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極北方面,朝廷當然是要積極備戰的,不管雙方最後的結果變成什麼樣子,但備戰不可避免,可以照會極北總督鄂圖,暫時授予他對於臨省兵權的部分調動權,由他擇近召集兵馬,造成一種態勢,這樣一來也可以試探匈奴人的態度。”

    “第二,因爲所有兵將都是從近處調集的,消耗就會減少很多,而且還足以應付出現的突發情況。那麼國內其他地區的兵丁,不妨藉着軍改的由頭,提前進行換防,將一些精銳開赴極北邊緣。”

    “說得好。”

    趙一凡嘴角微微揚起,對於她後面的話更加期待了。

    “因爲有了前兩步的設計,極北方面的戰事就可以維持在一個平衡中,無論是否大規模開戰,至少朝廷不會在短期內出現潰敗,這個期限,臣以爲大概在一年到十八個月左右。”

    “然後在這段時間裏。朝廷不但可以儘可能地收集糧草儲備,同時還能再進行另外一項重要活動。”

    “是什麼?”

    “這個......”

    趙飛揚此刻的沉默不是在故意吊胃口,而是他必須把這件事徹底考慮清楚了,因爲這是一個沒有雜交技術的時代!

    之前在趙雪兒做起糧食生意時,她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大梁南北方向的糧米產量是在相差懸殊。

    而西北、東南等地更是寥寥無幾。

    糯稻、秈稻、粳稻的產量幾乎成寶塔形向上遞減,這個問題很嚴重!

    朝廷稅糧難以增長只是其一,更可怕的還是在這背後的附加成本。

    爲了安撫百姓,不至於出現大面積饑荒。所以朝廷必須將糧米均分下去,給那些不能自足的省份以補貼。

    那麼運損、費用還有人工,以及見不得人的剋扣,這幾塊加在一起,嚴重事可以讓糧米的消存比,達到五五。

    這是一個很難解決,卻又必須解決的問題,對於稻種的挑選培養,趙飛揚擁有着完善系統的方法。

    包括改變糧食產量,他也有標準化的工藝流程,但問題就在於這個時代科技的匱乏!

    電力、光學,都不具備,就更不要說改變糧種基因的分子學、基因學了,所以他才一直沒有提出。

    不過,古人到底是智慧的,他們雖然沒有這些科技,但他們依舊克服了種種困難,成功的移植、雜交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種。

    但,這樣的改變,是有限的,絕對不能滿足當下所需。

    見他沉默,趙一凡追問,“兄長怎麼了,今天話說到一半就停下,這可不像是兄長的性格。”

    “當然。”

    深吸口氣,趙飛揚恢復了平時的狀態,因爲他已經在心裏打定了主意,“陛下,臣上奏,稻種改良抒!”

    “稻種改良?”

    對於這樣一個科學的新名詞,趙一凡是不理解的,但是他這個有個好處,別看他是皇帝,在這類事情上從來都是不恥下問,直來直去。

    “兄長這是什麼意思?我不太明白。”

    趙飛揚也知道他們對於這類科學命題的了結極其有限,所以選擇了最簡單直白的說法,“臣的意思,就是希望通過一些培育手段,讓稻種增產,如果成功的話。保守估計可以增產三成左右,這還僅僅是初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