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逃離試驗場 >第129章 願爲人師
    王志青死死地盯着愛麗雅,似乎他看到了一個對峙了千百年的敵人:“愛麗雅,這就是千古以來那些腐儒們的觀點,既然你拿出來講了,我就無法置身事外!

    自孔子以來,各處儒學大家對儒道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單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一句,我就來和大家掰扯掰扯!

    以聖人來說,‘有教無類’就是他提倡的,給他三捆臘肉當學費,他就會讓你去聽他的課,這樣的人能是愚民的人嗎?不是!

    秦一統天下,焚燬衆書,拙百家,但術士仍以儒生相稱,爲什麼?因爲儒學無法真正的罷拙,儒學已是第一顯學!無法一朝一夕間湮滅。

    秦末起義,從‘將軍身披堅執銳誅暴秦伐無道’這句話爲陳勝吳廣起義正名開始,大部分義軍裏都有儒家人員的參與,高祖輕慢儒生,酈食其口下七十城!也都意味着,儒學已是天下最大顯學,是博學之士、有學之士的代稱了,這還證明着儒學不僅是第一顯學,還是一個反學!

    春秋戰國時,百家爭論,唯有儒家敢爲誅君正名,提出民貴君輕!後世誅君、廢立、造反之理論皆從儒家出!

    至漢景帝之時,七王之亂,口號爲‘清君側’,這三個字,源於《春秋》‘公羊傳’之‘逐君側之惡人’!那個時候,是真正的儒學,儒學肆無忌憚!其影響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和反叛者,儒學其實已是獨尊天下。

    到了漢武大帝時期,所謂罷拙百家,獨尊儒術,其實只是一個虛動作,因爲那個時期已經無所謂百家,儒學獨尊已是事實!

    漢武帝所做,無非是想把儒學關進他的權力籠子裏,讓儒學爲其服務,董仲舒對儒學進行刪減,使儒學更符合君主的要求!

    自那以後,諸代多對儒學進行加工,就說朱程兩人,他們算是什麼大儒?‘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是聖人之言嗎?這分明是黃老之法斷聖人之言!愚民豈是聖人所爲?他們的聖賢書都讀到了狗肚子裏去了!也敢稱大家?

    我在這裏再次給大家重新說一遍,忠君、愚民兩個要素,從來不是先秦時期的聖人所提倡的!忠君要素乃衛鞅、韓非、李斯法家之說!愚民乃老莊之言!聖人心中裝的是教化天下!

    聖人曾對子夏說:汝爲君子儒,無爲小人儒!但從董仲舒,又至朱程,這些大家,多爲小人之儒!

    各位,其實當不當儒者,並無所謂!

    我勸君讀聖賢書,非是願你膜拜聖人,稱儒尊禮,而是願君:

    有‘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爲者亦若是’的超越精神!

    有‘捨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

    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不斷學習之精神!

    有‘彼一時,此一時’的時代精神!

    有‘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懷疑精神!

    有‘達則兼濟天下’的世界精神!”

    說完,王志青對着聽課的學生深鞠了一躬。

    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在這掌聲中,王志青猛甩衣袖,退出了課堂。

    “嘿,這孔老二喝口吊氣兒湯,就想還魂兒呀!”武其陽心中撇了撇嘴。

    要是王志青這樣的人受歡迎,那這個國家就沒什麼希望了。

    所以,打從心底,武其陽就不喜歡這個王志青。

    一口又一口儒家的,聽的武其陽都想去打人。

    若不是所謂的儒家,實萬保和曾先生怎麼會就這麼死掉呢?

    去特麼的吧!

    魯明藏拿手指戳了戳在那裏發愣的武其陽,得意地問:“怎麼樣,咱兄弟,露臉吧?那個黃頭髮的大鼻妞兒從大吉利一直跟到到富饒國,又追到河東省,只是咱兄弟跟本不想搭理這茬兒!”

    武其陽只是笑了笑。

    那個愛麗雅還是在那裏站着,滿臉的崇拜。

    真是無可救藥了,真不知王志青那張臉有什麼吸引人的,我武其陽不更帥嗎?至少看起來更有陽剛之氣吧?武其陽暗暗地想着。

    他和魯明藏也跟了出去。

    一羣女生和男生正圍着王志青,在那裏說着什麼話。

    真是個受歡迎的傢伙,什麼時候我也這樣?武其陽想。17筆趣閣 .17s

    但他又一想,這種場景他還真受不了!他更喜歡多一些私人空間。

    王志青早就看到了魯明藏,但是他沒有打招呼,而是衝魯明藏做了一個手勢。

    王志青終於擺脫了這些學生,上了他的車子。

    魯明藏和武其陽也上了車子,跟在王志青的車子後面。

    兩輛車子一前一後的在一處院子裏停了下來。

    人從車子裏下來,魯明藏和王志青相互看了看對方,然後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魯老二,你可是在外面跑了一年多了!連一個電話都沒有,一封信都沒有,怎麼跑野了,忘了兄弟?”王志青佯怒地問魯明藏。

    “嘿,王老五,我不在的這段時間,我看你過的快活着呢,那麼多少女圍着你,我看了都眼饞呢!老子在外面風吹露宿,有時候還在生死間摸爬!還給你打電話?我好懸沒讓別人給打死!”魯明藏簡短地說起了他的一些經歷,尤其着重地說起了“奪命樹”的經歷。

    當然,他就不得不提及“吳老二”的救命之恩和博學。

    “原來是吳兄!真是失敬!”王志青向武其陽拱了拱手。

    “不敢不敢,久仰王先生的大名,今天見到真人,甚是榮幸!”武其陽客氣地說。

    “哈哈,客氣客氣,小有薄名,不過若是你在哪方面有不懂的,可以向我請教,我也不吝教授你!”王志青笑着說。

    去你麼的!

    武其陽心想,這是人說的話?真是一點兒也不謙虛,這樣的人到大街上豈不會被人打死?也就仗着他的家族勢大,否則能活到現在就是奇蹟了。

    不過武其陽並沒有罵人,也沒有說難聽的話,他倒是真有問題來難爲一下這位王志青。

    “咦?王先生真是有預見,我還真有一個問題,想討教一下!”武其陽看了看魯明藏的臉色,發現魯明藏面色如常,聽了他的話之後還有隱隱的興奮,這特麼的都是些什麼人。

    “哦,快講,我也是一個儒學大家,過不了幾年還要封聖的人,學貫東西南北上下四方虛空,你敢問,我就敢答!”王志青昂首挺兄,一副得道高人的樣子。

    武其陽聽了之後,覺得太不習慣了,他從來沒有被人這麼俯視過,好像他又回到了小學時代,不,是幼兒園時代,那個在教室裏弄出一個雞窩,引隔壁老母雞前來下蛋的那個惡劣女老師,每每教訓他的時候,就是這種表情。

    “《論語》上講:以德報德,以直報怨!這句話怎麼解呢?所謂的直,是什麼?不知王先生是怎麼解的?”

    武其陽把就是要和這位王志青打擂臺的表情掛在臉上。

    “原來這句話,以德報德,通俗一點兒地講就是指受了別人恩惠,當給予報答。但並不是這麼簡單,德,指的德行,指好的恩惠,關鍵在於兩個德,在於正當,別人給了你正當利益,你當以正當回饋之!若這利益不正當,或者你的回饋也不正當,那就不是以德報德!良好的行爲給你帶來了恩惠,你當以高尚的方法來回饋之。

    以直報怨,通俗地講,是別人打你一拳,你就還別人一拳。但也不是這麼簡單,關鍵在於兩個字,直和怨。怨,是不正當的,負面的利益。直,是指雖不一定合乎品德,但卻並非不正當的報負!別人用不正當的手段,觸犯了你的利益,你就應該還擊,但不能以不正當的手段來做。”王志青搖頭晃腦地說。

    全都是一些咬文嚼字兒的東西!

    武其陽搖了搖頭:“王先生,你講的全是一些定義,我對你的話也並不反對,不過你能告訴我以直報怨,怎麼報,有什麼尺度嗎?別人打我一拳,我殺他全家的報?還是別人殺我全家,我罵他祖宗的報?”

    這句話,就有了槍藥味兒了。

    王志青的眼睛也瞪圓了:“當然都不是,是對等的報,對等的報!你那都是太偏激了!不應該講出那樣的話,對等的報!”

    他強調了兩遍對等的報,好像這是一個常識一樣。

    武其陽笑了,這可就入了他的圈套:“對等的報,別人殺我,我死了,如何對等?即使殺了他,他也比我多活了一段時間,這不對等!請問王先生,這如何解決?”

    王志青看着武其陽,像是看着一個非常可惡的人一樣,他反問:“你說,當如何解決?”

    武其陽的表情變的高傲:“孔子時,君子佩劍以彰其直,劍,雙刃也,所以那時,別人怨我,我以雙倍報之,這就是以直抱怨!”

    說完,他看了看王志青的腰裏的槍,看了王志青有些手足無措。

    “當今之世,大爭大亂之世,君子配槍以彰其直,槍,十三發子彈,所以別人怨我,我以十三倍報之!請問王先生,是否這樣理解?”

    武其陽說完,他看着王志青。

    王志青也死死地盯着武其陽,不打算認輸的樣子。

    魯明藏在一邊則樂呵呵地看着熱鬧,好像這件事十分新奇,尤其是眼前的兩位說出了真火時,他的眼睛都眯成了月牙兒,半勸不勸地說:

    “兩位,這麼的大眼瞪小眼兒,可是填不飽肚子的,走,咱們去聚德樓,我已經訂了包間,邊走邊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