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之江山美人 >第二百五十九章 顧雍
    顧雍此刻很鬱悶,也很頭疼!

    酒宴散去之後他原本打算回府,可剛剛出門不久便被人很客氣地攔下,而攔住他的也不是別人,正是適才宴席之上大展文采的燕國使臣張易!

    身爲江東孫氏的臣屬,他自然不好同一個外邦使臣私下有太多牽連,故而便準備敷衍片刻了事,可令他有沒料到的是對方卻顯得非常的熱情,一張口便直接以“師兄”相稱,弄得他半天沒有緩過神來……

    待問清其中緣故之後,他才得知原來此人竟也是他老師蔡邕門下的弟子,如此一來他便不好再顯得太過生分了,隨之便邀其至府中敘談。

    入府之後一開始二人可謂相談甚歡,因爲他也多年未曾得見恩師之面,心中時常惦念,而今能從這位同門師弟口中得知恩師以及師妹蔡琰的一些近況自然頗爲歡喜,然而這位小師弟接下來的話卻是令他感到有些意外了……

    他沒想到這位小師弟此番竟然是來做說客的。

    不但如此,爲了勸說他改投其主雷雲麾下,這位小師弟那是那可真的是將“舌燦蓮花”這四個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挑明來意之後,其上來便是一招“動之以情”;不僅一口一個師兄熱情地叫著,而且還搬出恩師蔡邕爲說辭,直接將他置於兩難的境地……

    他這邊還在考慮怎樣開口拒之,那邊“曉之以理”、“待之以誠”這兩招又接踵而來,弄得他頭疼之餘又有些哭笑不得……

    左思右想別無善法,最後他只得以言語搪塞過去,算是暫時避開了這個話題。

    接下來的交談之中其雖然未再直接談及此事,然而言辭卻總是若有若無地朝此方面引導,使得他疲於應付,心中很是無奈。

    好不容易送其出門,他這才略略地鬆了一口氣。

    ……

    未能一舉說服顧雍投效燕國,雷雲這邊自然是有些遺憾。

    江東人才雖然不少,但是真正能讓他看上眼的卻也不多,而顧雍便是其中之一。

    顧雍,字元嘆,吳郡吳縣人,是漢末至三國時期吳國的重臣。

    顧雍從小聰明機靈,其所在的顧氏乃是江東的名門望族。顧雍幼時拜名士蔡邕爲師,學習彈琴和書法。他才思敏捷,心靜專一,藝業日進,故而蔡邕也很喜歡這個弟子,認爲其將來必定有所成,於是將自己的名字相贈(“雍”與蔡邕的“邕”同音)。顧雍又因常受到老師稱讚,故取字“元嘆”。

    加冠以後,顧雍經州郡表薦任合肥縣長,歷任婁、曲阿、上虞縣長,所在之處皆有治績。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又任會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討平寇賊,安定郡縣。數年後,其入孫權幕府爲左司馬,後遷大理、奉常,又領尚書令,封陽遂鄉侯。

    在江東孫氏內部,張昭與顧雍均爲內政方面能臣,但兩個人的形象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張昭向來疾言厲色,只要他認爲自己是觀點是正確的,就會直言不諱地對孫權進諫,常常弄得孫權下不了臺,如此就像一個嘮叨的老人家訓導小孩一樣,頗有些搞笑的意味;然而顧雍卻恰恰相反,他爲人謙和,從不亂髮脾氣;雖然功績很大,卻從不誇耀。

    黃武四年(公元225年),孫權的第一任丞相孫邵去世,接替孫邵爲相的正是顧雍。在成爲吳國的丞相之後,顧雍仿效漢初的治國方法,選擇文臣武將時必選稱職的,從不以個人愛好去選擇。而一旦派任後,他便會全心全意地託付於事。他常常訪問民間,收集建議,祕密上疏孫權。如果被採納,就推功於孫權;如果不被採納,就一直不說,孫權因此很看重他。

    顧雍爲人低調,但絕不平庸。他自持內傾,寡言少語,但只要話一出口,就能切中肯綮。他不喝酒,所以別人在酒後狂歡時,一見到顧雍,就不敢放肆了,連孫權都說:“有顧先生在場,我也不敢縱情”。但顧雍與張昭有所不同,他並不像張子布那樣直接出面干涉,使別人當衆下不來臺。當時的人都知道,孫權有事需要徵求丞相意見時,總是讓中書令去顧雍家裏探訪。如果主上的意見合乎顧雍的意思,可以執行,顧雍就設宴招待來者,與之熱烈討論;顧雍若覺得不妥,就板起面孔沉默不語,也不張羅酒食,於是來人只好告退,如此君臣都不傷面子。

    雷雲看重顧雍,正是因爲此人是一位德才兼備且頗具政治智慧的人,像這樣的人到燕國之後即便做不了內閣首輔,做個大學士還是綽綽有餘的。

    “以顧雍那種刻板的脾性,想要說服其改換門庭難度不小啊,看來還得想個什麼辦法纔行……”

    出了顧雍的家門,雷雲一路上均是在尋思此事。

    又過了數日,荊州那邊終於有消息傳來!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五月中旬,曹操親率大軍三十五萬南下,一路勢如破竹,打得荊州軍潰不成軍。劉表因此憂心忡忡,坐臥不寧,最終一病不起,命在旦夕,荊州的形勢危急!

    接到荊州的消息之後,孫權連忙將周瑜召回吳郡商議對策……

    聽聞周瑜返回吳郡之後,雷雲也想見一見這位歷史上鼎鼎大名的風流人物,遂於次日登門拜訪。

    二人會面之後,很快便相談甚歡,相互引爲知己,但是雷雲卻很敏銳地從中察覺到一絲隱晦的敵意。聯想到某些東西,他心中很快便釋然了。

    周瑜的心思雖然令人難以捉摸,但好在其最後還是默許了兩家結盟之事,於是不久之後雷雲終於等到了孫權的答覆,兩家正式締結了盟約,共同進退!

    ……

    吳郡,周瑜府邸。

    “子敬……而今兩家已結成同盟,子敬兄也該寬心了罷?不知今日登門所爲何事?”書房之中,周瑜一面輕輕搖動著手中那柄精巧的羽扇,一面笑著謂對面踞座的魯肅道。

    “公瑾說笑了……而今曹操大軍正在攻打荊襄,劉表之軍短短不是曹軍敵手,早晚必敗。大都督深謀遠慮,理應早做打算纔是。”此時荊州情況堪憂,魯肅哪裏還顧得上週瑜的玩笑之言,神色有些肅然地道。

    “呵呵,子敬兄莫急,我不是已經在準備了嗎?與燕國結盟便是這第一步。”周瑜聞言笑著放下手中的羽扇,慢慢地端起面前的茶盅道。

    “嗯,燕國實力雄厚,如若陳兵河北,屆時曹操必不敢輕犯我江東。”聽周瑜提到燕國,魯肅心中略安,微微頷首道。

    末了,他突然又將話鋒一轉,道:“雖然如此,但在下總覺得還是該多做些準備……”

    “子敬有何良策?”聞得魯肅之言,周瑜即笑著問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