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朕是大明造物主 >第192章 帶軸承的炮(第三更,求收藏)
    在給鄭成功布置完任務後,朱由榔讓茶姑和鄭成功繼續待會,畢竟鄭成功就要去皮島當東三省總督了,以後再見面可就難了。

    讓他們兄妹敘敘舊。

    朱由榔一個人在御花園隨便走走。

    按照朱由榔的規矩,每次戰鬥之後,都要召集基層的兵士,以及各級的軍官,進行一次頭腦風暴。

    畢竟,三個臭皮匠能抵上一個諸葛亮。

    在貴州歸來的途中,朱由榔已經主持了兵士的頭腦風暴,目前將士們反應最大的問題,就是大炮太不靈活,不好瞄準目標。

    再有就是大炮機動性太差。

    對於機動性的問題,明軍已經將大炮按上了輪子,以後還要讓炮兵馱馬化,可以有效提升機動性。

    但如何提升大炮的靈活性呢

    朱由榔在御花園慢慢地思考着。

    軸承

    朱由榔突然想到,後世無論是汽車,還是自行車,亦或是大炮,都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東西,那就是軸承。

    有了軸承,大炮就能自如地上下、左右地旋轉,而一點都不磨損炮身。

    而且,將大炮的跑車上安裝軸承,跑車的靈活性能大幅提升。一個6磅的大炮,至少要700多斤,以前要是拉動它,至少需要2匹馬才能拉得動。

    但是在戰場上,對大炮進行短距離的移動,亦或是在城牆上,你需要用馬移動大炮麼

    有了軸承,幾個兵士就能推動這種6磅炮

    不要小看這點改變。

    這其實是非常實用的發明。若是以前,清軍攻城,大明有100門大炮守城。看似不少,但是平均下來,每一個城門只能分配25門大炮。

    但是清軍肯定不會四個門同時進攻,這樣就造出大炮資源的浪費。

    若是有了軸承,明軍能夠隨時移動大炮,若是那個門沒有受到攻擊,可以移出一半的大炮支援。這樣最多能在一個方向集中61門大炮。

    你說這恐怖不

    而且炮身上裝着軸承,也能提升大炮的靈活性,讓大炮打的更準。

    若是以前,對於製造軸承,朱由榔是沒信心的。

    不是技術不行,而是這時代的工藝太落後,造不出足夠硬度的鋼。

    現在不同了。朱由榔發明了水排動力,就是靠着水排一錘子一錘子地鑿,他也能造出好的百鍊鋼出來。

    其實,軸承看起來複雜,其實道理很簡單,外面是兩個鋼環,一大一小,正好鑲嵌在一起。

    兩個鋼環之間,預留一內一外兩條鋼球的軌道。

    最後放進去十個鋼球,讓它們在軌道上旋轉運行。

    隨着鋼球的旋轉,外部旋轉軸承產生的摩擦力,就它們慢慢消化掉。

    當然,軸承要是能夠始終保持自由旋轉,需要讓鋼球不碰到一起。一方面需要不斷地給軸承上油,另一方面也需要在設計軌道時,確保鋼球的距離,保證它們不交頭碰撞。

    若是軸承內的鋼球經常碰在一起,那就是一個結果,碎掉

    旋轉效率大打折扣

    朱由榔是後世優秀的工業設計師,曾經給光刻機做過軸承,自然對這種最普通的軸承駕輕就熟。

    他畫出模型後,吩咐孫和鼎在兵器局,分頭製造軸承的各個部件。

    目前而言,製造軸承最難的一步,就是軸承中轉動的那10個鋼球。

    鋼球的質量若是不合格,這大炮沒轉兩下,恐怕就會變得沉重起來。

    朱由榔決定親自制造軸承的鋼球,給匠人們打一個樣。

    當然,軸承鋼球的製造,也是分步進行的,

    第一步就是打造小段的蘇鋼。

    朱由榔親自讓匠人,用水排將蘇鋼,不斷地鍛造,將碳的含量降低。最後蘇鋼被鍛造成小手指頭大小的鋼棍。

    第二個步驟是加熱滾珠原材料。

    朱由榔又換了一批匠人。將蘇鋼高溫煅燒,然後將融化的鋼珠,放在預定好的模具中,然後匠人不斷地敲打,將它鍛造成滾珠。

    第三個步是拋光。這時從模具中拿出的鋼珠,其實還很毛糙,上面有很多的毛刺,還有不規則的地方。

    朱由榔再換一個車間,讓匠人們用砂輪將這個鋼珠拋光。

    如此,軸承的鋼球就製造完畢。

    在另一邊,孫和鼎製造出軸承的內外兩個輪,以及內部的軌道後,就可以將鋼珠套進去,上油,軸承組裝完成

    在組裝第一批軸承後,朱由榔讓孫和鼎在兵器局中專門組建一個軸承廠。

    以後每一個大炮,至少需要3個軸承。此外,明軍在建造軍艦,蒸汽機,甚至是熱氣球上,都需要大量的軸承。

    軸承還是一個消費品。

    即使是保養得力,日後也肯定會大量消耗。

    朱由榔決定先製造幾個加載軸承的大炮,去試試效果。

    這次試炮,朱由榔決定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讓步兵的大炮,試試戰果如何。

    另外一個就是將帶有軸承的炮,安裝到海軍的戰船上,檢驗一下實驗效果。

    先來看陸戰。

    朱由榔讓兵士在校場上,準備了1個靶子。

    每個靶子都是一丈見方的一塊鐵板。

    鐵板的下方,是一個山洞,朱由榔讓20多個大明正黃旗的奴才,躲在山洞中不斷地前後推動這面鐵板。

    時而快,時而慢,時而來一個急停。

    在1裏距離之外,朱由榔讓兵士們拿來兩門炮,都使用克難軍中最好的炮手。

    區別就是有沒有裝軸承。

    此時,李明忠、焦璉、林時望等明軍的將領,全部都趕來觀摩。

    當時,在貴州之戰後的頭腦風暴中,大家提出增加大炮靈活性的建議。

    很多人都覺得這解決不了,大炮是幾百件的鐵老虎,怎麼可能運轉靈活呢

    可是,當看到炮手靈活地轉動大炮,所有人都驚呆了。

    皇上又有新的發明了

    太神奇了

    隨即試炮開始,面對移動的鐵板,沒有裝軸承的大炮,簡直是無能爲力,可是另一門裝有軸承的炮,卻能靈活地轉動炮口,不斷地調整角度。

    轟

    首發炮彈就命中

    轟

    第二發炮彈再次命中

    就這樣,連着打出10發炮彈,全部命中目標。

    在場的人再次驚訝的合不攏嘴。

    同樣是鐵芯銅體的大炮,皇上只是稍微進行了小改動,一個就10發10中,另一個就是跟不上移動靶的速度。

    皇上的發明簡直是太神奇了

    化腐朽爲神奇啊

    這要是在戰場上,韃子就是騎着馬,也躲不過咱們的大炮啊

    想到不久將來,明軍大炮痛擊韃子的場面,所有人都激動不已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