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從紅樓開始拯救名着 >第三百二十三章 機伯:繡啊,借你人頭一用啊!
    這時伊籍走了出來,抱拳道:“既然主公已經做了決定,那籍願親往呂布大營走一趟,我會盡力說服呂布,讓其撤兵。”

    “唉,只是我等無緣無故殺了張繡的話,恐有損主公名聲,令天下人恥笑,將來還會有何人會前來投奔主公。”蒯越輕嘆道。

    聽聞此話,劉表也不由皺起了眉頭。

    “也罷,這個惡人就交由我來做了,主公就全當什麼也不知道,是因爲籍見呂布大軍壓境,想要交好呂布才瞞着主公,私自擒了張繡送給呂布的。”

    伊籍輕嘆一聲,對着劉表抱拳道。

    “機伯真乃忠義之士啊。”劉表瞬間感動的熱淚盈眶。

    蒯越不由感到一陣疑惑,自己認識伊籍時間也不短了,依自己對伊籍的瞭解,此人說是忠義之士倒是沒錯,但是此人對劉表好像沒有這麼忠心吧。

    伊籍當然對劉表沒什麼忠心了,不然歷史上劉備剛到荊州的時候,伊籍也不會天天去拜訪了。

    劉表此人用人只重用名門望族,世家子弟。

    像伊籍這種人,雖然跟隨劉表也有些時日了,但不過也就是個邊緣人物。劉表都不重用他,他當然也不會對他有多麼的忠心。

    其實伊籍這麼做的原因,也確實如他所說,他確實是想交好呂布。

    早在呂布發佈招賢令的時候,他就想見一見此人了,如果其人真如招賢令上所說的一般,用人唯纔是舉的話,倒不失爲一個明主。

    再加上他此次前往長安的時候,所見到的屯田之法,由此可見呂布此人應該也稱得上爲當世雄主了。

    此次伊籍主動請纓,就是想要看一看,呂布是不是自己眼中的明主。

    點將臺上,張繡望着臺下的衆將士,不禁豪氣頓生,遠有殺叔奪嬸之仇,近有奇襲宛城之恨。

    呂布,這次就讓我們新仇舊恨一起了解。

    終於等到這個機會了,張繡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強壓下內心的激動之情。高聲道:“衆將士聽令,隨我……”

    “主公有令,命張繡將軍即刻趕回州牧府。”一個傳令兵從遠處匆匆的趕了過來。

    大軍都已集結完畢,正準備出發。在這個節骨眼上,劉表找自己做什麼,難不成出了什麼變故?

    張繡頓時心中一凸:“這位小兄弟,不知劉使君召本將所爲何事?”

    “主公只說有要事要與將軍商議,至於其他的,卑職就不清楚了,只是讓將軍立刻趕回州牧府。”傳令兵對着張繡抱拳道。

    張繡輕嘆一聲,希望不要發生什麼變故吧,自己等這一天可是等了好久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如果沒有劉表的允許,他連一個兵也休想帶走,張繡只好隨着傳令兵趕回襄陽。

    張繡剛進入襄陽城,還沒到州牧府,便被伊籍帶着一隊人馬給攔了下來。

    “不知伊大人這是何意?”張繡不解的問道。

    “張繡勾結呂布,謀我荊州,給我拿下。”

    聽見伊籍的命令之後,周圍的士兵直接朝着張繡圍了過來、

    “胡說,我與呂布那賊子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怎會勾結此賊?你這是污衊,我要親自去向州牧大人解釋。”張繡見此直接拔劍,衝着伊籍怒道。

    伊籍見張繡想要動手,恐身邊的士兵拿不下他,便匆忙道:“張將軍稍安勿躁,請聽我一言。”

    伊籍來到張繡身邊,低聲道:“其實我也相信張將軍不會做出此事,這其中定有什麼誤會,只是主公此時正在氣頭上,誰的話也聽不進去。”

    “不如張將軍先委屈幾日,稍後我必會向主公證明你的清白。但是,如果將軍你此時動手拒捕的話,那籍即使有心幫你也無能爲力了。”

    張繡聽聞此話,也慢慢的冷靜了下來,雖然殺了眼前這些人輕而易舉,但是如果自己真的動手的話,那荊州恐將再也容不下自己。

    以自己對劉表的瞭解,劉表此人並不是什麼昏庸之輩,會相信如此無稽之談,想來過不了幾日想通之後,便會放了自己吧。

    張繡輕嘆一聲,放下了手中的長劍,對着伊籍道:“那就有勞伊大人了。”

    “張將軍放心,籍必竭盡所能,替將軍你洗刷冤屈。來人啊,把張將軍帶下去。”

    聽到伊籍的命令之後,便走出兩名軍士將張繡綁了起來。

    劉表此人其實並不是什麼昏庸之輩,如果他張繡真敢在這襄陽城中鬧事,恐怕他就得永遠留在這了。

    歷史上,劉表入主荊州之時,是單騎入宜城,會見地方豪族代表蒯氏,一箇中年書生騎着一匹馬,走入城中,用清流三十五人之一的名望贏得蒯氏的青睞。

    以身長八尺,姿容偉壯,文質彬彬,談吐儒雅,滿腹經綸的個人魅力娶了蔡瑁的姐姐做繼室,與當地豪族聯姻。

    把自己和豪族綁到了一起。取得了兩個家族的支持,鎮服七郡一百多個縣。

    擁兵十萬,戰艦千艘,將一盤散沙的荊州攢在一起,只用了一年的時間。

    其次,劉表更貴在有自知之明,劉表在荊州的十八年只有第一年出兵剿滅地方叛軍,隨後除了打防守反擊,沒再主動大舉出徵過。

    劉表正是知道自己不擅於軍事,所以不輕易動武。

    有人是治世良才,有人是亂世奸雄,曹操這樣能兩者兼顧的屬於稀有物種。

    劉表知道自己只是一個不曉軍事胸無甲兵的書生,連一個長沙張羨都久攻不下,等到他自然老死纔拿下長沙,自然也就沒去跟曹操一較高下。

    孫策曾經說太史慈非縱橫之才,料定他沒有自立山頭的心思。

    劉表亦如是,非縱橫之才,卻是守土牧民的治世能臣。他自己也知道這一點。

    他靠着這種自知,在肅清荊州萬里,做完他刺史的分內之事後,他開立學官,博求儒士,撰寫《五經章句》。奢不僭上,儉不逼下。這是劉表奉行的中庸之道。

    其性格內猜忌多疑、狹隘不容人的缺點,也得以被控制在不會害人害己的範圍。

    劉表治下的荊州十八年,是百姓安樂,豪強悅服,學子欣欣向學,黎民安享太平的十八年。

    歷史上,賈詡給劉表的評價是:“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爲也。”

    所以,這樣一個人,嚴格來說並不是什麼昏庸之輩,只能說是生不逢時。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