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在大康的鹹魚生活 >第一百九十六章供需不平衡【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應該是可以的。”柳銘淇正色的答道,“任何一個有前景的民生產業,都可以發展成巨大的規模。廁紙如此,白糖也是如此。”

    這一次龔楚信去西北小部落聯盟,帶去的四種新商品之中,廁紙都帶了一千多卷,這就說明廁紙的數量很多。

    事實上,裕王府所有的商品之中,連肥皂都是限量出售,可是九月份纔開始生產的廁紙,卻是敞開的供應。

    一方面在於現在用廁紙的人家不算太多,一錢銀子一卷的價格比較貴,比起廁籌來性價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但是富貴人家幾乎每家每戶都在用,特別是江南地區,第一批運送過去的五十萬卷廁紙,僅僅只是抵達了幾處港口,便被早就知道其功能的商人們給一搶而空。

    另一方面在於生產力的極大提高。

    當初建立造紙工坊的時候,柳銘淇就給皇帝許下了承諾,必然會僱傭上萬人的規模。

    因爲廁紙的木漿製作基地在小葛村,所以想要第一輪擴大生產的時候,柳銘淇第一時間就把工廠遷移到了那邊。

    這一次造紙工坊沒有再全部用裕王府的人,畢竟需要兩三千人來幹活兒,裕王府全部加起來都還不到一半呢。

    不過裕王府之前的府中工人們,全都升了級。

    要嘛就是工頭,要嘛就是主管,仍舊是牢牢把控着所有的環節。

    之前是一百多人,現在光是在工坊幹活兒的就有兩三千人,外加小葛村幫忙利用水流壓榨樹木的人手,估摸着一算都超過了三千人的規模。

    規模大了,原材料又不缺,當然生產廁紙的速度就數十倍的加快了。

    迄今爲止裕王府商店裏面唯一隨時隨地都能買到的,便是廁紙。

    柳銘淇打算着,如果再等到下一次的擴張,廁紙便可以進行第一次降價了。

    成本越低,越容易打入中下層的市場。

    雖然他們的錢不多,但如果一卷廁紙下降到了十文,你說他們會不會偶爾買幾卷?

    大康朝有兩千多萬戶人家,一家一個月買一卷,那也是兩千多萬卷了,還不賺錢麼?

    白糖工坊同樣也是搬到城外後,僱傭了兩三千人,不過那也是剛剛纔起步,還沒有形成什麼生產規模,暫時做不得數。

    景和帝本來以爲,柳銘淇答應的招募工人會一年半載之後才能見效。

    結果才一個月的時間,人家便已經擴展了好幾倍規模,白糖工坊和造紙工坊已經解決了幾千戶人家的生活,這就是大好事兒!

    如今又聽說,白糖也能僱傭上萬人,他當然喜上眉梢。

    “但是你僱傭的不是災民,而是附近的老百姓,會不會引發一些矛盾?”皇帝又問道:“畢竟災民們纔是最需要幹活兒的。”

    柳銘淇回答道:“災民始終會離開,如果他們不離開,對京城又是一個嚴重的負擔。所以我把固定的活兒給了帝京城外的老百姓,但是比如砍伐運送木材、搬運甘蔗卸貨等等活兒,都交給了他們,幹一天得一天的錢,他們也幹得熱火朝天。”

    仔細的一想,景和帝只能是贊同柳銘淇的說法。

    京城的負擔的確是不能再加重了。

    嘆了一口氣,皇帝又換了個高興的話題:“如果你這白糖生意做得好,是不是也能帶動四川、湖北、江南甚至福建、兩廣的甘蔗農戶,收入也跟着增加?”

    “當然如此!”

    柳銘淇頜首道,“做生意只有讓這條產業鏈上的人都得利,大家都好,生意才能做得好。如若只有你賺錢,人家都虧錢,遲早有一天連本帶利都要吐出來!”

    “嗯,你能這麼想就太好了。”景和帝欣慰的笑道:“銘淇,我們皇室有着天生的好條件,所以賺錢很容易。你能多考慮到那些辛苦的老百姓,給他們多讓利一點,從而讓大家都跟着你這麼學,那我就很放心了。”

    皇帝是一個好皇帝。

    他眼中絕對不僅僅只有宗室、勳貴和士大夫們,還有那些缺少文化的底層老百姓。

    否則他也不會在自己繼位以後,每一次遇到災難都是拼命救災,哪怕弄得現在國庫和內庫同樣的空虛,也要爭取儘可能的少損失、少死人。

    柳銘淇是他很喜歡很看重的皇室下一代。

    如若柳銘淇能心口如一的去做生意,皇帝相信他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會帶動宗室子弟們向他看齊,從而名聲和財富都能雙豐收,豈不妙哉?

    殊不知,少年心中卻在搖頭。

    資本的本性就是貪婪的,絕對不存在任何的憐憫,它們的目的就是賺取每一分銅板。

    連一向標榜自己的粑粑都在金融上面栽了一個狠狠的大跟頭,其他人怎麼能免俗?

    柳銘淇之所以能控制得住,還是因爲他來自於現代,和這個時代的民衆有着本質的區別。

    他是故意要這麼來讓利的,而不是順着本能去做。

    要是別人來做這個生意,肯定不會像是他這樣的“傻”。

    宗室子弟們或許能在道德和仁義上面學習柳銘淇,但絕對不會在做生意方面學習他。

    說到底,你自己做聖人還是可以的。

    但你如果要求所有人都跟着你一起做聖人,那你絕對是一個傻子。

    皇帝嘛……

    還的確是一個天真的皇帝啊!

    ……

    注:李開周《古代中國購物指南》所講,清康熙年間一斤白糖價格爲0.05兩白銀,約爲50文一斤,但那已經是白糖出現幾百年之後的事情了。

    意大利旅行家額多裏克曾經在1322-1328年在元朝旅遊,他在遊記中寫到,“用不着花半個銀幣就能買到三磅八盎司的糖”,我沒有找到意大利銀元的數據,按照14世紀西方荷蘭銀元和西班牙銀元折算,差不多一個銀元是30克上下,不到半個銀幣的話,折算下來大概是每斤白糖80文。

    故而設定爲剛剛發明白糖時,再加甘蔗運輸費用,京城一斤批發價格爲1兩白銀,稍微貴一些,待到日後產量提升後再下調,這也符合經濟規律。而賣到草原翻了20倍,也是參考了鹽茶鐵銷往邊疆的價格,如有考慮不周全之處,還望各位大大指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