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在大康的鹹魚生活 >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消息,提前做準備
    東北的情況很糟糕。

    西北的情況同樣很糟糕,但在整體走勢上,卻是同樣不會讓人人心惶惶。

    西羌打了一個月,死傷五萬多人都沒有突破銀川防線,嘉峪關也更不用說。

    不過他們卻是派出了一支五萬人的偏師,和十五萬回鶻軍隊一起,一舉攻克了西部的貴德城和同德城,一番殺戮搶劫之後,又突破澤庫、夏河防線,直撲甘肅的東部最後一個重鎮——天水,以及東南和四川、陝西相鄰的最大城鎮——隴南。

    但是龍騰衛大將軍唐暉在危急的時候並沒有坐守寶雞,而是乘船一路西進抵達了天水。

    依託着強大堅固的天水城,唐暉和十萬回鶻軍隊展開了慘烈的搏殺。

    雖然唐暉手裏只有四萬禁衛軍,天水城裏也只有三萬守備軍,但這樣的人手拿來對抗十萬回鶻軍隊,也是綽綽有餘的。

    攻守雙方的比例沒有達到二比一甚至是三比一,打一座堅城的話,很難很難打下來。

    那麼爲什麼說是慘烈呢?

    因爲回鶻軍隊後續的從小部落徵召而來的十萬軍隊來了。

    他們被勒令處在第一波的進攻序列之中,然後每次等到他們打得差不多了,回鶻的精銳纔會展開猛烈的攻擊。

    這麼一來,唐暉其實面對的是二十萬大軍,哪怕是前面的十萬不足爲懼,可他們消耗了守軍的大量精力,輪到回鶻軍隊進攻時,面對的就是虛弱的守軍了。

    要不是唐暉足夠堅韌踏實,而且還有着源源不斷內河水軍的支持,恐怕天水城早就不保了。

    天水是黃河的重要節點。

    一旦回鶻把這裏佔領了,那麼他們就可以卡斷甘肅和陝西的一半聯繫。

    換句話說,回鶻可以憑藉這個地方固守,切斷大康的援軍,逐步的配合西羌,把蘭州、銀川、嘉峪關這些防線一一的喫掉。

    畢竟沒有任何援軍的堅城,哪怕是嘉峪關這樣的堅城,也沒辦法長久固守的。

    回鶻一共出動了本部十五萬大軍,但是出現在天水城池的只有十萬。

    剩下的五萬和西羌的五萬大軍一起,往南攻向了隴南。

    隴南的地理位置同樣重要。

    把握住了這個城池,向東可以直撲陝西的漢中平原,向南可以直撲四川盆地。

    如果讓他們進入了陝西,反過來又可以北上進攻黃河的又一個節點——寶雞,切斷大康軍水路對天水的支援,那麼天水的陷落同樣是指日可待。

    原本這裏也只有三萬邊軍,而且還是從漢中緊急調了一萬過來。

    他們可沒有一個禁軍部隊存在,遇到如狼似虎的西羌和回鶻聯軍,當然只有丟盔棄甲,迅速陷落的結局。

    應該說,這個由西羌的大將軍末藏好川設定並親自率軍執行的計劃是非常妙的。

    但偏偏他們漏算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南詔實在是太弱了。

    不但沒有順利的攻入大康的貴州和雲南,反倒是一開始就被四川巡撫張子哲殺得屁滾尿流,後來又被貴州布政使蘇小松瘋狂狙擊和追殺。

    這麼一番操作下來,還不到二十天的時間,南詔的二十萬大軍就死傷泰半,只逃回去不到五萬人。

    騰出了手的的張子哲,第一時間乘坐船隻從岷江一路向北,以最快的時間率領五萬四川邊軍抵達了隴南城。

    張子哲抵達的時間很驚險,五萬四川邊軍進入隴南城的第二天晚上,一連突破了合作、臨潭、舟曲防線的西羌和回鶻軍隊,便抵達了隴南城外十里,安營紮寨。

    雙方都沒有想到對方會來得如此之快。

    可張子哲也是一個老硬幣,接着消息的不對稱,他讓隴南城沒有聲張。

    在西羌和回鶻軍隊發動第一輪攻擊的時候,他看準了最薄弱的東門環節,一口氣全軍出動,直接把那兩萬準備攻城的西羌和回鶻軍隊打了個措手不及。

    兩萬人最後只逃回去七千人,一應的攻城器械和上萬匹駿馬,全都被張子哲給繳獲,順勢帶回了城內。

    你說說看。

    這算不算漂亮?

    受到這個忽如其來的打擊,哪怕是後來西羌和回鶻又調集來五萬僕從部落的軍隊,也沒辦法攻破隴南城防線。

    所以目前西北的形勢看起來非常糟糕。

    大半個甘肅都被西羌和回鶻的軍隊蹂躪。

    但一來甘肅的人口本來就少,大部分人早就進入了各個城池避難。

    二來兩座最重要的節點城市被大康軍隊掌握着,西羌和回鶻軍隊被釘死在甘肅,一步都不能前進。

    當然大康也沒有放鬆。

    寶雞、鳳縣、漢中這個鐵三角位置,已經緊急把十幾萬的修路青壯勞動力給全部派到了三座城池之中,由兵部尚書周之孝和兩位兵部侍郎親自統領把守。

    這十幾萬人經歷了兩年的高強度和半軍事化的管理,又喫飽喝足,體力和精神都達到了巔峯,拿來做野戰部隊或許不夠資格,但守城卻是綽綽有餘。

    他們自己也清楚,身後就是京畿地區,就是他們的父母兒女們。

    想要家人們不被這羣野蠻人糟蹋和屠戮,他們只有死死的守住防線纔行。

    當然了,在這一場防衛戰爭之中,不僅僅是張子哲一個人出風頭。

    張子哲先是和貴州布政使蘇小松一起殺潰了南詔的中部軍團,然後又兩人又一起南下,夾擊了潰逃回來的南詔南部軍團,一共殺了四萬人,俘虜了五萬。

    爲了以防意外,張子哲將這羣軍人全部給坑殺,一個都不留。

    然後他便急匆匆的坐船往西北趕。

    接下來便是蘇小松負責南詔的善後。

    大家都以爲蘇小松會回撤到貴州,包括南詔人都這麼想的。

    可蘇小松反倒是從貴州再調集了一萬人,一共三萬人殺入了南詔的曲威城,一口氣屠殺了城裏所有的四萬男性壯丁,並且把女人全部給帶回了貴州。

    這麼一戰之後,附近的南詔人嚇得紛紛逃走,連一點找蘇小松報仇的心思都沒有。

    蘇小松屠了曲威城,轉而也跟在了張子哲的身後,從岷江轉到嘉陵江,在隴南身後五十里的小城——文縣駐紮了下來。

    有了他這麼的一個大後方,朝廷諸公對於隴南一線防線再也沒有了擔心。

    連帶着有御史彈劾蘇小松和張子哲殺戮太盛的奏章,景和帝和諸位丞相們也直接壓了下來,不予追究。

    大家都不是那種迂腐子。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