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烋傑臉、色、變了又變,最後還是把幾個兒子叫起來,沒得必要爲了這種小事責怪自己的兒子。</p>

    畢竟總體來說,元佼和元修兩人的辦事能力還是有的,並沒有因爲有太子在前,就畏手畏腳。</p>

    只是差點火候,元佼若是再謹慎一些,怎麼會早早地被人把江南的事情捅出來?</p>

    說到底還是太年輕,經歷的事情少了。</p>

    而且,在他看來,自家兒子風、流點也沒什麼。</p>

    男人嘛,對好顏色的姑娘,總是多看幾分的。</p>

    再說了,他皇家的兒子,難不成還養不起姬妾了?</p>

    去秦淮河又怎麼了,反正這次去江南,也沒聽說元佼接受了誰家送的姑娘,更沒帶人回二王府。</p>

    這樣想着,元烋傑對幾個兒子的氣,就消了大半。</p>

    讓人把偏殿候着的大臣叫過來,商議禁、止纏足的事情。</p>

    這些人天天琢磨着對方的事情,爲了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在朝堂上大吵大鬧。</p>

    如今正好,有事情給他們去吵個夠。</p>

    一個個大臣,在下面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於有人都捋袖子了。</p>

    對於要不要下令、禁、止纏足這件事,幾方意見差不多是一半一半。</p>

    有人覺得現今女子時常拋頭露面,不知羞、恥,必須纏足,令她們知道,什麼叫以夫爲天。</p>

    另外一些人卻覺得,纏足等同於把人腳掌掰斷,實在是過於殘、忍。</p>

    不說因爲傷口惡化導致的死亡,就說大宋當今風氣剽悍,女子也可騎馬射箭,身強體壯纔好養育後代。</p>

    那些深居後宅的女子,走路風吹就倒,身體虛弱不堪,一生產就容易難產血崩,可不就是身體柔弱的原因。</p>

    若是在纏足,大宋這些年修生養息增加起來的人口,只怕是要急劇減少。</p>

    只有極少數人持中立態度,不偏不倚的,覺得這種事情,算是個人的家事,有人喜歡的,那便纏就是了,也不礙着什麼。</p>

    不喜歡的便放足,這有何可爭的。</p>

    吵的最激烈的,就是持反對意見的兩方,那場面,真是讓人長見識。</p>

    元烋傑作壁上觀,在心中暗自咋舌,這些文人這會怎麼不說要注意形象了。</p>

    作爲把這件事捅、到御前的始作俑者,元修閉緊嘴巴,一聲不吭,彷彿這件事情,和他沒一點關係。</p>

    和元佼、元偊三人一起站在角落裏當花瓶,甚至三人還討論了,一會散了之後,去哪裏喝一杯。</p>

    反正這些事情有大臣爭議,自己這些太子、王爺的,只要在適當的時候表明一下態度就行了。</p>

    他們的意見並不重要。</p>

    再說了,這些大臣可能扯了,這件事沒個十天半個月,怕是得不出結論。</p>

    拉鋸戰才走出第一步,日後還有的吵吵。</p>

    元烋傑聽了一會,就端着茶杯批閱攤開在桌上的奏摺。</p>

    時不時聽他們說兩句,態度是放任自流,任由他們去爭論。</p>

    見他們吵得口乾舌燥的,還讓邱德子給每個人上茶水潤潤喉,什麼時候有個結果了,什麼時候離開。</p>

    反正他又不急,時辰也還早。</p>

    大臣們被他這態度整懵了,端着茶杯面面相覷。</p>

    不明白皇上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他們今日不得出個結論,還不讓出宮回府了?</p>

    這明明是皇上叫他們過來的,怎麼好像變成了他們自己的事情了?</p>

    這麼一想,喝了口茶之後,所有人都冷靜了下來。</p>

    開始在心裏琢磨着,皇上這是想表達什麼意思。</p>

    他這態度,到底是同意呢,還是不同意。</p>

    御書房瞬間就安靜了下來,元烋傑還覺得有些不習慣。</p>

    擡頭看了他們一眼,見他們齊齊看着自己,剛放下硃砂筆,準備開口,就聽到外面有小太監來報喜,說宸妃娘娘剛剛誕下皇八子,母子均安。</p>

    元烋傑眼裏閃過一抹失望,讓人賞了來報喜的太監,又吩咐賞賜宸妃許多東西。</p>

    然後才重新看着這些大臣,十分乾脆道:</p>

    “既然衆位愛卿對纏足一事意見不同,不妨回家自己買了布回去,纏上十天半個月,半個月後再來討論此事。”</p>

    說完就把人都轟了出去,只留下邱德子在身邊伺候。</p>

    靜坐良久,元烋傑從後面的博古架上拿出一卷泛黃的畫軸攤開。</p>

    上面畫的是穿着大紅嫁衣,姿色絕美的女子,即使身後是茫茫荒漠,卻無法抵擋女子臉上的意氣風發。</p>

    默視良久,元烋傑才嘆了口氣,把畫卷收好,又小心翼翼地放回盒子裏。</p>

    邱德子在後面大氣都不敢出。</p>

    畫上面的女子,他可是看着從小小個長成的。</p>

    若不是沒辦法,皇上怎麼也不可能把她送去和親的。</p>

    當時,上京裏的公主府都建好,就準備招個駙馬爺成親,皇上好等着抱外孫了。</p>

    可惜沒想到,偏偏在這個時候西北戰、事失利,急報傳來,在朝堂上都炸開了鍋。</p>

    因爲無人鎮守,西北那邊的外族強勢來襲。</p>

    他們本就生活在氣候惡劣之地,身體比大宋的士兵不知好了多少,又善於騎馬。</p>

    西北那邊幾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勢,被人攻打得毫無反擊之力。</p>

    造成這一切的源頭,就是皇上自己。</p>

    把朝中能領兵打仗的將軍,全部叫回了上京,奪了他們的兵、權,把那些將軍都圈在他們自己的府裏。</p>

    西北告急,他們就是有再大的能力,也鞭長莫及。</p>

    而皇上那個時候,因爲才全部接手政、權不久,還不穩當。</p>

    又擔心把那些將軍派去西北,等同於放虎歸山,到時候反過來攻、打大宋,那就晚了。</p>

    因此,皇上一意孤行,完全無視了那些請求派幾個將軍元帥帶兵增援的奏摺。</p>

    無將之兵,和沒頭蒼蠅無異,怎能抵擋得住外族?</p>

    等皇上意識到要讓人去西北的時候,卻晚了,接連十幾座城池失守,卡在最後的防、線處。</p>

    那裏純粹是因爲地勢好,外族難以攻、打下來。</p>

    可這也是最後一道防線了,攻破這座城池,就直面上京。</p>

    這個時候就是把所有的將軍派出去,也沒用了。</p>

    最後沒辦法,皇上只能把唯一的公主送過去和親,可惜沒幾年就病逝。</p>

    </p>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