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漢末之龍起荊襄 >二百零三章 丹陽郡的發展
    各路諸侯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盤,劉琮則將心思放在了治理上,劉琮看着鄧方派人送來的情報。

    鄧方在丹陽郡南部組織起了一團新軍操練,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原先的降兵,鄧方還組織了一團軍士仿照工程兵團,劉琮對此非常認同。

    丹陽郡南部的開發離不開的交通,要交通自然需要修路,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劉琮對丹陽郡南部有了更多的期望。

    周尚則將重心放在了宛陵,涇縣以及剛剛設縣的寧縣,按照劉琮的要求主要發展這些地方的農業,做好長遠規劃,爲百姓修建房屋。

    目前主要的房屋都將採用竹屋,主要是砍伐,運輸竹子的成本相對便宜,先給他們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日後有條件再進行改善。

    “劉郡丞,這些是從豫章和長沙郡運送過來的雞鴨,都是剛剛孵化出來的,其中雞仔一萬五千只,鴨一共五千只!

    這是二公子議定的分配方案,你看下有沒有不妥,如果沒有就按照這個分配名額發放下去,通知各縣過來領取!”

    劉偕看了看周尚遞過來的名單,心中一愣,這怕是會讓人覺得不公平啊,劉偕有些頭疼,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是個麻煩!

    劉琮將大部分名額都放在了丹陽郡南部,如歙縣,黟縣,寧縣,陵陽等地,怕是丹陽郡北部的百姓會有怨言。

    “這多少要給一些給到丹陽縣,石城,秣陵等地吧?”

    劉偕想了一下說道。

    “我一開始和你一樣想法,不過霍篤的人過來解釋了,第二批很多也會抵達,屆時應該主要在丹陽郡北部諸縣,不過第二批可能沒有第一批多!所以還請你前往丹陽,秣陵鄧縣去當地溝通!”

    劉偕一聽也明白了,丹陽郡南部原先多爲山越,如今歸附之後,劉琮要優先照顧一下,收山越的民心,但是不能顧此失彼,這個任務就落到自己頭上了。

    “諾!”

    周尚見劉偕接受就鬆了一口氣,論和這些人的交流溝通,他確實是不如劉偕。周尚更擅長處理農政。

    “趙毅,聽說你之前非常善於水利?”

    “太守,卑職跟隨二公子十年,六年前一直負責魚塘養殖,打井以及引流,不敢說非常精通,不過還是有些心得。”

    趙毅對着周尚謙虛的說道。

    “那你說說目前宛陵的情況?”

    周尚考校的問道。

    “太守,目前我宛陵不計算各家擁有的自家水井外,宛陵僅僅有三口喫水井,這是不足,因此在城南,城東,以及城南外需組織人手打井!

    其次是水流問題,宛陵境內沒有大江大河,不過可以引水,將河道挖深,拓寬,這是橫河,起源於浙水,可挖寬之後將河道,形成與浙水相通的河運!既然增加灌溉,也能增加河道運輸。”

    周尚跟着趙毅所說的也在思慮,目前宛陵有三口井,分別位於城西,城北,城東,確實需要打井。宛陵境內有小河,但是水量並不充足,不足以承擔起水運。

    “爲什麼是城南外?”

    周尚問道。

    “太守,城北多爲富碩之家,許多家裏有井,因此並沒有這麼緊缺,反而城南多爲普通百姓,他們更需要喫水井,城南外則是未來發展的重心!城北的土地大多是私有,城南的土地大多是官府持有!”

    周尚一聽驚了,自己小看了這些人,原本以爲趙毅不過是劉琮身邊的一個護衛,沒想到居然有如此見識。

    他研究過荊州,特別是長沙和豫章的土地政策,知道劉琮是通過官府持有的土地開降低百姓在土地上的成本,從而迫使世家,豪強地主將地租降下來!

    “城西呢?”

    周尚繼續問道。

    “城西多爲丘陵,我帶着人去勘察過,丘陵上有不少小溪小流,其中有幾條屬於山泉,基本也夠了,人力有限,卑職以爲待城南開發之後,在向西邊開發也是可以的!”

    周尚點點頭,對此非常欣賞,務實,量力而爲,至於河流引水屬於大工程,屬於一個郡的大工程,這點能提出構想就不錯了,怎麼實施就要看他周尚了。

    “打井的事情交給你了,務必要快,要好!”

    “諾。”

    趙毅領命之後開始組織人手去打井了,宛陵現在有條不紊的在進行恢復生產,長沙,豫章的支援源源不斷進入到丹陽郡,使得周尚也有了底氣。

    稻種,蔬菜種子,這些他都不要擔心,他現在需要解決的就是住的問題和喫的問題,衣食住行,衣服短時間內無法解決,住的問題是必須要解決!

    周尚去城外看了看竹屋的建設!竹屋也還是需要木材做主樑來承重,並且擡高了半丈的高度(高腳屋)!這是劉琮規劃的圖紙,南方潮溼,擡高之後是最合適的!

    一是能避免大雨之後,竹屋被浸泡的風險,其次是從身體上來說,避免了百姓受溼氣影響,而且能避免猛獸之類!

    住的也安心,唯一的確定就是容易起火災,這點需要格外注意,劉琮留下了幾張圖紙,這個是建築最簡單的。

    劉琮還留下了日後的徽派建築風格,但是建築比較費錢,費力,暫時是不適合目前的情況,若是發展起來可以將這些拆除之後建造成徽派建築,做成改善型的住宅。

    房產的發展設計一直都是這樣,先解決了住的問題,在住的問題解決之後,經濟發展了,百姓生活好了,那麼便開始會有更好的房屋設計,因爲有需求。

    突然,一個奇特的現象讓周尚停下了腳步,一個婦女在幹農活,地上有一個竹製的揹簍,一個小娃娃就在揹簍裏面。

    “這是?”

    “家主,這些人是原先荊州的老兵,大多是因傷退伍響應或者是二公子安排過來,由於男人身體上有傷,很多重活都是家裏女人在做!

    但是孩子也要帶,你看他們夫婦,男的伍成,是在武關戰役之中負傷斷臂了,因此兩人便帶着孩子一起在田裏耕種,耕種的時候就將孩子放在田邊!

    回去的時候就將孩子放在揹簍裏面,一人背一個,簍子裏面還能放在其他東西,這也是沒辦法,畢竟孩子還是要有人帶的!而且他們在休息的時候也能帶帶孩子!”

    這種情況在武陵是常見的,但是揚州就不常見了,周尚也是第一次看到!後世在湘西這種情況依然是常見的。

    孩子背在簍子裏,身上還挑着擔,這樣雖然苦,但是也算是勉強兼顧了孩子,周尚在田間看到了不少這樣的。

    “家主,篾匠少,所以這種簍子不夠,目前這邊亭裏就一個篾匠,製作一個簍子要好幾天!可惜篾匠也是退伍軍人,在武關戰役中傷了一條腿,否則能編織的更快一些!”

    “二公子的軍隊還有這麼多能工巧匠?”

    周尚有些愣住了,問道。

    “家主,您不知道,我這段時間也是被驚訝到了,不僅僅是襄陽那邊的退伍軍士,就是在丹陽郡戰場退伍的軍士,很多都有一門手藝傍身!說是軍中在操練的時候會教!”

    周舟說道,他作爲周家的老人,跟隨周尚父子多年,也算是見多識廣,但是第一次見識到這樣的軍隊。

    周尚聽了也是沉思,他看到的更多,這些退伍老兵加入到丹陽郡各地,憑藉自身手藝都能活得不錯,而且劉琮肯定對他們有扶持,這樣能使得丹陽郡會更加平衡。

    如篾匠或者伍成這樣的人,他們會在鄉亭很受歡迎,伍成精於農耕,能帶動,提升鄉亭的水稻,蔬菜產量。

    這些人立穩腳跟之後會影響一批人,那麼原來鄉里的宗族勢力就會降低許多,這樣統治會穩固許多,而且劉琮還在努力,讓汝南的一些原黃巾殘餘百姓遷入到丹陽郡,這樣勢力會更加平衡。

    “家主,有人自稱是龐季的侄兒,要求見您!”

    “叫他過來!”

    周尚聽了之後也知道是什麼情況,何止是龐家,蔡家也同樣派人到他這裏了,這些家族都是同一個想法,發展分支!

    “龐輝見過太守,今日過來主要過來入戶,希望落戶宛陵!我與我堂弟兩家,一共是十一口人,僕人皆是僱傭關係,僕人一共是十五人!”

    “周舟,你帶他去落戶,做好登記,不可遺漏!”

    周尚看了看,點點頭表示知道了,這些人是過來混個熟臉,避免以後看到了郡守還不認識的尷尬!

    古代戶籍是非常嚴格的,沒有戶籍,就辦不了路引!很多都受到限制,登記戶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各種賦稅都是以戶籍人口爲標準徵收的,如口賦,算賦。

    襄陽一些世家來揚州開枝散葉,都是爲了家族考慮,他們都是劉表麾下的重臣,他們入駐揚州會對揚州勢力從新洗牌,達到一個重新平衡的狀態。

    如向家,黃家開始向豫章發展,廖家,陰家向長沙郡發展,蔡家,龐家向丹陽郡發展,同時也有利於荊州鞏固其在揚州的統治,周尚不再猶豫,開始寫信給周瑜。

    時勢造英雄,大勢已去,孫策除非是有逆天的本領,否則孫策很難迴天,而且孫策勢力太小,無需再浪費觀望了!

    周家本來就花開兩朵了,一支在朝廷,一支在揚州,他們作爲揚州一脈,如果繼續觀望,黃花菜都涼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