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澳洲風雲1876 >第1007章足以改變戰爭面貌的大殺器( 爲盟主加更第三彈)
    七寶壟航空基地

    一架灰色雙引擎渦漿運輸機騰空而起,展翅翱翔在藍天之上,贏得了一片的喝彩之聲。

    這是當今世界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運輸飛機,除了飛機駕駛員之外,可以額外搭載5名乘客或1300磅貨物,若是增加載油量的話,最高航程可以達到1700公里。

    這對其他國家也許沒什麼,但是對於大洋帝國這種萬島之國意義特別重大,而且對這種機型的需求量強烈。

    首先它可以滿足郵政巨大的需求,人們在澳洲本土第一天寄出的信件,第2天就可以在婆羅洲,呂宋羣島或者香格里拉收到,反之亦然。

    人們寄往北美的信件,以往需要半個月才能抵達。

    如今通過郵政飛機從澳洲本土出發,至莫爾茲比,龍門,查亞普拉,馬尼拉,經北海道,中途島,夏威夷,最終約莫三天時間就可以抵達西雅圖,第4天時間就可以至北美4州或加利福尼亞共和國,最遠可至洛杉磯。

    一架郵政飛機就可以運送十幾萬件航空信函,帶去遠方親人的思念和問候,密切各地之間的溝通和聯絡,意義十分重大。

    而且這是一架可以搭載乘客的運輸機,可以用於要員運輸以及其他的緊急用途,開啓民間航運業先河。

    李福壽臉上帶着墨鏡仰望天空,看着這架用鋼管框架,木頭翅膀和帆布蒙皮的飛機自由旳翱翔,心中真的擔心它折斷機翼摔下來。

    於是口中問道;“作爲一家運輸機,安全性是擺在第一位的事情,機身的強度能夠保證嗎?”

    “回稟陛下,這架“信使號”運輸機已經歷了470多個小時的安全飛行,機翼粘連處和骨架經受了考驗,證明當初的強度設計是合格的,最多隻是出現一些機翼蒙皮的破損,很快就修復好了。”

    “機翼蒙皮的破損?如果郵政飛機執行長時間的飛行任務,可沒有功夫隨時回到機場修補機翼蒙皮呀,這不是一個小問題,很有可能導致機毀人亡的嚴重後果。”李福壽立刻意識到了其中的不妥。

    “我們也發覺了其中的隱患,運輸機經過長時間的空中運行,經受寒冷環境下的高強風壓,布質蒙皮會出現不可測隱患,我們的解決辦法就是更換薄鋁板製成的機翼,將會徹底解決這一隱患,唯一的代價就是重量提升了135磅,整機價格上升了33.1%。”

    “具體是多少?”

    “經過我們覈算,如果生產規模達到100架的話,鋁製機翼蒙皮的“信使”2飛機,生產成本是4850金洋,如果生產規模超過300架的話,成本能夠壓低到3000金洋以內。”

    “是否有能力研製載重量更大的運輸機,最少載運12人,航程在2200公里以上?”

    “回稟陛下,從技術角度上看是可行的,那必須採用鋼質架構,採用全鋁機身,並且採用兩臺最先進的大馬力七缸星型風扇發動機,這將導致成本的居高不下,粗略計算有可能超過2萬金洋以上,恐怕軍部很難接受。”

    “馬上立項研究載重量更大的運輸機,運輸12人30人甚至50人,內務府方面將會給予足夠的科研補貼,這樣的運輸機應該搭載小型的電報發射機,具有足夠的安全性,有沒有困難?”

    “回陛下的話,如今航空基地的技術水平屬於世界頂尖,但是最多能夠支撐研發12人運輸機,載運能力更強的運輸機需要航空發動機科技實現突破性進展,還要研發強度更高,重量更輕的航空鋁合金材料,我們的基地也要增添風洞設備,更大的高空臺試驗設備,而且還要增添研究員的人手,這其中有大量的科學計算工作需要完成。”

    “關於此事列一個詳細的報告和計劃,儘快報批。”

    “微臣明白,將會立刻着手製定計劃,籌辦航空材料研究所,並與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同心協力進行科技攻關,力爭早日拿出讓聖上滿意的產品。”

    “注意,一定要把運輸機的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因爲這是關係到生命的重大問題。”

    “微臣謹遵聖諭,一定全力以赴,不敢稍有鬆懈。”

    “嗯!”

    李福壽滿意的點點頭,在航空領域投入的任何研發資金都值得,這是一項關係未來的重大產業,如今小荷才露尖尖角。

    隨後不久

    與“信使”運輸機同出一門的中型轟炸機飛上了天空,這款代號“農夫”的H-2轟炸機乘員兩人,一名駕駛員一名投彈手兼重機槍手,搭載1挺14.5毫米重機槍用於自衛,可以搭載1100磅炸彈執行對地轟炸任務。

    在現場演練中

    綽號“”農夫”的轟炸機掛載着十二枚50磅炸彈,4枚100磅炸彈飛臨轟炸上空,對石灰標註的轟炸目標圈實施了三輪低空俯衝轟炸,將大部分炸彈都投入了目標地域,炸的煙塵翻滾,一片火海。

    “農夫”這個綽號起的非常形象,,當真是就像犁地似的一炸一大片,威力相當可觀。

    這真的給了李福壽一個大驚喜,他沒想到現在的航空技術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似乎與二戰初期相差不遠的樣子。

    這要是上百架轟炸機一起來,那就算再多的軍隊也抵擋不住啊!這個可真真實實是一個殺手鐗。

    說到北美戰爭蝴蝶效應的牽動,如今歐陸戰場上裝備機槍的戰鬥機屢見不鮮,馬恩河會戰中,雙方就出動數百架戰鬥機互相廝殺,德國和法國都組建了專門的空軍,這比原來歷史上早了好幾年。

    但要說這些戰鬥機的技術水平,也就維持在北美戰爭時期,沒有太大的改觀,與大洋帝國的新型戰鬥機相差一個檔次。

    如今這個時代造飛機可比造汽車要容易的多,以英法德等國的工業水平,生產出自己的飛機並不難,但是航空技術要更上一層樓可就不容易了。

    如今歐洲的飛機技術水平也就是重機槍互射,然後機艙裏裝10來個手榴彈,遇到敵人陣地就投下去,還沒有發展成專門的轟炸機。

    要想讓歐洲陸軍那些思想老頑固改弦易轍,認識到發展航空力量的重要性,最起碼要讓他們碰得頭破血流,喫到足夠大的苦頭纔行。

    認真想一下

    李福壽覺得航空轟炸機這種大殺器還是要保密一下好,暫時不宜投入大規模的生產,以免泄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可是能夠改變歐洲戰場面貌的利器,還是躺在航空基地睡兩年纔好,可以凍結技術狀態,然後深入研究更先進的運輸機。

    但在此之前

    撥款預先生產大量的航空發動機備用。生產足夠的航空薄鋁板備用,只要不組裝出最後的產品,誰也不知道派什麼用場?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