷統一派發的,其他的基本都是這位鐵匠打的。他的冶煉心得甚至可以說是先進,李咎的彈簧能做出來也是多虧了他的冶煉技術。

    不過這位鐵匠的理念過於先進,反而不適合拿來授課。冶煉難免就和兵器掛上勾,當前朝廷對兵器的控制極其嚴格,從鐵礦、銅礦的官營開採一直到鐵匠的備案制度,都是爲了對民間藏有的武器進行追溯。

    李咎不想挑戰統治階級脆弱的神經,鐵匠的課只能小班開了,每個報名上課的人都會按照鐵匠學徒一般對待,直接在官府民簿裏登記爲鐵匠,這是吳縣令幫忙想的轍。

    有這三門基礎課程打底,百工科在二月初三就正式收徒授課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