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重生之實業大亨過關斬將最新章節 >第三十二章 看不起汽修工啊
    《重生之實業大亨過關斬將最新章節》

    王海濱一臉鬱悶的坐進了212吉普里。

    正如李衛東所料想的那樣,王海濱一輛車也沒能買到,即便是他手裏有交通廳批覆計劃內的單子也沒用。

    當然,黃河廠也沒有把話說死,他們只是表示產能不足,所以暫時沒有車給王海濱,王海濱需要提車的話,要排隊等候。

    至於等候的時間,黃河廠也比較的明確,大概1986年的年中,就能提到車了。

    王海濱拿着1985年的計劃,卻要等到1986年中旬才能提到車,這找誰說理去!

    王海濱也知道,黃河廠不是真的沒有庫存,人家就是不想把車賣給你,故意找個藉口先拖着。

    拿着計劃內的批條,人家卻不給貨,對於王海濱而言也是極其罕見的事情。王海濱也深知,敢於這麼做的,都是有背景有實力的大廠,便是去找交通廳告狀,也沒有效果。

    “不是我王海濱不努力,實在是這黃河廠欺人太甚了!”王海濱有些憤恨的深吸一口氣,採購任務沒有完成,回到青河以後,怕是不好跟公司領導招待。

    作爲採購處的處長,王海濱的工作職責就是爲運輸公司採購各種物資。計劃外的物資,有時候比較緊俏,採購不到的話還情有可原,可計劃內的物資還採購不到的話,那就是王海濱自己沒本事了。

    如今的王海濱,正是拿着計劃內的條子,卻提不到車,這足以讓公司領導質疑他的工作能力。

    “只能把責任推到黃河廠,就說黃河廠的產能不足,要明年才能提到車,反正黃河廠給我的也是這個理由。”王海濱決定甩鍋。

    發動了吉普車,王海濱駛向了招待所,他打算明天一大早就離開濟城市,離開這個讓他鬱悶的地方。

    ……

    李衛東給崔大山打了一個長途電話,要了一個星期的差旅假。電話中,李衛東並沒有說自己要幫魏斌翻譯日文書,只是說黃河廠有些技術問題,需要自己幫忙。

    這個藉口令崔大山很疑惑,一個修理工,能幫黃河廠解決什麼技術問題?

    不過有魏斌作保,崔大山倒也沒有爲難李衛東,痛快的答應下來。

    對於崔大山來說,李衛東就是車間裏的閒人,有他一個不多,沒他一個也不少,沒有李衛東在車間裏瞎晃悠,崔大山還能落得眼前清閒。

    在崔大山眼中,李衛東的價值,就是讓自己掏出紅色小本本。

    於是李衛東便搬到了黃河廠的招待所裏,專門幫助魏斌翻譯那本日語書。

    黃河廠招待所的條件的確非常好,招待所內的伙食也非常豐盛。以當時的標準看,接待外賓也綽綽有餘了。

    轉眼間就過了五天的時間,李衛東已經將那本日文書翻譯完畢,他打算向魏斌交差,順便辭行,返回青河運輸公司。

    李衛東來到黃河廠的返修車間,卻看到劉金龍正蹲在太陽底下抽菸。

    “劉哥,魏主任在麼?”李衛東開口問道。

    “魏主任在辦公室呢。”劉金龍開口答道,隨後向着李衛東招了招手,示意李衛東走過來。

    李衛東總到劉金龍身前,劉金龍纔開口說道:“一會見到魏主任的時候小心點,今天魏主任的心情可不太好。”

    “爲什麼?”李衛東開口問道。

    “車子出了技術問題,目前還沒找到原因,廠裏的工程師,也都爲了這件事情而心煩呢。”劉金龍開口答道。

    李衛東沒有詳細詢問,他告別的劉金龍,直接前往魏斌的辦公室。

    “魏主任,這本書,我已經翻譯完了。”李衛東說着望向了魏斌,卻發現魏斌頂着一對熊貓的黑眼圈,一臉憔悴的樣子。

    “魏主任,你看起來精神狀態不太好啊!”李衛東開口說道。

    “哎,別提了,有批車出了點問題,昨天晚上熬了一個通宵,可還是沒找到原因。”魏斌開口說道。

    “有批車?數量多麼?”李衛東開口問。

    “好幾百輛呢!”魏斌說着,摘下了眼睛,揉了揉晴明穴,纔開口說道:“我們廠去年生產的幺六二重卡,很多都賣給了兗礦,就是這批車出了問題,廠裏讓我們想辦法,儘快解決,不能耽誤兗礦的正常生產。”

    李衛東點頭表示明白,兗礦是國家特大型企業,國企中頂尖的存在,而煤炭供給關乎民生和經濟的正常運轉,保障兗礦的生產,更是一種政治任務。

    黃河廠雖然很牛,是省重點企業,但是在兗礦面前,也只是個弟弟,兗礦要是停止運轉的話,沒有煤炭供應,華北和東北的企業得癱一大片。

    魏斌則接着說道:“雖然兗礦那邊催的很緊,但這並不是我最擔心的,我所擔心的是我們的車存在一些設計上的缺陷,一旦那樣的話,可不只是賣給兗礦那幾百輛車,我們生產的這幾千輛車都有問題。”

    “如果是車輛設計問題的話,怕是要大規模召回了吧……”李衛東說到這裏,才突然想起,八十年代的中國還沒有“汽車召回”這一說。

    “汽車召回?那是發達國家的事情。咱們國家可沒有召回。若是車輛出現了問題的話,要麼就將就一下繼續開,要麼就乾脆停產了。”

    魏斌苦笑着搖了搖頭,接着道:“本以爲可以靠着幺六二重卡打一個翻身仗,沒想到還是出了問題,歸根結底,是我們技不如人啊!”

    說起來,這也是我們步子邁得太大了。我們廠的幺六二重卡,用了很多奧地利斯太爾的技術,其實按照原本的計劃,我們打算用五年的時間,喫透斯太爾的技術,然後仿造出斯太爾重卡。”

    魏斌說道這裏,重新戴上眼鏡,接着說道:“可惜時不我待啊,國家對重卡有需求,上面對效益有壓力,我們廠也需要生存,所以就將斯塔爾的技術,跟我們廠原有的一些技術相融合,做出了幺六二重卡。現在想起來,這一步棋還是走的太急了,許多關鍵性的技術問題,我們還沒有研究透徹。”

    斯太爾重卡是奧地利七十年代的技術,不過其中很多的核心零部件採用的都是西德貨,所以國內在八三年引進的時候,這款車還能勉強算是世界一流水準。

    負責引進斯太爾重卡的,是當時的中國重汽聯營公司,重汽聯營公司旗下有三家企業,非別是黃河廠、陝汽和川汽,也就是未來的中國重汽、陝汽和上汽紅巖。

    這三家企業逐漸吸收和消化了斯太爾的技術,到了八十年代末的時候,已經可以成功的仿製出國產化的斯太爾卡車。

    從此以後國產斯太爾成爲了中國重型卡車的唯一象徵,整整影響了中國二十年,整個九十年代,國內的重卡全都是斯太爾。提起中國的重型卡車,指的就是斯太爾。即便是在今天,很多國產卡車中依舊有斯太爾的技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