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1551 >第212章 陽謀
    “並非是胡鬧,實在是人家騎到咱們脖子上來了……”

    城上全部是武官,且全部是榮王殿下的心腹,趙元說話也是直接的多。

    其實現在儀衛司的武官全部是心向榮王,就算當初跟着陳綱的那一夥,說是心向幾個郡王的也只是少數。

    多半的人只是隨波逐流罷了。

    眼下留在儀衛司的,要麼是沒有立場的老人,要麼就是朱載墐這一陣子提拔上來的新人,哪怕不是趙,姜,齊三家的人,也多半是對榮王相對忠誠。

    方世猛當然是竭力配合。

    儀衛司是各王府最後的守備,國初之時太祖給每個親王最基本的武力是三護衛。

    也就是最基本的一萬五千人到兩萬人左右的武裝力量。

    而且從秦王在長安,晉王在山西,然後是代王在大同,燕王在北平,遼王赴遼東,寧王在大寧,這些親王都經過太祖皇帝的嚴格調教,就是叫他們領兵來取代跟太祖打天下的淮西武將集團。

    朱棣和秦王,晉王三王年齡最大,連馮勝,傅友德,藍玉等公侯大將,也是要聽這些後生親王的指揮。

    各王至藩地時,除了直屬的三衛護衛之外,還可以憑親王印信指揮當地的都司兵馬。

    朱棣就可以指揮北京都司,也正因如此,燕王在起兵時很快掌握了北平一帶的駐軍,形成了基本的兵力。

    當然這還是不足,燕王又和寧王會面,談好條件後把寧王掌握的朵顏三衛的精銳騎兵帶走了。

    正因爲有北平駐軍和寧王的蒙古騎兵,朱棣才能在朝廷主力抵達之前,控制了北平爲核心的相當大的地盤。

    就算如此,其實朱棣的成功也是千年之下的唯一。

    從漢七國之亂到晉的八王之亂,再到唐,宋,直到大明。

    藩王造反並且成功的,在戰場擊敗朝廷主力兵馬,直到佔據京師獲得天下的,普天之下,從古至今也就是朱棣一例。

    但這位大明成祖皇帝把自己的特例謹記在心,繼承了建文朝削藩的宗旨,成祖之後,大明親王的三護衛就被削減的乾乾淨淨。

    太祖年間諸王需至京師朝覲,英宗之後這條路被斷絕。

    諸王在地方的統兵權被削。

    諸王開始不能擅自出城。

    諸王開始不能出城掃墓。

    諸王間開始不能會面。

    諸王不得擅離王宮。

    因爲靖難,大明的諸王從塞王被當成了豬來養,洪武年間設立親藩,分封各地的初衷完全不復存在。

    宗室制度成了養豬制度,並且朱棣收回了諸王的軍政權力後,在經濟待遇上加以贖買,反而加劇了宗室繁衍之後對朝廷財政的負擔和壓力,可謂是雙重的失敗。

    至眼前這個時候,儀衛司就是王府掌握的最後武力,也是親王身前的最後屏障。

    這一羣武官,其實也是和親王的聯繫更加緊密。

    如果是一般王府,親王坐享威福,居於雄城大府,養幾個王府親軍護院就可以了。

    榮王府這裏卻是與其餘王府絕然不同,這裏頭有朱載墐刻意爲之,也有剛結束五郡王之亂,衆人都是參與過那場廝殺,感覺和感情上都有不同之處。

    在趙元說出那句話之後,方世猛的神色就變了。

    一股威壓氣息,籠罩在各人心頭。

    方世猛沒有做什麼特異的動作,但給人的感覺就是暮色中突然出現一頭洪荒猛獸。

    這是多年打熬力氣,練習殺人術的高手產生的氣息。

    呼吸,動作,按刀和拔刀的動作,都會極爲快捷,兇厲,乃至殘暴。

    軍人沒有武術,招式就是爲了殺人,爲了達到殺人的目標,不停的練習打熬自己的本事,每個動作都簡捷明瞭,只爲了取人性命。

    “方叔,”趙元都感覺到了威脅,這個老武官的身手可不是開玩笑的,當下只能苦笑着道:“這事又不是我做的……”

    “嗯,你說。”

    “這是和李文進和常德府有關……”

    “又是這狗官。”

    哪怕謹慎如方世猛,提起知府李文進和辭了官的右長史孟長樂,也是有掩不住的憤恨和若隱若現的殺機。

    這兩人不管出於什麼原因,現在算是唯一對榮王府死咬不放的文官。

    “那個周冠,行止污穢不堪,人品下作,在府衙裏都是臭不可聞。”趙元神色冷峻的道:“已經查清楚了,周家二丫頭胖的跟個球似的,說話行止就是個潑婦樣,大字也不識一個,和我故去的妹子真是一天一地,這樣的姑娘也就值得那些娶不着媳婦的窮光棍來配,居然要進咱們王府,替我妹子的位子?最要緊的是,周家家教極差,兩個丫頭十來歲了還成天在外瞎跑瞎撞,大丫頭似有與人私通之事叫夫家給攆了回來,這樣的人家配咱們王府,榮王殿下怕是在親藩中就成了笑話。而周家這種貪婪無德人家成了王府外家,還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非來。雖然皇上親口說咱們殿下不會謀反,但一樁樁事若都有實據,皇上心裏一厭棄,咱們榮藩怕是就保不住了。這幾年來,被廢的親王有一家,郡王好多家,皇上一厭,多咱們榮藩一家又算什麼?李文進他們,怕就是打的這個主意……”

    李文進的用心,其實也真的就是和趙元分析的差不多。

    這種事只要有消息渠道來源,確認下來也並不難。

    怕是李文進等人,也不會刻意防範。

    這件事就是陽謀,就是在文官的體系內和榮王殿下掰手腕。

    你能剿殺五郡王,隔絕杜太妃,把孟長樂擠走。

    這是王府之內的事,外頭的文官也不好肆意干涉。

    至於說謀反不軌等事,查無實據的話,又有皇上的話,文官們也不好繼續在這事上放手施爲。

    但給王府塞個極差的王妃,再有一個渾身是毛病的外戚家族,找差子,隔三岔王的奏報榮王府的不軌不法之事,時間都不要太久,一兩年奏報個十次八次。

    再聯想到榮藩此前的事,隨意找一個由頭藉口,就足夠朝廷做削藩之事了。

    這便是文官陽謀,不怕你發現,你就是沒有辦法。

    至於爲何如此針對,其實就是事情已經有開頭,就得有結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