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長治久安。十三朝古都!

    。。。。。。

    凌善人是滄州城內的富裕大戶。滄州境內的鹽米綢緞,酒肆商鋪,十家有九家是他的,可謂富甲一方!

    有道是:“爲富不仁,爲仁不富!”可凌善人卻樂善好施,扶貧濟困。他本名凌伍山,平州百姓愛戴他慈悲心腸,德高望重,都尊稱其“凌善人”!他也樂得接受,欣然默認。

    凌善人原配夫人死的早,一直未有子嗣,年近五旬時,還尚未取續,內室虛置多年。平州百姓不忍其鰥寡孤獨,紛紛做媒撮合續絃,均未得其心意。

    “滄州司馬”王莜村親自保媒,將堂妹許之。凌善人盛情難卻,欣然答應。不久,喜從天降,老來得子,慶慰萬分!

    由於孩子出生那天,狂風大作,吹起漫天黃沙走石,故取名“凌風烈”!

    。。。。。。

    武曌時期,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領李盡忠率部舉兵叛亂,以“反周復唐,還我廬陵王”爲號。攻陷營州,殺營州都督趙文翽。李盡忠自稱“無上可汗”!並以孫萬榮爲帥,縱兵掠地,所向披靡。大兵進攻檀州,清邊道副總管張九節率軍應戰,不能克。

    消息傳至神都,武曌大怒。爲安定邊疆,特詔命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左威衛大將軍李多祚、司農少卿麻仁節等二十八將,率兵征討,企圖一舉消滅李盡忠。又增派春官尚書、梁王武三思爲榆關,道安撫大使,納言姚躊爲副使,屯兵勝州,作爲第二道防線,以備策應。同時下詔改李盡忠爲李盡滅,孫萬榮爲孫萬斬。

    李盡忠收到武周大軍北討的消息,在西硤石內的黃獐谷伏兵埋伏,誘軍深入!武周大軍行抵黃獐谷西。李盡忠派老弱之衆佯裝迎降,又故意將老牛、瘦馬置於路旁,示以饑饉疲憊之狀。曹仁師等見狀,遂放鬆戒備,捨棄步兵,督率騎兵進入谷口。李盡忠見軍隊已進入包圍圈,便令埋伏在谷中的契丹軍隊四面出擊。官軍遭到突然襲擊,猝不及防,只好倉促應戰。李盡忠督軍猛攻,大敗官軍,張玄遇和麻仁節被飛索擒獲,將士跌入山谷而死者更是不計其數。經此一戰,李盡忠全殲了官軍的先頭部隊。

    其年十月,李盡忠病死。孫萬榮上位統領契丹部衆。

    孫萬榮收合餘衆,攻陷冀州,進攻瀛州,河北震動。

    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武曌又遣夏官尚書王孝傑、羽林衛將軍蘇宏暉率兵十七萬往討,戰於東硤石。契丹將王孝傑軍引至懸崖,回兵猛攻,王孝傑苦戰力竭,墜崖而死,蘇宏暉逃遁,將士死亡殆盡,孫萬榮乘勝入幽州。

    武周以建安王武攸宜爲右武威衛大將軍、清邊道行軍大總管統兵討伐,不能克。

    武周又以河內郡王武懿宗爲神兵道大總管,右肅政臺御史大夫婁師德爲清邊道大總管,右威衛將軍沙吒忠義爲前軍總管,率兵二十萬擊契丹。武懿宗軍至趙州,不敢進,退至相州。孫萬榮領軍鼓行而南,兵勢大銳。

    李盡忠死後,孫萬榮代領其衆。李盡忠之子因受到排斥而不滿,逃往突厥求援。突厥默啜可汗乘機與武周交涉,願率突厥兵馬討伐契丹,以換取河西降唐的突厥人衆。

    孫萬榮在柳城西北四百里依險築新城,把老弱婦女、器仗資財都留在新城,以妹夫乙冤羽居守。然後率軍與武周軍交戰。

    突厥默啜趁機出兵攻破新城,將契丹孫萬榮的老弱婦女、器仗資財都劫掠而去。此時孫萬榮正在與武周軍交戰,後方爲默啜襲擊的消息傳到軍中,契丹軍心動搖,奚人反叛。楊玄基率武周軍從前方攻打孫萬榮軍,擒契丹將何阿小,降李楷固、駱務整,契丹潰敗。

    奚人從後方攻打契丹軍,孫萬榮慘敗,率輕騎數千向東逃跑,至潞水東,張九節派兵在路上伏擊,陷入絕境,其手下殺死孫萬榮,投降於張九節。級被送往神都洛陽。

    久視元年(公元7oo年),武則天用降將李鍇固、駱務整攻打契丹餘部,遂將契丹叛亂平定。

    。。。。。。

    然而,數經戰役,人心失和。契丹降附突厥,與唐朝斷絕來往十幾年,騷擾不斷!

    滄州地近幽州,幽州又是戰略要地,雖有大軍鎮守,卻是騷亂頻繁。

    凌善人見突厥,契丹,奚人……屢屢滋擾,常嘆邊境不安,難享太平,不禁惆悵!喜得愛子後,憂心更盛!唯恐偌大家業,遲早毀於一旦,不能安穩留於後人,心懷畏懼。便生遷徙之意,無奈數十年辛苦經營,一時難以捨棄祖居之地,諸事襲來,憂心仲仲,猶豫不決!

    夫人見凌善人悵然不悅,終日苦悶。便問道:“善人,有何心事苦鬱心中,你我夫妻同命相連,再多煩惱,也要分擔。不如講來,奴也好與君解憂。”

    凌善人便將苦惱告訴了夫人,夫人聽後囅然而笑,道:“原來這樣,既然善人動了遷居之心,又何必猶豫再三?此滄州地境雖然暫時安寧,畢竟太近幽州,幽州附近契丹,突厥複雜,難料虎狼之心,反覆無常,孰能免遭禍及?實不宜久留!”

    凌善人道:“我意遷居長安,享受太平。雖然祖宗基業可以割捨,無奈烈兒尚幼,怕路途遙遠,受苦遭罪。又恐前途險惡,強盜出沒,殺人掠貨!”

    夫人道:“長安,富麗繁榮,天下人皆心神嚮往。善人在滄州境內德高望重,素與往來客商交好,亦知關內太平已久,豈會有匪盜橫行?”

    凌善人道:“雖言長安好,關內太平。要知‘人心叵測’,‘見利忘義’,‘見財起殺心’!我偌大家業,也是家財萬貫,不可小覷,難免路上有人見了動心。”

    夫人道:“善人如何忘了?奴家兄長有使君之權,何不謝以重金,向他僱傭官府將軍兵勇,保駕護行?何愁盜賊攔劫。”

    凌善人恍然大悟,悅道:“還是夫人聰慧,賢內助!不然愁煞我也。”

    翌日,凌善人攜全家老小,重禮拜會‘滄州司馬’王莜村。果然,欣然答允。得遣本州‘司兵參軍’雲志高,‘司法參軍’趙豹,調石城縣尉胡釗,馬城捕頭郭三咬,率領官兵二十人護行。諸人皆以勇猛著稱。

    雲趙兩位判司,武功高強。素聞凌善人德高望重。十分歡喜同行長安,又有重金僱傭,一路遊山玩水,何樂不爲?

    這種事最忌張揚,招搖過市。容易惹人耳目,心生覬覦。所以凌善人的這次長安之行,選擇連夜出城,不曾驚動城內半點,除了族弟“凌有山”,留下打理滄州境內生意外,知情人寥寥可數。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