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驍雄韓遂 >第四百零九章、孫權趁虛擾青州,曹操猶豫救袁譚
    十二月,韓遂翻閱聯軍探部信報。

    幷州方面:

    蒲頭出兵東渡黃河,探入朔方郡。高幹迫於壓力,恢復韓棕的朔方太守職位。韓棕一到位,蒲頭即刻撤兵。

    青州方面:

    青州別駕北海王修率吏民及青州留守兵馬自青州往救袁譚。袁譚軍力復振。

    袁譚欲更還攻袁尚,王修曰:“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將鬥而斷其右手,曰‘吾必勝‘,其可乎?夫棄兄弟而不親,天下其誰親之!彼讒人離間骨肉以求一朝之利,願塞耳勿聽也。若斬佞臣數人,復相親睦,以御四方,可橫行於天下。“袁譚不從。

    江東討虜將軍會稽太守孫權徵劉表的江夏太守黃祖的城池沙羨縣縣縣城,破其舟軍。黃祖部將甘寧射殺孫權部將校尉凌操,沙羨城未攻克,而江東各地山寇復動。

    孫權還軍,過豫章郡,分兵平鄱陽縣、會稽郡,又討平山越。

    建安、漢興、南平三縣之民作亂,聚衆各萬餘人,孫權使南部都尉會稽賀齊討平之,從降者中提取兵源萬人,於是拜賀齊爲平東校尉。

    王修離開青州後,孫權或探得青州空虛,派蕩寇中郎將零陵太守程普乘戰船從海路殺奔青州樂安郡。

    先登校尉韓當率所部二千佔領樂安國樂安縣,臨時任樂安縣縣長;別部司馬黃蓋衝進北海國劇縣,臨時任守劇縣縣令長。

    青州大亂。

    袁譚部將劉詢趁亂起兵於青州平原國漯陰縣以叛袁譚,青州袁譚地盤諸城皆應之。

    袁譚聞之嘆曰:“今舉州皆叛,難道孤之不德?“

    王修曰:“東萊太守管統,雖身在東萊郡海外諸島,吾料此人不會反叛,必來。“

    十餘日後,管統果棄其妻、子,從海上前來赴袁譚,妻、子爲賊所殺。

    袁譚命管統領兵接管樂安國剩下的黃河以北與勃海郡接壤的一小塊地盤,爲青州樂安太守,鎮守龍湊城。龍湊城與蓼城隔黃河相望。

    又命青州別駕王修子王忠爲東萊太守,接管東萊郡海外諸島。

    當下,青州平原國一部分爲平原王劉碩和朝廷任命的平原相汶陽侯劉琬鎮守。

    袁紹任命的青州刺史袁譚原來擁有平原國一部分、樂安國一部分、北海國一部分、東萊郡海外諸島。

    曹操升遷討寇校尉樂進爲遊擊將軍,領偏師擊破曾被袁譚招降後又叛變的黃巾餘部,平撫青州樂安國。

    曹操從東萊郡分出長廣縣設長廣郡,調豫州汝南郡城父令何夔(kui)爲長廣太守,派偏將軍李典配合太守,伺機討長廣縣管承、昌陽縣王營、牟平縣從錢等勢力。

    管統疑爲早年東萊郡海外諸島海賊管亥的族人,後被袁譚收編。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青州黃巾軍渠帥管亥,圍攻北海相孔融屯兵之地都昌縣縣城。孔融派太史慈突出城去,向平原相劉備求救。

    劉備帶兵三千與太史慈解圍,管亥軍散去,後不詳。

    曹操利用青州黃巾軍降兵和徐州臧霸的兵力控制了青州的平原國一部分、樂安國一部分、濟南國全境、齊國全境、北海國一部分、東萊郡東部。

    曹操任命的樂安太守司隸左馮翊郡萬年縣人楊沛有政績,但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與非常強勢的琅邪國相督青、徐二州督軍臧霸爭鬥失敗,被罰髡(kun)刑(剃光頭)五年。

    幽州遼東公孫度擁有東萊郡大部分,設營州,委任柳毅爲營州刺史。遼東太守遼東侯公孫度自封平州牧,管轄遼東郡、遼西郡、遼中郡、遼東屬國、營州、玄菟郡、樂浪郡,相當於佔據七郡。

    曹操方面:

    秋,八月,曹操擊劉表,軍屯於豫州汝南郡西平縣。

    袁尚自領軍猛攻南平袁譚,大破之。袁譚奔平原國樂陵縣,閉門固守孤城。袁尚圍之急,袁譚遣辛評弟辛毗去向曹操請救。

    劉表以書諫袁譚曰:“君子違難不適仇國,交絕不出惡聲,況忘先人之仇,棄親戚之好,而爲萬世之戒,遺同盟之恥哉!若冀州有不弟之傲,仁君當降志辱身,以濟事爲務,事定之後,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爲高義邪?“

    劉表又與袁尚書曰:“金、木、水、火以剛柔相濟,然後克得其和,能爲民用。今青州天性峭急,迷於曲直。仁君度數弘廣,綽然有餘,當以大包小,以優容劣,先除曹操以卒先公之恨,事定之後,乃議曲直之計,不亦善乎!若迷而不反,則胡夷將有譏誚之言,況吾同盟,復能戮力爲君之役哉?此韓盧、東郭自困於前面遺田父之獲者也。“袁譚、袁尚皆不從。

    辛毗至西平見曹操,致袁譚意。

    曹操屬下多以爲劉表強,宜先平之,譚、尚不足憂也。

    荀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劉表坐保江、漢之間,其無四方之志可知矣。袁氏據四州之地,帶甲數十萬,紹以寬厚得衆心;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業,則天下之難未息也。今兄弟遘惡,其勢不兩全,若有所並則力專,力專則難圖也。及其亂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時不可失也。“曹操從之。

    後數日,曹操更欲先平荊州,使袁譚、袁尚自相敝,辛毗望曹操臉色,知有變,以語郭嘉。

    郭嘉曰曹操,曹操謂辛毗曰:“難道袁譚必可信,袁尚必可克不?“

    辛毗對曰:“明公無問信與詐也,直當論其勢耳。袁氏本兄弟相伐,非謂他人能間其間,乃謂天下可定於己也。今一旦求救於明公,此可知也。顯甫見顯思困而不能取,此力竭也。兵革敗於外,謀臣誅於內,兄弟讒鬩,國分爲二,連年戰伐,介冑生蟣蝨,加以旱蝗,饑饉並臻;天災應於上,人事困於下,民無愚智,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亡尚之時也。今往攻鄴,尚不還救,即不能自守;還救,即譚踵其後。以明公之威,應困窮之敵,擊疲敝之寇,無異迅風之振秋葉矣。天以尚與明公,明公不取而伐荊州,荊州豐樂,國未有釁。仲虺有言,‘取亂侮亡‘。方今二袁不務遠略而內相圖,可謂亂矣;居者無食,行者無糧,可謂亡矣。朝不謀夕,民命靡繼,而不綏之,欲待他年;他年或登,又自知亡而改修厥德,失所以用兵之要矣。今因其請救而撫之,利莫大焉。且四方之寇,莫大於河北,河北平,則六軍盛而天下震矣。“

    曹操曰:“善!“乃許譚平。

    冬,十月,曹操至黎陽。袁尚聞曹操渡河,乃釋平原還鄴城。袁尚將領呂曠、呂翔叛歸曹操,袁譚復陰刻將軍印以假曠、翔。曹操知袁譚詐,乃爲子曹整娉袁譚之女以安之,而引軍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