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驍雄韓遂 >第二百五十六章、董卓分兵守要衝,劉氏翻盤依五州
    四月,聯軍探部信報又到:

    三月五日(公元190年4月27日),帝車駕入長安。從洛陽到長安,沿途整整走了十九天。沿途庶民更相蹈藉,飢餓寇掠,積屍盈路,慘不忍睹。

    帝暫居京兆府舍,後乃稍修理長安宮室而居之。

    五月,聯軍探部傳來新的信報:

    一是,董卓並未隨帝至長安,仍坐鎮洛陽畢圭苑,遣將鎮守洛陽周邊。

    尚書令陳紀辭職,董卓以司徒王允兼任尚書令,大小朝政事皆委於王允。

    王允有大臣之度,天子及朝中皆倚重之。王允屈意奉承董卓,董卓亦信任王允。

    董卓得知袁紹起兵,於三月十八日(公元190年5月10日),在長安把袁紹的叔父太傅袁隗、兄長太僕袁基以及袁氏宗族五十餘口全部滅族。

    袁基本年剛接任王允出任太僕。袁基死後,議郎趙岐接替袁基出任太僕。

    袁家四世三公,豪傑大多歸附袁紹,因彼一家遭難而受感動,人人想着爲彼復仇,州郡蜂擁而起的部軍,幾乎都打着袁氏的旗號。

    二是,夏四月,以幽州牧劉虞爲太傅,道路壅塞,信命竟不得通。

    三是,陳王劉寵率豫州陳國之軍從都亭退軍,屯駐陳國陽夏縣,自稱輔漢大將軍。提拔從洛陽來的尚書郎揚州會稽郡烏傷縣人駱俊爲陳國的國相,接替剛去世的國相許瑒。

    劉寵善射,十發十中。陳國即安定又富有,而天下已發生饑荒,鄰郡的庶民紛紛前往投靠,駱俊俱接納安置。據傳,陳國已擁有的部衆達到十餘萬人。

    四是,皇甫嵩歸順董卓後,皇甫嵩部下校尉段煨、魏粲、王頎、沮俊、姜宣、王瑰等部被董卓收編。

    段煨任中郎將,魏粲調任步兵校尉,沮俊調任長水校尉,姜宣調任屯騎校尉。

    王瑰改任越騎校尉,已被王匡所害。王頎領皇帝侍衛隊,又接替王瑰出任越騎校尉。

    此外,北軍五營的射聲校尉爲荀棐(fěi)。荀棐乃荀爽次子。

    五是董卓得到皇甫嵩、蓋勳等人的人馬後實力大增。將原來收縮在洛陽的兵力向周邊擴展開。

    十月,使中郎將牛輔率主力渡過黃河進入司隸河東郡,將河東白波軍從黃河北岸的大陽縣一帶逼退到聞喜縣以北。

    牛輔軍駐紮在河東郡聞喜縣以南的安邑縣,抵禦白波軍。

    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跟隨牛輔駐紮在安邑。

    上年董卓入京,提拔太尉屬吏賈詡爲太尉掾,又遷平津都尉,又升任討虜校尉,在牛輔軍中輔軍。

    司徒王允侄綿竹侯王宏任河東太守,駐安邑縣。綿竹縣現爲益州牧劉焉牧府治所。

    校尉扈育爲上郡太守。

    使東中郎將董越屯司隸弘農郡黽池縣、新安縣、宜陽縣、陸渾縣、盧氏縣,鎮守弘農郡東部,做爲洛陽及函谷關以西第一道防線。

    中郎將段煨屯司隸弘農郡華陰縣,鎮守弘農郡西部,做爲洛陽及函谷關以西第二道防線。

    弘農太守王宏,乃司徒王允同族,屯司隸弘農郡弘農縣,鎮守弘農郡中部。此王宏與王允侄王宏不是同一人。

    校尉王方屯司隸京兆尹鄭縣,鎮守長安東部,做爲洛陽及函谷關以西第三道防線。

    左馮翊太守登道屯司隸左馮翊郡高陵縣,校尉王承屯司隸左馮翊郡池陽縣和黃白城,校尉樊稠屯左馮翊萬年縣,三人所部鎮守長安北部。

    校尉朱璽駐紮司隸右扶風郡鄠縣,校尉楊定駐紮司隸京兆尹藍田縣、上雒縣、陝縣、武關一帶,二人所部鎮守長安南部。

    右扶風太守趙融屯司隸右扶風郡槐裏縣,護羌校尉楊瓚駐紮司隸右扶風郡美陽縣,校尉王昌駐紮司隸右扶風郡好畤鎮。

    董卓弟校尉董旻和董卓侄校尉董璜駐紮司隸右扶風郡郿縣,校尉高碩駐紮司隸右扶風郡陳倉城,六部鎮守長安西部。

    荊州刺史蜀郡江原人常洽調任京兆尹,鎮守長安。

    皇甫嵩子皇甫叔獻爲霸陵令,鎮守司隸京兆尹長安縣以東的霸陵縣和霸水。

    董卓欲以親信私人入尚書檯,京兆長陵縣人尚書趙戩(jiǎn)負責典選舉,拒不聽。

    董卓怒,召趙戩欲殺之,觀者皆爲趙戩懼,而趙戩泰然自若。及見董卓,引辭正色,陳說是非,董卓雖兇戾,屈而謝之遷平陵令,出鎮司隸京兆尹長安縣以西的右扶風郡平陵縣。

    中郎將徐榮駐紮司隸河南尹滎陽縣,校尉李蒙駐紮司隸河南尹成皋縣,對陣山東反董盟軍。

    中郎將胡軫駐紮司隸河南尹新城縣,鎮守河南尹南部、伊水北岸。

    校尉劉靖駐紮司隸河南尹平陰縣,鎮守洛陽北部。

    河南尹朱儁和洛陽令諸於留守洛陽。

    騎督呂布駐紮在司隸河南尹谷城縣,都督華雄駐紮在司隸河南尹河南縣,二人機動。

    其餘衆多校尉布在諸縣,以御山東。

    韓遂嘆司徒王允深得董卓信任,王家兩個王宏同時任司隸的太守,也說明董卓可信賴的士家大族太少了。

    韓遂命跟班韓佟將之前的探部信報加以整理,拼湊出當今劉姓所守州的詳情:幽州牧劉虞、兗州刺史劉岱、揚州刺史劉遵、益州牧劉焉、荊州刺史劉表、豫州陳國陳王劉寵。

    司隸大部爲董卓控制。故,天下十三州,劉氏仍擁有幽州、兗州、揚州、益州五州一國。

    韓遂認爲劉氏尚有民心,還有翻盤的機會,於是逐州翻閱信報。

    首先看幽州:

    幽州除劉虞外,尚有兩個狠人:公孫瓚、公孫度。

    上年三月,張純被其門客王政殺掉並把首級送給劉虞。劉虞因安撫遊牧民族有功而被授予太尉之職,封爲襄賁侯。

    九月十二日,董卓又遷幽州牧劉虞爲大司馬。

    劉虞部將,降虜校尉都亭侯公孫瓚,兼任遼西屬國長史,並駐軍右北平郡。

    公孫瓚控制着幽州的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屬國。劉虞控制着幽州代郡、上谷郡、涿郡、廣陽郡、漁陽郡。

    兗州刺史劉岱與袁紹、公孫瓚通和,袁紹令妻與子爲人質居劉岱兗州刺史治所山陽郡昌邑縣,公孫瓚亦遣從事範方率一支騎兵助劉岱。

    中郎將徐榮薦同郡故冀州刺史幽州遼東郡襄平縣人公孫度於董卓,董卓授以遼東太守。

    聽聞公孫度到官,以法誅滅郡中名豪大姓百餘家,郡中震慄,又在謀取玄菟郡和樂浪郡。

    幽州其實被劉虞、公孫瓚、公孫度三人瓜分,韓遂猜必是董卓故意爲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