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不純臣 >第139章 一三九
    門簾突然一打,朱文忠探出半個身子,先看沈書,又對婢女一點頭:“香紅,你到那邊屋裏去喫口茶,我們要談些時候,夫人走時會叫你。”

    吩咐完婢女,朱文忠扯了一下沈書的袖子,低聲說:“舅母要見你,來。”

    只見李貞倚在一張矮几上,側身飲茶,馬氏就在榻畔隔了兩步的椅上坐,見了沈書,當即笑着說:“沈書,既有這麼好的事,如何不知會我一聲?”

    馬秀英妝容素簡,髻中不着一物,身上也是灰色夾袍粉綠裙,從頭到腳素到了極致,只是肚腹微微隆起。

    沈書疑惑地看了一眼朱文忠,朱文忠眼神示意他這件事不要緊私下裏再說。

    於是,沈書便把鄭四有個老叔爺要在和陽城裏開米鋪的事說了,接着又說:“我想他既有門路,能弄來米麪,或許可以走他的路子,弄些糧種。把城外的田地種起來,趕六月播種晚稻,十月可收。”

    婢女上來奉茶,竟又是那個香紅。沈書只看了一眼,不再理會,茶也沒有端起來喝,繼續說道:“城裏必然是有人留種的,只怕這樣年月,留也留不住,人且一年都活不下去,便是有,也還要派人去查問。不怕說一句得罪夫人的話,百姓最怕打仗,無論是誰來打,他們都是怕的。”

    馬氏微微一怔,笑了起來:“這是自然。”

    李貞更是感同身受,他是帶朱文忠在戰亂中輾轉流落過的人,便坐直了身,等着聽沈書後面的話。

    “一旦派人去問糧種,人皆是有私心的,恐會驚擾平民,我估摸着也不能有多少,索性糧種的事情,就從都元帥府出。”沈書說,“另外要讓人丈量了城外可耕種的田地,這事辦起來快,至多是一兩日的功夫。”

    見李貞有話說,沈書便停了下來。

    “都有魚鱗冊在手,叫從前在府衙做事的書辦拿來看便是。”李貞道。

    “江浙地方,多有濫行封賞給蒙古權貴,雖萬里之遙,卻是旁人的食邑。正是,‘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這魚鱗冊怕也不頂用,不如將可耕之地重新丈量分配,特殊時期,行特定之策。待時局安定後,元帥自然會同先生們商議,定下律法。”這話是委婉地給朱元璋戴了一頂高帽。

    李貞瞭然。

    沈書看他暫時無話,接着對馬氏說:“府衙內便有不少無事可做的胥吏,進城時下獄的那些也在四月就盤問清楚,陸續都放了出來,還是給他們支應些事情的好。”

    “怎麼呢?”馬秀英饒有興味地問。

    “我爹曾說,坐天下當皇帝的無非就是一件事:防人造反。”沈書想過此話能不能說,與馬秀英數次接觸下來,他知道馬氏是不打緊,只要不在朱元璋本人面前說就行。而且這話拂到朱元璋的逆鱗,馬氏和李貞都不會去他面前觸黴頭,朱文忠壓根就是自己一夥的,要是自己挨處置,他也跑不掉要被罵,自然是不會到處去說。

    “讓農民去守着一年四時種地,讓讀書人去寒窗苦讀科考,讓工匠們一年到頭有做不完的工事,商人重利,只要有錢可賺,心思都在銅鈿上,就不會亂來。”

    馬秀英常年跟隨朱元璋,她自幼沉醉史書,但無非是要從裏頭讀出做一個婦人的處世之道。嫁與朱元璋之後,無人不稱道她的賢德,然而從來沒人如此正經地跟她理論治天下,她還是頭一次聽到這麼近乎旁門左道的說法。細思之下,話雖糙,道理卻很明白。

    “如今左副元帥不在府中,我聽人說官軍跟小明王那面打得局面膠着,咱們和陽纔多大塊地方?”沈書比劃了一下巴掌,欣然道,“正是休養生息的好時候。讓弟兄們重操舊業,都去種地,省得成日裏在城中游手好閒,閒則易生事,總要招貓惹狗。一面操練,一面種地,把晚稻弄起來。既能讓城裏都有得喫,也可讓留下來的弟兄們有事做,日子也容易過些。”

    “我聽保兒說,你找的這個人,似乎有門路能弄到糧種?”李貞問,“可有十足的把握?”

    “這要談過才知道。”見李貞似有些失望,沈書道,“他盤下城裏的米鋪也還不算什麼,此人手裏還捏着一間銀器鋪。這是什麼年月?還能做得動金銀器的買賣,如今連米鋪也要做,可是錢糧都抓了,應該會有些門路。就算他辦不成,他還通着城裏商賈們的路子,朋友交朋友,總能找出一個能爲和州解去燃眉之急的人。”

    這燃眉之急就是糧食,如果不能自食其力,一旦官兵真的封鎖江面,早晚也要坐喫山空。原來是元兵圍城,無可奈何,現在圍困已退,必須想辦法屯糧。

    都元帥府裏喫喝暫且不愁,一進城就佔了和陽府庫糧倉,加上進城後捎糧,能供應給都元帥府裏的糧食自然是最充足的。大軍已經渡江,現在壓力緩解,正是容易放下警惕的時候。

    這時,朱文忠開口道:“舅舅帶着衆將在前線搏殺,若是我們能把後方打點出些模樣,也能讓舅舅毫無後顧之憂,將軍們也不必擔心家眷在和陽挨餓受凍了。”

    馬秀英和顏悅色地看沈書,她一隻手撫在腹部,眉宇間新添三分柔和。

    沈書原只覺得馬秀英生得秀麗,如今將要做母親,容貌舉止格外有些不同,臉上不施粉黛,卻健康紅潤。

    “我瞧着小先生似還有話想說,可是有旁的顧慮?”

    好厲害的眼光。沈書心中暗贊,起身,拱手道:“夫人擡舉,晚輩何能與範先生相比,當不得這樣重的託付。”

    “那就還叫你沈書吧。”馬氏人隨和,不以爲意。

    “昨日晚輩從軍中打聽得,有江南行臺御史中丞蠻子海牙虎視眈眈,手握一支強悍的水軍,船堅炮利,恐不利於水道暢通。”話至此處,沈書擡眼看馬秀英,見她神色並無意外,顯然是早已知道了。

    李貞忙問:“這蠻子海牙何人?”

    馬秀英端起湯水喝了一口,朝李貞說:“姐夫不知,巢湖水軍來援,險些着了他的道。幸而元璋謀事從不性急,待得梅雨多日,小河汊內漲滿了水,才叫李國勝等人發船從紛亂雜錯的逼仄水道過江來和陽。否則與蠻子海牙所率艨艟撞上,必然不敵。咱們的船運糧運人能行,卻不比官軍的船上裝備火炮,就沒有這個,官軍所用船隻巨大無比,兩船相撞,咱們的船是經不起一撞的,必然要沉水。唯有走那些岔道,元人的船開不過,這才逃過一劫。”

    李貞原不知道有這一節,如今聽到,不住咋舌。

    “夫人是明白人。”沈書道,“從和陽到採石隔着大江,我軍主力真正要攻打的地方,乃是集慶,而要拿下集慶,首先必攻太平。採石不過是踏板,地方甚小,與官軍相比,我軍數量不多,甚至是與小明王,與張士誠、徐壽輝相比,也未成氣候。這也是爲何左副元帥思慮再三,仍肯屈居在小明王這樣的小兒之下。”說到這裏就不必再點透了,朱元璋要拉着他‘宋’軍的大旗,至少先少一個敵人,多一個盟友。但實際上劉福通不曾派一兵一卒幫朱元璋守城,朱元璋也未交出任何人馬。接受小明王的委任狀,對於雙方都是短暫結盟,少一個敵人罷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