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李秋李世民 >第617章 以一己之力,收求天下書
    >

    大唐,長安。

    自上一次李世民遣孫思邈給太子李承乾瞧過足疾之後,宮中的御醫對於太子之病,更是廢寢忘食,日夜不歇的尋求診治之法。

    但無奈,一連想了數日,研究了好久,都是沒有任何的起色。

    到最後,病急亂投醫之下,他們最終認爲這是邪祟入體導致。

    以藥力難以驅除。

    於是在李世民的默許下,就把各種高僧,隱居秦嶺的‘得道高人’都給請了出來。

    到東宮中給太子驅邪。

    但結果,依然是同以前一樣。

    見不到絲毫的收效。

    眼看着太子的足疾越發嚴重,以至於走路都頗爲的艱難,李世民內心深處,也是甚爲厭煩。

    偏偏這期間,那些站隊魏王李泰的大臣們,在朝堂上、私下裏,都是越發的活躍起來。

    似乎太子的足疾,激活了他們那一直壓抑在內心深處的邪惡的種子。

    從王之功,可能是每一個文臣、武將心中都無比期望和迫切的。

    對於眼下的這種局勢,以及自己的病情,李承乾此刻比誰都要敏感!

    在他的心中,最恨之人,自然就是當初害了自己的那個親弟弟,李泰。

    其次,就是那漢王李元昌和道士秦英。

    正如當日孫思邈所說,假如自己不亂喫他們弄來的丹藥,這足疾斷不至於嚴重至此。

    哪怕是維持以前的那樣,也總好過於現在!

    ……

    另一邊,在芙蓉園。

    自有樂公主出嫁和程咬金的女兒事情辦妥後,芙蓉園中的生活也恢復了正常。

    當初,李秋答應下魏徵,收羅天下書籍。

    籌建芙蓉書院藏書館。

    經隋末大亂,天下經籍圖書大量散失。

    且很多古書,圖形文字晦澀難懂,往往被人拋棄。

    如今李秋以一己之力,收求天下圖書,對獻書者重加錢帛,予以獎勵。

    這也是功在千秋的一件好事。

    現如今隨着茶葉產業越來越火爆,利潤越做越高,李秋芙蓉園這邊真的是富甲一方。

    不差錢。

    所以對於獻書者的獎勵和定價,給的也是頗爲誘人。

    大概一本千字左右的尋常書籍,就要給到2000文左右。

    像那種越是珍貴,有意義的孤本,給出的價格還會高出許多。

    至少,芙蓉書院這邊給出的定價,要兩倍於,幾倍於市面上的價格。

    而且最難得的一點,芙蓉書院這一次收書,來者不拒。

    只要你肯賣,我就給錢。

    哪怕是我這裏有重複了的版本,那也買。

    於是乎,這個消息一經發出,就在長安城和長安城周邊,引來了軒然大波。

    現如今,芙蓉書院的名頭,已經徹底的響徹世間。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百姓心中的信譽度,簡直是高過了官府發佈出來的那些公告。

    像有些無能、貪婪的官吏們,還能經常反悔,朝令夕改,欺凌百姓。

    但是芙蓉園和芙蓉書院絕對不會如此。

    以往已經數次驗證過了,芙蓉園和芙蓉書院是絕對不會讓百姓喫虧的。

    於是,每天來芙蓉園外獻書的百姓,早早的就排起了長隊。

    並且隨着消息的傳播,還有天下各個州縣之人,正在帶着自己家的藏書向着這邊聚集而來。

    雖說芙蓉園這邊,有大量的人手,也不差錢。

    但是這麼大的一個工程,其難度和繁瑣,還是大大超出了李秋等人的意料。

    比如說,在獻書之人將書籍拿過來後,你得進行一個初步的鑑定和定價。

    第一時間把錢款付給人家,同時也能提高整體的效率。

    這期間,像馬周、武珝、孫思邈,以及芙蓉書院中的所有教習,都已經上陣。

    勉強還可以應付。

    但是,在成功收購了書籍之後。

    這後面的繁瑣流程和麻煩事纔剛剛開始。

    比如你得對這些書籍進行修補,修葺,初步的分類。

    在分類後,還有諸如增置楷書,重新繕寫,詳細的整理、編纂等等一系列專業、複雜的工作。

    一見到此,李秋只覺得自己頭大如鬥。

    於是乎,他就找到了魏徵,說自己要撂挑子不幹了。

    說是自己這邊仍然出錢。

    但是其他的所有事情,自己芙蓉書院都不管了。

    這種東西,實在不是以一人之力能搞的了的。

    剩下的事,讓魏徵自己想辦法去。

    其實,對於李秋的這種舉動,無論是魏徵,還是馬周。

    幾乎所有的文人,愛書之人,都是感激的不得了。

    在那個時代,文人們對於文化的傳承,編撰、整理,簡直是看的比命都重要。

    也正是因爲有了他們這種擁有偉大精神的人,才能使後世能見證的了這麼多的歷史。

    以及所發生過的重大事件。

    一見到李秋沒耐心,要撂挑子不幹,魏徵當時就急了。

    連連許諾剩下的麻煩事,由他來想辦法解決。

    哄着李秋一定要把這樣一件功在後代的好事做下去。

    以他們芙蓉園的人力、物力、財力,名聲,以及便利的地理位置。

    簡直就是進行這次收書活動的最理想的選擇。

    若是李秋這邊不幹了,怕是這件事基本上也就黃了。

    隨後,在魏徵的遊說之下,當即就有一大批重傳承,輕名利的學究、大儒,浩浩蕩蕩的來到了芙蓉園中幫忙。

    他們來時也已經說了,自己這番並不是在給北平王這個商賈做工。

    更不會要他們芙蓉園一分好處。

    就連一口飯,一口水,他們都佔芙蓉園的便宜。

    他們爲的,只是這些無比珍貴難得的古書,以及爲了後世子孫。

    讓李秋覺得好笑的一點是,這些老學究,大儒們,性格當真是古怪,頑固。

    而且說到做到,就連喝水,喫飯,都有人從長安城中送過來。

    絕不同芙蓉園發生一文錢的關係。

    而且從他們的眼神中,李秋也是能夠看出。

    他們對李秋,甚至是馬周在內,都有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排斥感,厭惡感。

    彷彿受不了他們身上的銅臭味一般。

    可是當他們在面對這一本本破舊的,殘破的古書之時。

    那愛惜的,仿若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個無比美麗的少女一樣。

    以至於他們每翻一頁,都生怕會弄疼了這本書一般。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