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成就巨星 >第一章 前生(一)
    後半夜的冬天。

    青島某小區。

    一間15、6平米裝飾中上的房間,電腦、空調各在相應的位置上,處於屏保狀態的電腦散發着微光。壁掛式暖氣在靠南的東牆上散發着熱量,一把吉他隨意擺在了一個角落,落地窗簾遮蔽了外部的黑暗。

    一張母子牀在房間中間,頭靠西牆,向東延展。牀上一個模糊的身形縮在被子中正在瑟瑟不斷地抖動。

    突然,人影坐起,牀頭櫃上的檯燈打開,一個菱角分明的男子臉上掛了細密的汗珠,呼呼喘氣:“又是這樣的夢。”

    男子叫劉方。

    對,父親起名的時候或許考慮到了那個流芳百世的諧音。劉芳太女性化,於是選擇了叫劉方。

    劉方,今年29歲。父母分別是青島某科研院所的數學家和某學校的音樂教師。

    他出生後能說會跑了就被爺爺帶回了離青島不遠的嶗山老家,開始聞雞習武,吐納、拳法、梅花樁,外加刀劍。很疼愛他的爺爺對他習武可是絲毫不留情面,站樁不穩,一鞭子;姿勢不規範,一鞭子;練功不出力,兩鞭子。喫的方面完全不缺,肉食供應充足,喫嘛嘛香的這小子身體棒棒噠,個子也高出同齡人半頭。父母幾乎每週末都會來看望二老和孩子,帶些豬肉、肉雞和雞蛋,給的東西和錢都被爺爺奶奶給用到了孫子身上。

    閒暇的時候,完全是放養的他就在這個僅有二三十戶的小山村,成了孩子頭,哪怕是3、5歲的也聽他的。每天這幫孩子呼嘯來,呼嘯去,村邊的嶗山成了他們的樂園。這裏民風淳樸,大人倒是不虞其他。

    這一天,這羣7、8個的小孩又呼嘯到了嶗山的半截腰,樹叢掩映中那一座佔地不小的道觀近在眼前。

    爺爺告誡過他,不許他和孩子們去那裏玩耍,所以他也從來沒有去過那裏面。一般這個時候他們就該回去喫午飯了。但今天,小雨從陰鬱濃厚的天空突然落了下來。

    農村的孩子有自己的玩法。劉方一句“我們每人編一件蓑衣再回去吧”。這下好了,喜歡熱鬧的孩子們都欣喜地贊同劉方這個提議。

    於是,就在樹林子裏面,每個孩子就地取材,一尺多高的野草拔了很多,每個孩子都熟練地先編了一個所謂的草帽扣在腦袋上,再一撮一撮地用野草把一小把一小把的野草穿起來。很快,互幫互助中,每個孩子都武裝了起來。

    雨越來越密,水滴也越來越大了。

    孩子們相互招呼着鑽出密實的樹林,看着林子外面就傻了眼,雨水太大了。林子裏面有高大茂密的枝葉攔截和遮掩,雨水好像不是那麼大,外面就是另一幅景象了,好似自上而下地潑水一般,雨水連天接地得看不遠,偶爾有震天價的雷鳴炸響在耳邊。

    回去的路上可不僅僅是需要小半天,就穿着這蓑衣回去,一會兒都得成落湯雞了,走這雨水澆過後泥滑的山路,弄不好還得摔得鼻青臉腫。

    孩子們都忐忑地看向劉方。

    劉方看了看樹林外面,再看看那已經不清晰的道觀,一揮小手:“我們先去那裏的門檐下避雨,其他的回頭再說。”

    幾個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出聲。

    劉方知道自己要先動纔行了。於是,發出一聲“跟我來”後,他深一腳淺一腳,率先踩着小路上肆流的雨水,向道觀跑去。

    剩下的孩子再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也跟着跑了出去,其他人也就相繼都衝向了那個百米多遠的道觀。只剩下一個最小的孩子害怕地還站在樹下。

    劉方從側面衝到門口的時候,大門敞開着,一個長鬚道士正站在門內的石階上觀察着雨勢。

    顯然,老道也沒想到還有人在這會兒來到。見是一個身手矯捷的童子,不由一愣。再一細看,不由地就張開了嘴巴。

    劉方見到老道也是一驚,但初生牛犢不怕虎,他抖着頭上和蓑衣上的雨水,也不知道怎麼稱呼老道,就按着歲數來了:“大叔,我們能在這裏避雨嗎?”

    沉靜在演算中的老道隨口道:“不礙事,不礙事。”

    後面的幾個孩子相繼來到,看到老道的時候都有一些敬畏。但從容的劉方讓他們很快去了戒心,紛紛抖動着身上的雨水,眼中散發着喜色,在那裏低聲互相嘻嘻哈哈地笑鬧着。門上的飛檐很寬闊,7、8個人在底下避雨完全不見侷促。

    “小三呢?”劉方發現最小的那個小尾巴不見了。

    “他膽子小,不敢過來。”

    “還在那裏呢。”

    幾個孩子七嘴八舌地回道。

    “你們都別動,我去看看。”劉方一頭又衝進了雨中。

    一旁的老道點點頭。

    又過了一會兒,劉方揹着那個穿着蓑衣的孩子,喘着粗氣,跑進了門檐下。儘管劉方習武已有2、3年了,但畢竟還是5、6歲的童子,揹着一個十來斤大的童子在雨水中奔跑100來米還是令他很疲憊。

    老道把他們叫進了旁邊的大殿,蓑衣、草帽就都放在了大殿的門口。每個孩子看着殿內那些塑像都畏懼地擠在一起。

    老道溫和地說道:“你們不要怕。沒有人會吃了你們。”

    隨即,似乎他對劉方很感興趣,單獨叫過來,問道:“你們是山下村子裏的?”

    劉方恭謹地回道:“是。”

    老道問道:“是哪一家啊?”

    劉方也說了爺爺的姓名。

    老道笑眯眯地說道:“哦,劉老居士啊,和我觀是有緣之人。”

    猶豫了一下,似乎在醞釀說與不說,又道:“既然你也和我觀有緣,我就給你多一點指點。記住了:而立之前多學問,鏡中自有鏡中福。”

    老道這個“問”字發的是四聲重音。劉方或許是在爺爺指點練武的過程中鍛鍊了思維能力,理解力很強,知道這是讓自己多學多問。而立之前和鏡中福是什麼意思就不懂了。但他也牢牢把老道這一句話記下了。

    當上學的年紀到了的時候,父母來接他回青島就讀了。走前,爺爺對他的武功多有提點,告誡他不許荒廢,不許以武傷人,更不許做壞事。

    以爲自己終於脫離牢籠的小子,還以爲以後可以天高任鳥飛了,沒想到這是苦難的開始。

    老媽按照自己的思路開始了孩子的素質教育:鋼琴、小提琴、繪畫、閱讀、寫作,書法。劉方的業餘時間被塞得滿滿的。而節假日回去看望爺爺奶奶是他唯一可以放鬆透氣的時間。

    這幾乎令他窒息的學習模式在進入高中之後,總算被老媽高擡貴手取消了。但,面臨文理科的選擇又犯難了。老媽的窒息教育法倒是強化了劉方的文學素養,作文從小到大一直是班上的範文,但繼承了父親優良基因的他數理化也是拔尖的。老媽想要他考北大,老爸想讓他繼承自己的腳步進入清華。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