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漫步重生之路 >第51章 淘金與闖關東
    滿清用了近五十年時間,徵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了隔離牆,又叫做東北的山寨版長城“柳條邊”,有些類似冷戰時期的東德西德柏林牆。

    “柳條邊”從一六三八年開始修建,完工於一六八一,是一個總長度達到一千三百多公里的土堤,寬和高各三尺的土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條三株,柳條粗四寸,高六尺,埋入土內二尺,外剩四尺,各柳條之間再用繩連結,稱之爲“插柳結繩”,就像竹籬笆。

    在土堤的外側,再挖掘上口寬八尺,底寬五尺,深八尺的邊壕,橫斷面爲倒梯形的壕溝,壕溝與土堤並行,土堤呈人字形橫亙在東北大平原上,將關內的漢族人與關外完全隔離,就像羊圈一樣,勞民傷財極其落後。

    滿清統治者是因爲害怕漢族人到東北居住,同時也爲滿族人留一條後路,但是實際上弄得東北尤其是龍江荒無人煙,不建設,不生產,不管理。

    清朝後期在此地發現了金礦,清政府才實行移民實邊,又因鴉片戰爭國庫虧空,清政府在此處開始採金以充庫需,同時開始也有私人冒險在此採金。

    清末政府後期漸漸失去管理力度,此地的私人採金人數已達數千人,光緒二十二年,清廷在穆棱建立金礦局,光緒二十四年,開辦涼水泉子金礦,到光緒三十四年,礦工人數達四千餘人,此時隨着採金規模的增大,出產黃金最多,甚至可以採到十幾兩的金塊,偶爾採到幾十兩重的金塊,被人們稱作狗頭金、馬蹄金。

    民國期間政府在此辦金礦,礦工高達近萬人,產金量大增,金質優良盛名全國,採金範圍綿延百里。

    興盛時期的“百里金川”出現了“十里長街,百戶商號,千家燈火,萬兩黃金”的輝煌景象,飯店、旅店、歌舞樓等應有盡有。

    “百里金川”形成了完整的“關東掘金文化”體系,採金方式多樣“搬幫碃”、“跑水道”屬於露天開採;“豎井”屬於地下開採。

    所謂“搬幫碃”採金是在採區挖一個方形或園形的碃(採金人爲圖吉利稱“坑”爲“碃”),將毛(地表的腐殖土被採金人稱作“毛”)清除,隨着碃的不斷深挖,人們在碃的四壁挖成臺階,以方便運送泥沙,叫“飛臺子”,直到挖到含金沙層,將含金砂用鍬撮到“木式溜槽”(梯形底部用山腳下生長的柳條或從山裏砍來的木棍編制)用水沖洗,取出精砂,再用“金簸子”搖選,最後取得砂金。

    “跑水道”是利用地形的自然坡度,用水將“毛”沖走,露出含金砂,再上溜沖洗,用金簸子搖選,取得砂金。

    所得砂金俗稱“毛金”,再加工後方可被製造成各種金器製品或首飾之類。

    “豎井”和前兩種採金方式明顯不同,是唯一一種個人地下采金方式,人工挖一口深井,挖到含金沙層後再向四周挖平洞,俗稱“開洞子”、“送巷道”,邊挖邊用木樁在地下打場子,將地下的含金砂用轆轤搖提到地面,地上的人再將沙上溜、搖簸子選金。

    淘金是個體力活,不是在河邊鏟把沙子,放到篩子裏搖就行,洗金斗在水裏淘沙是第三道工序。

    金沙的比重大在水的作用下自然沉底,就像挖礦一樣,不深挖五六米是接觸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含金沙層的。

    以前私人採金基本上都是古法淘金,用水洗沙淘金,這種技術在民間流傳比較廣泛,使用了人工物理方式採金。

    實際上採金的關鍵之處在於如何找到一處富含金沙的地段,在山溝河流的那一段淘金纔有收穫,據說沙金在河流中如流水,九曲八彎成金坑,在河段迂迴水流慢的地方金沙的比重大會自然沉底,水流帶着沙子每通過一個弧形,都會形成自然的沙灘,金沙就會越積越多。

    而含金量高的沙地,植物生長就會緩慢,有經驗的人通過地形的觀察,周邊植物的長勢,還有周圍的山形,水勢等往往就能找到傳說中的金坑。

    除此之外還有鍊金的技術,非常多的沙子往往只能淘出很少量的金沙,裏面銅,鐵,金,銀和各種雜質。

    原沙往往是黑色的需要用坩堝加石英砂等提純劑把黃金提煉出來。

    而現代有很多人借用採沙石場等名義,偸採撿漏的沙金。

    後來rb侵略者佔領東北,開始掠奪此處黃金資源,十幾年間幾乎被rb強盜掠採一空。

    他們在“百里金川”佈下了四條大采金船,機械和人工採金並用,從關內抓來數千勞工進行毀滅性的大量盜採。

    建國後興盛的“百里金川”已經基本上沒有成批量成面積的黃金可採了,礦脈沒有了,只剩下零碎的星星點點,當年在八十年代前是不允許私人採金的,改革開放後當地可以私人採金,大中學生利用假期在廢棄的碃口邊,每天也能小有收穫,一個假期可以掙足一年上學的費用。

    所以當地的村莊近三分之二的農戶都參與到淘金者的行列,甚至把自家的住房扒開,用所淘出的金子翻蓋出寬敞明亮的磚瓦房,也流傳過很多一夜暴富的傳聞,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黃金都會在許多尋常人的身上發生,當時的穆棱成爲名揚全國的黃金萬兩縣之一。

    無論官方還是私人採金,淘金的規矩不變從古延續至今,淘金者每個月的陰曆初一、十五兩天都要燒香敬神,採金中姓黃的不能說他姓黃,要說成元,淘金時由“把頭”開挖第一鍬,頭幾鍬要左右各挖三鍬以示吉利。

    而因爲當年東北的地廣人稀土地肥沃,還發現了黃金,而關內連年戰亂和水災大旱,政府的苛捐雜稅,非常多的農民破產無法生存開始逃亡,清政府的禁邊政策後期放鬆直至解除等原因,都引來闖關東的熱潮。

    “闖關東”通常是指從清朝同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中原地區百姓去關東謀生的歷史,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人口大遷移之一。

    “闖關東”其中山東人最多,其次是河南河北和山西人,

    山東人闖關東的數量達到平均每年五十萬人之多,總數超過一千八百萬,大約佔全部闖關東人口三千七百萬人的一半。

    闖關東是一個悲壯的歷史,是一次移民的壯舉,實質上是中原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謀求生存的運動。

    他們爲了生存活命不是飄洋過海,就是跋山涉水,鑽山林涉河流,挨飢餓鬥野獸,避土匪躲官府,突破重重險阻,最終來到關東大地上而謀生……

    “闖關東”大致有兩條線路,一條是海路,由山東出海,到大連旅順金州登陸,然後繼續北上尋找肥沃的土地,風險極大,遇到風浪船翻人亡,或是飄到韓國rb。

    另一條路是從河北出山海關,再到東北地區,同樣充滿了艱難險阻,飢餓與危險,疾病與土匪,路途遙遠,顛沛流離攜家帶口,有的人甚至走了一年多才到達目的地。

    所以至今東北地區除了滿族和朝鮮族以外,大部分人的風俗習慣,飲食愛好基本上與山東河北相同,同樣是豪爽仗義誠實守信,身材高大喜歡喝酒,此外還多了一些野性和不羈。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