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日,縣試餘下的幾場考試也終於是落下了帷幕,考試的名次也終於是公佈了出來。

    “哼!元兄,這吳縣令太過分了,明知道那江成安與我們蘇社有過節,居然還把他點做案首,這分明是與我們過不去!”

    一名元仁杰的狗腿子憤怒的說道。

    大家都知道這次江成安要去參加縣試,自己等人屢屢被江成安羞辱,關鍵這人還在考童子試,而蘇社成員,最次的都是秀才功名,這怎麼不叫人憤怒。

    “不錯,這次元兄的族弟居然才第二名,那錢家的小子排在第三,雖說縣試對於我們來說是入門級的考試,但這名次確是落了下乘!”

    另外一人也附和道。

    衆人都表現出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元仁杰聞言,十分惱火。

    這江成安屢次打自己的臉,但是自己偏偏拿他沒有辦法,這種失控的感覺讓他很不爽。

    “我知道,這吳縣令也只不過是賣張故一個面子,所以點了他爲案首!”

    “哼!等着吧,最好別落在本公子手裏!”

    對於江成安,元仁杰內心已經十分痛恨,這廝家丁出身,無比卑賤,憑什麼能獲得蘇州第一才子的名頭,這個名頭只能是自己的。

    “哼,考功名,你不就是想做官嗎?嘿嘿,本公子會成全你的”

    元仁杰已經在心中想到了一條殺人不見血的計謀。

    ……

    縣試考完,當然就是府試。

    由於縣試的時間耽誤了,本來在二月就該考的縣試,延期到了三月底。

    按照常理來說,府試都是在四月。

    府試必定是比較重要的考試了,。寇申也覺得不好延期了,所以隨即貼出了告示,府試定於四月十五,如期舉行。

    衆多考生一聽,皆是譁然,這纔剛考了縣試,還沒好好休息一下,馬上就要府試了,可謂是十分緊張。

    府試的規矩其實跟縣試差不多,但是主考官就是本地的知府了,縣試合格後纔有資格參加府試,府試合格後纔有資格參加院試。

    “哎,真是煩躁啊,好好的去賺錢多好,來考什麼試!”

    江成安心裏犯嘀咕。

    但是林家人確實格外熱情,尤其是老爺林常發。

    只從得知自家女婿在縣試被點爲案首,林常發可謂是滿面春光啊,逢人就說自家的女婿多麼能幹。

    “賢婿啊,這次一定要好好考,通過府試,你就是真正的童生了,只要通過府試,八月再通過院試,那你就是有功名的人了!”

    林常發苦口婆心的叮囑道。

    林家祖上也是出過不少讀書人的,如今人丁凋敝,別說考秀才了,童生都沒有一個,自己女兒倒是才學還算不錯,可是是個女兒身啊,如今,林常發把光耀門楣的事情都局託在女婿的身上了。

    如果說縣試的難度是一顆星,那麼府試的難度起碼是三顆星了。

    府試決定了你是不是能成爲一個真正的童生,童生是可是考取功名的敲門磚,由此可見,這府試的競爭必定很激烈。

    不得不說,科舉制度是這個時代所能採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了,它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層社會的人士進入士階級。

    科舉制度以前,普通百姓想要做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春秋時代,世卿世祿制度,阻斷了老百姓上升的通道。

    比如西周初期的周王室和各個諸侯國的卿大夫等官吏,他們的職位可以父死傳子,世襲此職,世代享有該職俸祿。普通人想要做官,那可是比登天還要難,直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之後,立郡縣,廢分封制後,這種制度基本被廢除。

    秦統一後的官吏,那個時候對內需要平定六國叛亂,對外需要防範匈奴與東胡,所以軍功就顯得十分重要,沒有軍功是很難做官的。

    到了漢代,朝廷爲了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在秦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了一整套選舉統治人才的選官制度。

    主要就是察舉制,察舉,即由諸侯王、公卿、郡守等推薦人才給朝廷,作爲官員的來源。察舉對象既可以是平民,也可以是官吏。

    但作爲人,誰還沒有點私心呢,察舉肯定要多照顧自家關係比較近的,這對於平民來說,想做官的途徑依然很狹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