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孟達 >第2192章 忠烈祠
    畢竟有門派之別,又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也不好多做深入探究,白虎已經做出選擇,劉封也不再追究此事,問左慈道,“道長傷勢可好了?”

    “你怎知貧道受傷?”

    左慈一怔,看了一眼葛玄,又笑道,“無礙無礙,都是輕傷,算不得什麼。”

    劉封言道:“琅琊宮會面之時道長氣色不順,鍾離道長的芭蕉扇裂開,當時心存疑惑,不便相問,後來才知是和普賢在峨眉山論道,道長如今算是退出峨眉了?”

    “這些都是小事!”

    左慈擺擺手,笑道,“普賢也是爲傳道,大家同遵道祖法旨,他需要一個道場翻譯經文,弘揚佛法,這也是應該的。”

    劉封想不到左慈居然這麼大方,倒有些意外,蹙眉嘆道:“佛法能從身毒傳到中原,奈何道門卻始終不肯踏出故土半步,甚至連西域之地,崑崙腳下都不顧,實在是……”“大將軍,話可不能這麼說!”

    左慈一瞪眼,“佛法是爲普渡世人,自然要多多宣揚,我大道無爲,修行全在自身,講究功到自然成,人人都可悟道,天道自然,想修就修,大家都忙着修煉,誰有閒工夫去弘道?”

    “呃……”劉封一怔,被左慈這一番說辭搞得哭笑不得,無奈道:“若人人如此,豈非自私自利?

    道法神明不護國佑民,國、民不存,傳承豈不斷了?

    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他關心的不是道門十分宏大,而是道家中一脈相承的華夏文明,從古到後世,道藏經文中蘊含的華夏文明纔是最精煉純正的。

    “嗯,你這話說得和掌門師兄有些相同之處,”左慈點點頭,嘆道,“若是亂世害民,我道門弟子也不惜赴湯蹈火救人於水火之中,但盛世填平,自然各修各的法門,逍遙山河之間,豈不快哉?”

    葛玄見左慈說話東一句西一句,怕劉封誤會,趕緊在一旁補充道:“其實此次我們三人同來,就是打算正式在西域弘道,恰逢臘八之日,祭奠英魂,兩家宗門一同開設道場,吾等當爲所有西征身死的將士設靈牌靈位誦經祈福,永久祭祀,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好,這個主意甚好!”

    劉封聞言大喜,不由拍手稱讚。

    沒想到崑崙山會有這麼大的決心,如果能讓所有死去的將士們都有靈位,又有專人祭掃誦經,這不管是對那些已死的士兵還是現有的漢軍,都是一個極大的激勵和鼓舞,在這個時代甚至比在樓蘭的英雄碑還要意義重大。

    葛玄又道:“龜茲弘道宮觀定名爲慈雲觀,由松陽子師兄爲觀主主持大事,將軍意下如何?”

    劉封問道:“慈雲觀可有說法?”

    葛玄道:“道德經雲:吾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簡,三曰不敢爲天下先,慈且能勇,簡且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其後且先;則死矣。

    今西域新定,當以慈爲先,故取慈!”

    道家無爲的思想對於戰後休養確實有極大的幫助,西漢時期的文景之治就是以黃老無爲而治的思想爲指導休養生息得來的盛世,漢初的時局和眼下平定的西域十分相似,再加上西域各國民情風俗各不相同,半自治的無爲思想正是當前所需要的。

    “好,就定慈雲觀吧,松陽子爲觀主,我更無異議!”

    對於宮觀的名稱劉封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要求,而且葛玄說的道德經,劉封更是一知半解,自然不好提意見,頓了一下說道:“慈雲觀中,設立靈位的宮殿就定爲忠烈祠吧!”

    “好名字!”

    左慈原本昏昏欲睡,聽到這個名稱在一旁豎起了大拇指,笑道:“忠魂烈骨,浩氣千秋,此名可與英雄碑東西呼應。”

    葛玄又道:“另外,貧道以爲,博望侯張騫有鑿空之功,定遠侯班超有定西之功,也該一併供奉其像。”

    劉封點頭道:“嗯,我也正有此意,不過除此二人之外,當年諸多大漢西征名將開疆拓土,保衛邊域,與西域各國都有功勳,也該一併塑身供奉,供後人瞻仰銘記。”

    葛玄皺眉道:“請大將軍指教!”

    劉封言道:“首位當推直搗龍城的大將軍衛青,收復河套之地,開西進之路;其次爲封狼居胥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兵進祁連山,俘獲匈奴祭天金人,攻取河西之地,建設兩關才能經略西域;還有破胡侯陳湯,留‘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豪言,激勵後進,也該有一席之地;另外戊己校尉耿恭,貳師將軍李廣利、騎都尉李陵、義陽侯傅介子等皆西域名將,爲後世之楷模,此事可與班樓、馬哲幾人商議篩選而定。”

    葛玄爽快地點頭答應:“如此更好,此事暫定如此,待與幾位大人論定之後,再報與將軍知道。”

    “哈哈哈,好一個名將忠烈祠,”左慈撫須大笑道,“有這些歷代名將英雄在祠中,那些西征而亡的軍卒也有了歸處,九泉之下不再散漫,或許在另一個世界又成就一番功業,真是一舉兩得,確實高明!”

    古山居士也十分期待,慨然道:“能爲慈雲觀觀主,爲忠烈祭掃龕臺,此乃大功德也,貧道三生有幸。”

    供奉歷代英雄人物是道門的傳統,這也是華夏文明傳承的一條重要方式,甚至連皇帝都有冊封神靈的傳統,冊封古代許多聖賢爲王,通過鞏固聖賢在民間的信仰來宣傳大義,讓百姓心存敬仰,效仿先賢。

    皇帝不斷加封一位聖賢,並不是因爲他的影響很大,而是要通過加封來穩固這位聖賢在民間的地位,進而維護皇帝本人的利益。

    不說三皇五帝等等,就是這個時代的關羽在後世一直被追封爲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成爲“忠義”的代表,這也是華夏文明的核心之一。

    劉封言道:“至於他們的道號封位就勞煩諸位來定,待回朝之後,我自會請陛下再敕封神位!”

    “正事都說完了?”

    左慈看他們不在討論這些,從背後取下紫葫蘆,“嘿嘿,這是從長安帶來的女兒紅,給大將軍嚐嚐家鄉的味道。”

    劉封雖然平素很少喝酒,但知道這女兒紅正是改良過釀製方法的白酒,味道清冽,加上西征結束,心事了卻,的確值得慶賀,大笑道:“今日我等一醉方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