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李秋李世民 >第458章 有失德行
    >

    “當初,朕就在那城頭,怎麼就沒看到什麼虎嘯龍騰?!”

    “朕這輩子,什麼都信,就是唯獨不信鬼神,不信命!”

    “而你,身爲大唐宰相,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就如此誹謗我大唐最年輕,戰功赫赫的上柱國,大將軍,又是不是有失德行呢?!”

    對於李世民的這種前後巨大的反差,以及雷霆之震怒,也是讓杜正倫心中驚駭不已。

    急忙的躬身告錯。

    在又訓責了幾句,杜正倫告退出去之後,李世民的心中認識怒氣未平。

    深深的靠在龍椅上,深呼吸了幾口氣。

    其實,縱使是在歷史上,李世民也是赫赫有名最信神佛,最迷信的那個人。

    所以後世圍繞着李世民衍生出來的神話傳說,也是歷史上最豐富的。

    若是將杜正倫口中之人換成其他人,其他將領,說不準李世民還真得背後犯些嘀咕。

    但偏偏這個人是北平王,李秋,他自己的親生兒子,他當父親的驕傲還來不及,又怎麼可能如了杜正倫的願?!

    還有那天的戰場上的天生異象,虎嘯龍騰,李世民也是瞧在眼裏,震撼在心底的。

    (李秋的50點積分特效沒白花。)

    不過,李秋越是英勇,越是天生異象,李世民的心中反而就越是認同李秋。

    他李世民是皇帝,他兒子自然也是大英雄!

    沒看到嗎,就連老天都如此認可。

    眼下若不是已經有了太子李承乾,李世民絕對會直接將太子之位傳給李秋,這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能有這樣一個優秀到無以復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兒子,他這個當父親的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幾天後,李世民找了個藉口,以有失宰相德儀爲由,將杜正倫調去了弘文館,做大學士,編修史料。

    同時,命三朝老臣蕭瑀,重新當上宰相,以體現朝廷之洪恩。

    也是希望蕭瑀能從這次蕭皇后死去的悲痛中走出來,算是給他一份慰藉和補償。

    如此一來,朝堂上的勢力劃分又出現了新的變化。

    原本傾向於太子東宮的宰相職位變成了親近吳王李恪的老臣蕭瑀,曾幾何時一度被認爲沒落了的吳王,竟然又見到了一絲曙光。

    ……

    就在距離年節還剩下一個月之際,原本已經陷入寧靜、祥和的大唐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夏州發來急報,說是有草原新任可汗乙失夷男派來的使臣,執失思力,親自要求見陛下,向我大唐稱臣,求和。

    這個消息,對於一直備受突厥打壓、欺凌的大唐來說,可是絕對的揚眉吐氣的一個好消息,重磅消息。

    隨之也就在長安城中和朝堂之上掀開了鍋。

    當時,幾乎沒有猶豫的,李世民就直接下令,先讓他們使團進長安來。

    堂堂大唐,總得讓他們覲見,把話說清楚不是。

    隨即,就在突厥使團從夏州趕往長安之際,朝堂之上圍繞着這次突厥稱臣、求和一事也爭論了起來。

    由於茲事體大,李世民也就特意宣朝廷文武羣臣,一同覲見。

    召開了一次大朝會,專門的商議此事。

    李秋身爲目前軍方的主要將領,尤其是這一次征討突厥的最大功臣,自然也是在列。

    所以在前一天,他就和武珝兩個來到了長安城內的北平王府居住。

    今天凌晨未到,就早早的起牀,迷迷糊糊的來排隊上朝。

    在等候宮門打開,上朝的長廊內,見到他如此睡眼惺忪,王珪、魏徵、韋挺幾人不由得拿他打趣。

    “李秋啊,你就說你,一年才上幾次朝,居然還能困成這樣?”

    李秋哈欠連天的嘆息說道:“你們諸位都是天天早起,習慣了。”

    “我這不是不習慣嗎?!”

    “其實啊,我就一直想不通,爲什麼這上朝要這麼早,這天都大黑着呢。”

    “改到宵禁解除之刻,大家各自喫完飯之後再來上朝豈不是更好?”

    見他又在那胡言亂語,王珪急忙的給他使眼色,瞪了他一眼。

    然後壓低了聲音說道:“這是什麼場合,切記要謹言慎行啊!”

    “這可是在皇宮大內,不是在你的幽州和軍中。”

    “你呀,就是年紀太小,又不讀經史。”

    “你看那史書之上,有多少居功自傲,狂妄自大,最終落得家破人亡,悽慘下場的。”

    “尤其是你,眼下取得的功績越大,就越是要謙恭、謹慎。”

    “我之前聽聞,已經有朝臣對你不滿,要狀告你擁兵自重等流言。”

    “尤其是你當日在城外又是顯現出龍虎之兆等等。”

    “這要是傳到了陛下或是皇室的耳中,可絕不是小事。”

    “李秋啊,你可切莫小覷了這等傳言的威力。”

    “這古書中有云,衆口鑠金,積毀銷骨,就是這個道理。”

    “人言可畏!”

    此時,不僅是王珪,就連一旁的魏徵、韋挺、馮立,也是壓低了聲音相勸。

    讓李秋一定要小心、謹慎,有所防備。

    最主要的是,切莫再胡言亂語,落下了口實和把柄。

    對於此,李秋也是深以爲然的點點頭。

    說確實如此,等再過幾個月他的孩子出世,他們一家還是快點回幽州比較好。

    自己只要留在長安,就總是有人見自己不順眼。

    隨即,到了時辰,宮門大開,等候在此的羣臣魚貫而入,來到了太極殿上。

    然後文武羣臣按序列站好。

    原本,又是上柱國,又是郡王的李秋,得排在李靖並列至少。

    但李秋還是很有眼色的,在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柴紹等一干長輩飽含深意的目送下,乖乖的站定到了這些人身後。

    反正大家都是穿紫袍,也不扎眼。

    正好也能讓他偷偷的打盹,神遊四方。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