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虎嘯山河 >第一百一十四章 百鳥朝鳳
    所以這個時候,中郎將的職權發生了變化,他們已經不是監軍,成爲了親自統兵作戰的將領。</p>

    但中郎將終究是朝廷的直屬官員,他們沒有地方上的官職,作戰完畢後,終究是要回到中央去的。</p>

    這時候,三將已經名震天下,董卓、袁紹、曹操這些人還排不上號,他們就是手握軍權的真正的大佬。</p>

    這時皇甫嵩的威信達到頂峯,漢陽人閻忠甚至勸他把握機會,自立稱帝。</p>

    皇甫嵩當然不會考慮,他和朱儁二話沒說,交出了軍權回到京城,繼續當他們的京官。</p>

    這時候,董卓在哪裏呢?</p>

    董卓剛被赦免。</p>

    因爲攻打下曲陽不利,董卓也步盧植後塵被罷免,押送回京師受審,判的罪名是“減死罪一等”,也就是個被流放的命。</p>

    恰好,皇甫嵩在前線大獲全勝,皇帝一高興大赦天下,董卓這才被赦免。</p>

    顯然,這時候皇甫嵩和董卓的地位是一個天一個地,董卓一口喫不成以後的大胖子,他還得繼續發育。</p>

    一年後,中平二年(185年),涼州又發生叛亂,朝廷又派已被拜爲左車騎將軍的皇甫嵩領軍出征,董卓拜爲中郎將當他的副手。</p>

    在這一年的戰鬥力,皇甫嵩有點背,作戰不利被罷免,董卓卻出了點風頭,六路人馬裏只有他一路全軍班師沒遭到什麼損失,從而被封爲斄鄉侯。</p>

    中平五年(188年),涼州再次告急,朝廷還是啓用皇甫嵩、董卓爲正副手。</p>

    這次作戰,皇甫嵩指揮有方,大勝叛軍,董卓對皇甫嵩又忌妒又恨。</p>

    撲滅黃巾後,皇甫嵩以名將之威望,仍然是朝廷出兵平叛的第一選擇,董卓這時雖偶有表現,還遠遠夠不上對皇甫嵩形成威脅。</p>

    ?</p>

    錯失良機</p>

    第二年,漢靈帝病重,下詔拜董卓爲幷州牧,同時命令董卓把兵權轉交給皇甫嵩。董卓暗藏野心,不肯交出軍隊,上書狡辯。</p>

    這時皇甫嵩的從子皇甫酈看出董卓暗藏禍心,於是勸說父親趁機除掉董卓,皇甫嵩認爲,董卓雖然有罪,自己沒有旨意誅殺他恐怕也要負責。所以他還是上奏朝廷,朝廷只是責備了董卓,卻沒有采取其他措施。</p>

    這是皇甫嵩第一次錯過滅掉董卓的機會。</p>

    就在同一年,保留有兵力的董卓本來該到幷州去上任,他走到河東郡就不動彈了,因爲他想留在這裏觀望局勢,看看是否有機可乘。</p>

    機會果然來了,帶着兵的董卓離洛陽較近,被大將軍何進看中,私自招董卓帶兵入京。</p>

    隨後發生的事就比較着名了,何進被十常侍殺死,董卓趁亂進京,立下救駕之功,吞併了何進、何苗、丁原等人的軍隊,一家獨大,掌控了朝政。</p>

    即使這樣,皇甫嵩也還有機會對付董卓,他當時並不在京城,而是統兵三萬駐紮在扶風郡。皇甫嵩名震天下,對董卓是個巨大的威脅,如果他能果斷決策,振臂一呼,局勢未穩的董卓未必能喫得消,因爲在外有袁紹等反對勢力,即使在他控制的京城,也存在着王允等堅決反對董卓的力量,而皇甫嵩在各地諸侯間也有很大威信。</p>

    ?</p>

    但是,皇甫嵩又服軟了,他聽從了董卓的徵召,給他的官職是城門校尉,不知皇甫嵩是怎麼想的,城門校尉雖然也是京城有實權的軍職,又怎麼比得上現在的手握重兵,身處董卓控制之外來得有用。</p>

    皇甫嵩的手下長史梁衍看出不妙,勸說皇甫嵩與袁紹呼應,起兵討伐董卓,但皇甫嵩不聽,執意赴任。</p>

    會卓亦微嵩爲城門校尉,嵩長史梁衍說嵩曰:“董卓寇掠京邑,廢立從意,今徵將軍,大則危禍,小則困辱。今及卓在雒陽,天子來西,以將軍之衆迎接至尊,奉令討逆,徵兵羣帥,袁氏逼其東,將軍迫其西,此成禽也!”嵩不從,遂就徵。</p>

    結果明擺着,皇甫嵩一到京師就被逮捕,經過審判要判死罪,幸虧皇甫嵩兒子皇甫堅壽跟董卓有交情,和衆人一起力勸後董卓才赦免皇甫嵩死罪,任命他爲議郎,後又升任御史中丞。</p>

    雖然還是個京官,皇甫嵩從手握兵權的將領變成了個文職官員,連說好的城門校尉董卓也不可能給他。從此皇甫嵩說話再也沒了分量,淪爲了擺設,再無亮眼表現,五年後病逝。</p>

    ?</p>

    皇甫嵩之悲哀</p>

    要說漢末誰有能力把董卓之亂在早期撲滅甚至是扼殺於無形,我想沒人比皇甫嵩更有機會。</p>

    在董卓進軍京城之前,皇甫嵩擁有誅殺他的能力,董卓進京之後,皇甫嵩也擁有起兵討伐他的能力。在漢末,漢室天下缺少的就是這樣一個登高一呼,從者百應的領袖,而且最關鍵的一點,要真正想的是匡扶漢室,不管從哪方面看,皇甫嵩都符合要求。</p>

    同列漢末三傑裏的朱儁,論能力比不上皇甫嵩,威信也沒有他高,行動力卻要強不少。朱儁在討平黃巾後,也交出了兵權回到京城,董卓入京後朱儁手裏沒兵,起不了多大作用。</p>

    到了董卓遷都後,朱儁脫離了董卓控制,逃到荊州,起兵進軍洛陽,趕跑了董卓任命的河南尹楊懿,並傳檄天下,號召各地派軍隊討伐董卓。但是朱儁的威望終究不夠,只有陶謙派來了三千人,還有一些州郡派來零零星星的兵馬,被董卓派李傕郭汜擊敗,這個時間是初平二年(191年)。</p>

    相比之下,如果皇甫嵩能挺身而出,他自己長期統兵手裏又有兵,指揮能力也高於朱儁,曹操、孫堅都曾在他麾下作戰,又和袁紹的叔叔袁隗、司徒王允等長期同朝爲臣,可以說內外都有人,威望足夠且有軍事能力。</p>

    那麼,漢末的局勢如何,還存在着變數。</p>

    ?</p>

    此後的袁紹曾經在表面上被奉爲盟主,實際上他的威信不夠,私心又太重,討伐董卓的聯軍都離心離德。討董失敗後,再也無人能主持大局。</p>

    皇甫嵩無疑是漢室忠臣,這點也被無數後人稱道。唐朝和宋朝,他都位列武廟,這是後人對他功績的褒獎。</p>

    但同時,皇甫嵩在亂世裏又表現得比較愚忠,一切要聽奉皇帝的旨意行事,哪怕皇帝已明明被權臣控制。皇甫嵩聽從董卓召喚就職,明眼人都能看出幾乎是死路一條,他卻義不容辭走上不歸路,最後沒有被董卓所殺,已經是撞了大運。</p>

    皇甫嵩的行動忠則忠矣,卻於事無補,反而浪費了自己的有用之身。一再錯失有可能扭轉局勢,讓朝廷轉危爲安的機會,這又非常可惜。用現在眼光來看,是不可取的,既自取其禍,又不能爲國家出力。</p>

    所以,對皇甫嵩的評價,肯定之中也不乏批判:“卓奸專誅,是權伎倆。嵩忠不聽,大禍果釀。”</p>

    最後,我並不是要誇大皇甫嵩的力量,一個皇甫嵩再強,在天下大勢面前也微不足道,但至少,在董卓這件事上,他原本是可以做得更好的。雖說不是每一隻亞馬遜雨林中的蝴蝶拍動翅膀,都能引起德克薩斯的一場風暴,但如果亞馬遜根本就沒有蝴蝶,那德克薩斯的那場風暴,又從何而來呢?</p>

    </p>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