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在大康的鹹魚生活 >第二十二章 遷都的想法
    六月份已經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

    都是用農曆,就沒有了還需要換算的苦惱……公曆的六月,纔剛剛入夏不久呢。

    柳銘淇纔看到了一份裕王府拿過來的報告。

    說是在這兩個月,牛奶的消耗量不斷的暴增,幾乎是去年同時期的兩倍。

    多半都是用來做酸奶、奶茶、布丁等等。

    這也是好事兒。

    只不過需要的冰卻是很多,幸好去年冬天的時候,從北邊運送過來了許多,儲存在冰窖裏面。

    京畿地區的這個氣候,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

    這裏的北面是種植小麥,南面又可以種植大米,而且你能見到的農作物,基本上都能在這裏看到。

    在另一個時代,這是被稱爲中原的地方。

    何爲中原?

    所以你知道了,爲什麼我華夏文明就發源於此了吧?

    但京畿地區卻還是有自己的缺點的。

    首先第一個在於黃河千百年來,無數次的改道,毀滅了一個又一個的城市。

    我大秦、大漢、大唐都是在關中稱霸天下,萬國來朝。

    但爲什麼之後就忽然衰滅了?

    原因就在於黃河改道,使得關中地區沒有足夠的水源來澆灌,由此肥沃的陝西就變成了黃土高原,根本不足以維持那麼龐大的人口。

    京畿地區同樣如此。

    帝京城在另一個時空的未來,就曾經直接被黃河給淹沒了,現今的帝京城,就是在遺址的不遠處重新建立的。

    況且更重要的,帝國必須要有一個核心地帶。

    如今大康的核心地帶毫無疑問是京畿地區。

    不能說它不好,但如果你積極的參與大航海時代,那麼這個地方就距離海邊太遠了,不好掌控大航海的進程。

    說白了,不容易控制那些大航海的海軍軍隊們,更不好控制那些做大航海的商人們!

    因此柳銘淇心中已經定好了,等到條件成熟,只能是遷都。

    遷都的地方不用去那麼苦比的大都府——你瞧瞧日後抽地下水抽成什麼樣子了?爲了給他們供水,還專門修了一個南水北調的超大型工程。

    況且大都府還有一個大弊端,那便是從乞顏高原吹過來的風沙。

    毫不誇張的說,生活在那裏的人,遠遠談不上環境幸福感。

    爲什麼朱棣會選擇大都府?

    第一原因這裏是他的老巢,他只有在這裏爲皇,才能坐得安穩。

    第二則是因爲朱棣是很有想法的人,他把這裏當作打擊遊牧民族的第一線——看好了,是打擊,不是防禦!

    朱棣出塞幾次,哪一次不是殺得黃金家族屁滾尿流的?

    他還真沒想到自己的後人們,日後會防禦得那麼辛苦。

    柳銘淇不一樣。

    他手裏有着那麼多超越時代的武器,而且是可以大規模運用的。

    比如說木柄手雷、熱氣球、地獄雞尾酒,還有即將開始大規模裝備的大炮,還有現在已經開始在研究的燧發槍。

    這些東西一出來,所謂的草原部落的騎兵,完全就是渣渣。

    柳銘淇派出兩萬裝備整齊的大軍,加上三萬輔助運輸兵,就足以橫掃任何一個勢力,直到攻佔他們的老巢。

    因此根本就用不着去大都府去拱衛國門。

    當然了,柳銘淇沒有任何看輕大明皇帝拱衛國門的意思,這些君王大致上還都是盡職的,就連崇禎都沒有去南方建立小朝廷。

    而是現在已經有了更好的選擇,他肯定選擇對大康首都負擔小,而且還能鼎盛積極發展的。

    柳銘淇心中有兩個候選。

    一個是金陵。

    金陵位於南方的腹心地帶,避免了從海上攻擊的可能,但又能輻射整個江浙滬區域,可以牢牢的掌控大康的精華區域,並且對大航海給予最快的反應和指導。

    而且金陵四處都是水,我國第一大淡水河——長江,就直接流過這裏。

    所以如果定都在這裏的話,對於整個朝廷各個機構、上百萬的人口,居住生活都沒有問題。

    另一個是杭州。

    杭州的優越性就不用多說了。

    杭州灣直接可以出海,在這裏定都就不是遙控指揮了,而是直接把這裏當成了大航海的大本營。

    然後杭州自從前朝的官員大肆開發之後,早已經成爲了魚米之鄉,陸地天堂,就算是數百萬人在這裏生活,都不會造成多大的負擔。

    即便是未來京畿地區發展成數千萬人口的話,從海外運來的糧食,也更容易通過經濟便捷的海運運送到浙江,大大緩解糧食壓力。

    大運河的負擔實在是太重了,長此以往是不好的。

    只要把給現在帝京城周邊的糧食等任務給消除掉,那麼漕運解脫了之後,釋放出來的能量,纔會更加潤澤大運河沿線的居民們。

    但杭州的一個缺點就是,你緊挨着東海,那麼敵人的軍艦一旦從這裏展開猛攻,肯定會成爲戰鬥的第一線。

    固然你可以在杭州灣周圍做各種各樣的防禦,但海上而來的敵人和陸地上的敵人不一樣,更加的神出鬼沒。

    說不定一個晚上過去,第二天一早就看到數百艘敵艦在轟擊了。

    如此對於整個兒的民心就不穩。

    相當於這就是水路版本的大都府了。

    另一個形式的天子守國門了。

    後世的魔都——松江府,它也和杭州有着同樣的優缺點,還多了一條沒有成熟的城池防備的缺點,至少在這個時候,還是不大合適。

    所以其實柳銘淇還是比較傾向於金陵一點。

    只不過現在肯定不是時候。

    即便是柳銘淇這一代可以成功,那也得至少是二十年之後,柳銘淇對朝廷的控制足夠有力,自己提拔出來的人也佔據了要害,大航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纔有底氣來提出遷都。

    但麻煩事兒還是一大堆。

    首先京畿地區的千萬人口就不同意——好好的我一個國都所在地,忽然你給我搬遷了,那我豈不是成了被拋棄的孩子們?

    然後新首都的區域,本來無論杭州還是金陵,人口都已經夠多了,再轉移這麼多的部門和官吏、護衛、家屬等等過去,對新的首都又是一種巨大的負擔。

    總而言之,遷都這種事情,不下於是打一次大型的戰役,根本是馬虎不得。

    實在不行的話,柳銘淇還決定讓自己的兒子來負責遷都,自己給他打好基礎就行了。

    ……

    說起遷都,其實更重要的還是在於和海外的交流。

    一旦海上貿易成爲了主流,那麼外國人來大康,基本上都是海路爲主。

    一箇中樞朝廷如果不能充分接收國外的信息,不能和他們積極交流,通過交流來查漏補缺,一直處在“我是中原王朝,我老大”的心態中,就容易固步自封,從而最終被時代所淘汰。

    花旗國爲什麼後來那麼的發達,而且強大得讓人幾乎絕望?

    原因不就是他們一直都在和外界融合嗎?

    他們的強大,不僅僅是從歐洲吸取了大量的人才,更在於在亞洲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無數的人才共同在那邊努力,便成就了他們的經濟和國防的強大。

    拿現代來說,數十年的時間裏,我國的無數大好青年,不也是爭先恐後的衝向美利堅?

    而如果大康的首都在內陸,他們交流不便的話,很有可能就不會去帝京城了,而是隻在江浙一帶和兩廣沿海。

    這一樣來,大康的內外一定會造成非常尖銳的矛盾,說不定提前爆發出來,大康自己都要完蛋。

    想要大康不滅亡,那麼並不是民衆和商人們有思維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丞相們、六部尚書們、各大頭腦們,都有進步。

    只有這樣,他們纔會積極的接收新知識,從而讓自己的思維能拓展出去,真正的能達到胸懷天下。

    柳銘淇理想中的狀態,自然是一百年、二百年之後,大康成爲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皇帝掌握一定範圍內的權力,但大部分權力屬於議會和人民。

    人畢竟都是自私的。

    既然是自己的子孫們成爲了皇帝,柳銘淇自然不希望他們被推翻,被人直接斬頭……能有大不列顛君王的待遇稍顯不夠,能像是泰國國王那樣就最好。

    至於最後一個原因,也是出於柳銘淇的私心。

    京城着落在臨海的區域,那麼對於周邊海外領土的掌控,便會千百倍的增強。

    在柳銘淇的心中,大康的領土不應該只有大陸這一塊兒。

    東瀛算是一個,,但更重要的應該是東南亞國家。

    南海周圍的中南半島、菲利賓、蘇祿、馬來西亞等等,都該是帝國的核心領土。

    在此基礎上,如果能掌控澳洲,那便是最好的大圓滿了。

    只要大康的海軍足夠強大,只要有着蒸汽機開發的便利交通條件,只要我們同宗同源的大康人生活在那些土地上,那麼這些領土就和大康密不可分。

    退一萬步說,哪怕日後這些領土都獨立了,他們的主體還是大康人,還是屬於我們的族羣,仍舊代表着我們的文明傳承。

    到時候和內陸的整體大宗主國家形成一定程度的競爭,讓主體宗主國有着緊迫感和壓力,倒也是一個促使進步的好方式。

    ……

    跪求訂閱!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