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民國抗日小兵 >第112章 化妝偵察
    還告訴大家,團裏組織的訓練暫時告一段落,今天晚上在團部會餐,請請下面的連排幹部。

    宋理南團長,張慶林政委,張副團長、參謀長和特務連連長圍坐的副團長畫的簡易地圖前,看了很長時間。

    宋理南團長對陳連長說:

    “有什麼想法大膽說。”

    陳連長指着地圖對他們說:

    “由於我們沒有可以和鬼子抗衡的船隻,這個仗的目的只可以大量殺傷敵人而沒辦法完全殲滅敵人。

    伏擊的地點應該選擇在佳水和易南兩個縣城之間。這樣的話,敵人的增援部隊最快趕到也得在四個小時以外,給我們留下充分的伏擊時間和轉移的時間。我比較傾向這裏。”

    他的手一點:

    “大秋莊”

    然後繼續說:

    “雖然這裏距離佳水縣城的距離近一些,可是佳水到這裏是逆水。易南的敵人到這裏必須經過南六塘河。而這條河在北陳集鎮要兜一個大彎。大有莊的河道也有一個彎,在我們埋伏的對面,這裏可以航行的水道靠近彎道的外側,也就是說,敵人就是被打的醒過神了,也無法靠近我們伏擊的一側。有利於部隊撤退。從鬼子船上裝載人員的密集程度,以我們目前的火力,完全可以大量殺傷敵人,從容向北涉過新溝河,我知道那條河,寬,但是水淺,都是泥沙。再向西進入開陽,從賴楊返回駐地。”

    “我看可以。”

    張副團長一邊看圖一邊說。

    “咱們現在是四挺重機槍,十幾挺輕機槍,從火力強度來看,火力上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問題是:

    敵人的船隊距離我們太遠了一點,這樣子的話,手榴彈沒有辦法用啊。”

    是啊,河堤的射擊位置到航道有150米左右,步槍射程是沒有問題,可以夠上,可手榴彈就不能發揮威力了。

    陳連長胸有成竹的說:

    “這個有辦法,過去在古北口抗戰的時候,我們用過。就是在地上挖出帶角度的坑,距離要試驗才知道。坑裏放上炸藥包,上面蓋上木板,木板上面堆放手榴彈,手榴彈的導火索都拉出來一起固定在旁邊的地上。下面的炸藥包一炸,木板就根據事先挖好的角度飛出去,手榴彈也跟着飛出去,也都拉了火了,飛過去那可是一片一片的。”

    宋理南團長一聽,連忙對陳連長說;

    “太好了,這樣子可夠鬼子喝一壺的了。”

    陳連長接着說:

    “這樣的戰鬥,必須事先觀察實際地形,目測距離,做到心裏有數,萬無一失。”

    張副團長對團長政委說:天平 .xstpwxs.

    “陳連長說的對。我和他一起去看地形。”

    宋理南團長看了張慶林政委一眼,點了點頭,說:

    “可以。但是注意化裝,不可以有什麼意外。”

    陳連長說:“放心吧,我衣服一換,怎麼看都是泥腿子一個”

    這個後來震驚了整個蘇北的伏擊計劃就這樣醞釀出來了。

    大秋莊灌河邊上,三個人正站在河邊的水裏東一網西一網的捕魚,不時用手伸直了翹起大拇指測量距離,還向前趟着水朝前走,象是測量水的深度。這是張副團長帶着陳連長和二排長陳世璞化裝的。

    他們在仔細察看伏擊的地形。這也是八路軍的傳統,許多相當高級的甚至包括象林帥這樣高級的指揮員都要在戰鬥前親自查看地形,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方案,而不是僅僅依靠地圖。畢竟再詳細的地圖和實際情況都有不小的差距。往往一個非常細小的紕漏,就會帶來嚴重的影響。完成了地形的查看,他們還真的打了不少的魚,副團長樂了:

    “一舉兩得啊。晚上去團長那裏,喫魚,喝酒,研究戰鬥方案。我就喜歡喫團部炊事班老李做的魚,真他孃的香團部炊事班其它那些狗日的,做的魚都叫魚腥的厲害。老子以後打縣城,非弄個廚子回來不可結果沒有幾天,就來了炊事班長老郭。大家對伙食方面就滿意了。

    對了,陳連長有沒有對象”

    聽了這些話,陳連長心裏自然是非常喜悅,他說;“可是我聽說咱們八路軍有規定,必須過了哪個258團的坎纔可以批准結婚。指25歲以上,參軍8年,團職幹部。我還不夠格嘛,肯定是不行的。”

    二排長也在旁邊加着油:

    “那天天守着女人不讓娶,不把咱連長憋壞嗎”

    “你就這出息,乍一想就想歪呢”

    城連長推了他一把,回擊他。二排長嘴也不軟:

    “那娶個媳婦不想着睡覺還能想什麼哎,連長,乍樣了上手了沒”

    “離邊了哈。你這腦子裏都是什麼咱們是八路軍。”

    “八路軍乍了就不是人下面就不動”

    聽的張副團長笑彎了腰。他對陳連長說:

    “你要真想討老婆,當然有辦法了。這個事情包在我身上。條件就是把這一仗給我打好了”

    “那沒問題。這一仗老子不幹掉他幾十個,老子就不姓陳”

    陳連長答應的乾脆。

    桌子上擺放着老李頭精心燒製的一大盆魚,香噴噴的。今天老李頭給上的可是有名的湯溝大麴啊,湯溝大麴起源於北宋年間,成名於明朝未年,據海州志記載,早在宋時,湯溝地區就有了釀酒作坊,鼎盛時達到13家。到了明朝未年,湯溝大麴經當時的濱海縣殷福記商號運銷日本和東南亞一帶,湯溝酒開始爲世人所矚目。

    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7年,劇本長生殿的作者,著名戲曲家洪昇北上山東曲阜,會劇友孔尚任,途徑湯溝古鎮,在品嚐了湯溝美酒之後,揮毫寫下了“南國湯溝酒,開壇十里香”之名句,一時傳爲佳話,湯溝大麴更是享譽四方,幾百年來,湯溝大麴以“綿甜甘冽,芳香濃郁,回味持久,飲後不渴”等特點而飲譽華夏,在璀璨的中華酒文化史上獨樹一幟,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和歡迎。

    酒香四溢。圍坐在桌子周圍的宋理南團長,張慶林政委,張副團長還有幾個營長加上陳連長都沒有動筷子。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