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澳洲風雲1876 >第810章寶馬貨車
    大洋帝國的城市開發建設標準還是比較高的,屬於那一個等級的城市建設,那麼在規劃建設初期,就按哪一個等級的建設標準執行。

    比如說城市主幹道,一級城市什麼標準,三級城市什麼標準都有明文規定,照此執行就行了。

    一級城市主幹道需要有多寬的綠化帶,中心隔離帶,下水主幹渠道長寬多少?高度多少?污水渠多深都有標準。

    按照萊特公爵的身份,萊特島上最高可以有一座二級標準城市,若干三級、四級、五級標準城市。

    內務府的撥款也是按照這樣的規模確定,然後分成10年或者15年依次撥款,但這不是建設的全部資金,大概是三成左右的比例,剩餘部分要自籌。

    所以,萊特公爵要建設的城鎮標準要遠高於黎牙實比地區的新市鎮,初期投入自然也高得多,縱然是引進民間資本,壓力也是很大的。

    不用說,這樣的建設原則肯定是陛下定下來的,誰也無法改變。

    有錢就建得漂亮些,沒錢就簡單些。

    從這裏,也能看出各皇子的能力大小,水平高低,是不是治國理政的材料。

    1901年初,世界發生三件大事。

    1月22日,統治大英帝國64年的維多利亞女王在倫敦去世,大英帝國陷入極度的悲痛之中,他們失去了引導帝國走向極盛時代的君王,失去了向前方航行的明燈。

    維多利亞女王登基50週年,60週年,大英帝國都舉辦了盛況空前的典禮慶賀,當時有多麼歡樂,這時就有多麼悲痛,全歐洲的皇帝,國王,公爵,王子和公主都彙集在倫敦,默哀這位偉大君主。

    英國爲其舉辦了隆重的國葬,可以說是諸皇齊聚,其中包括了德皇威廉二世、加拿大總督坎貝爾九世、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六世、西班牙維多利亞王后、英王喬治五世,大洋王國皇儲等等彙集一堂,盛況空前。

    1901年2月5日

    皮爾龐特·摩根買下了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幾家鐵礦和安德魯·卡耐基的全部鋼鐵生意,合併成爲花旗國最大的鋼鐵公司,全國鋼產量的65%被其控制。

    這筆舉世矚目的併購價值10億美元,形成花旗國工業領域史無前例的托拉斯壟斷企業,具有分水嶺式的歷史意義。

    第三件事,庚子國難中,歐美各國聯軍提出4.5億兩白銀的鉅額賠償。

    世界20世紀初的開局並不平靜,歐亞大陸和非洲充滿了動盪和戰爭,工業革命的發展刺激着壟斷企業的胃口,而不完善的社會並不能制約龐然大物,崛起在花旗國的托拉斯企業佔據了壟斷利潤。

    化工產業的杜邦集團,鋼鐵產業的摩根鋼鐵聯合體,石油化工產業的洛克菲勒集團以及涅槃重生的花旗國通用電氣公司,都是行業內的巨無霸企業,佔據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壟斷企業會制約市場競爭,限制技術進步,通過壟斷獲得超額利潤。

    也許有少部分社會精英意識到這個嚴重問題,但是他們的力量卻不足以阻止托拉斯企業的誕生,這是資本社會必須經歷的痛苦階段。

    在大洋帝國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皇室家族基金參股大企業,事實上扮演了國有大企業的角色,引導帝國經濟發展,在董事會,經營層和股東三者制約之下,運行較爲順暢。

    在石油化工領域,大洋帝國發展出了以聯合石油公司,加裏曼丹石油公司,南洋石油公司三巨頭爲首的數十家石油企業。

    在菸草業,擁有上百家制菸廠和更多的香菸品牌,涵蓋高中低檔卷煙,市場得到充分競爭。

    在毛紡織領域,形成了以紅河毛紡總廠爲龍頭企業,大大小小數十家紡織廠的競爭格局,品牌衆多,可選性強,具備世界級的競爭力。

    在金融領域,以帝國儲備銀行爲管理機構,形成了以匯通銀行,香格里拉銀行,富國銀行,匯源銀行這四大王者爲首,數百家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格局,可謂百花齊放。

    在機械和汽車製造領域,同樣形成了配套機械廠衆多,十幾家汽車廠商競爭的格局,這讓市場欣欣向榮,技術創新不斷涌現。

    汽車製造領域最大的亮點來自於一家德裔公民建立的機械廠,這家工廠叫做“飛馬鋼鐵構件公司”,原本是專做汽車底盤大梁的企業,爲福田和星輝汽車廠供貨。

    這家公司的老闆弗雷德里希-史密特是一位資深高級工程師,原本是定居在美國底特律的德裔公民,有着20多年的從業經驗,後來被澳洲蓬勃發展的汽車工業所吸引,意識到這是一個空前的發展機會,所以來到澳洲開設了這家制作汽車大梁的企業。

    爲了獲得平等公民待遇,避免企業在稅收和工商各方面受到歧視,弗雷德里希-史密特放棄了花旗國公民,而選擇入籍大洋帝國。

    在企業運營中

    運輸材料合成品經常需要用到重型拖拉機載貨,無論是小4輪拖拉機還是重型拖拉機,弗雷德里希-史密特先生都感覺到使用不方便。

    無他,這些拖拉機歸根到底都屬於農用機械,從設計之初,壓根兒不是爲了長途貨運而準備的,一些胎裏帶的毛病相當嚴重。

    比如說耗油量大,燃燒不完全,沒有考慮長途運輸的玻璃風擋,人機功能差,駕駛環境惡劣,零部件易損易壞等等,並不符合使用要求。

    每天,廠裏的拖拉機駕駛員都是一身油膩,滿臉黑灰,一雙手永遠是黑乎乎的,長途運輸更是受罪,拋錨在半路上是常事兒。

    因爲設計原因,拖拉機上裝備的水箱一般較小,對機器的冷卻能力差,水箱基本上運行一兩個小時就要加水,否則就會造成發動機過熱。

    這在農場裏不算個事兒,反正都在家門口,隨便就能找到水塘和溪流。

    但是在長途運輸中,哪裏能夠隨處找到水?

    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兒。

    還有拖拉機制動能力差,長途運輸中的頻繁剎車,經常會造成摩擦片報廢,這種問題根本沒有改進的餘地,只有多準備零備件更換。

    正常來說,拖拉機的使用不會太頻繁,一般都是農忙的時候用的多一些,農閒的時候就保養,作爲農業機械是足夠使用了。

    但是作爲長途貨運使用,一年到頭都不歇腳,各種毛病就層出不窮,弄得人頭都大了。

    因此,弗雷德里希-史密特先生萌發了設計一臺專用貨車的想法,從社會物資運輸需求來看,這種新型產品應該大有市場。

    考慮到研製一臺貨車所需花費資金不菲,1898年6月,弗雷德里希-史密特先生以“飛馬鋼鐵構件公司”名義,向帝國科研扶持基金申請了項目,得到一筆3.5萬金洋的科研扶持資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