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迴歸兒童自然天性的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縱觀教育發展的歷史,許多的哲學家和教育家都對順應天性的教育做出了精闢的論斷,時至今日仍給予我們豐富的教育啓迪。在西方社會中世紀之前,兒童作爲帶有原罪的“小成人”,毫無自然天性和獨立人格可言。在文藝復興時期,當對“人性”的崇拜成爲當時人文思想的主旋律時,誇美紐斯開啓了對兒童自然天性認識的啓蒙,認爲“每個人都是崇高和美好的有着天然的德行和虔誠的種子”,但這些種子的發展如何,要取決於人所受的教育,所以“實施這種教育的時候不用鞭笞,無需嚴酷,也不用強迫,儘可以實施得儘量和緩、快樂,儘量自然……同樣,我主張把養料、照顧和運用謹慎地供給心理,把它自然而然地導向智慧、德行的虔信。”在此認識的基礎上,盧梭更是直接把兒童的身心發展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更加註重兒童天性的發展和個性的差異,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發展的自然規律,要依據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教育要尊重兒童的傾向、興趣和需要,使他們成爲率性發展的“自然人”。19世紀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在他的着作《人的教育》一書中也認爲人的天性本是完善的,良好的教育、教學必須遵循自然事物發展的正確道路,追隨兒童的本能、天性。他還形象地用園丁修剪葡萄作比喻:“爲進一步接受大自然的教訓,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地,不管出自多麼良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於修剪而被徹底毀滅,至少它的肥力和結果能力被破壞。”人生來就具有素質,同時期的第斯多惠受盧梭、裴斯泰勒齊的影響,在承認自然適應性是教育的最高原則的基礎上,也進一步強調了教育必須研究兒童的本性:“要傾聽和遵從自然的聲音,準確地遵循自然所指示的道路,只有跟自然聯盟,才能得到幸福和造福別人,不信任人的天性,就不可能有適應自然的、成功的教育。”縱觀兒童教育的歷史,衆多的教育家、思想家如此重視兒童的自然天性,其原因顯而易見:只有順應兒童天性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的實效,纔可能調動兒童的學習動機,激發他們自主發展、主動發展的願望。

    我國兒童教育學者劉曉東在《論教育與天性》一文中呼籲:“教育應當以人的天性爲前提,順應兒童的天性,應當採擇符合兒童天性的內容並以適當方式傳遞給兒童,但成人社會有時做出相反的抉擇,這是教育壓抑兒童天性的主要原因。在人與教育的互動中,應當改變的不是人的天性,而是教育自身。教育應當不斷改變和調適自身,以使自身適合人的天性之表達和成長的需要。尊崇天性、尊重兒童、解放兒童,這是教育變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民族文化改良與復興的根本途徑。”唐代着名的文學家柳宗元在《郭橐駝傳》中提出“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意思是要按照樹木的生長規律來種樹,使樹的本性得到很好的發展,這樣才能使其茁壯成長。教育亦如種樹,順應兒童天性,輔以德行的引導與扶持,讓童心充分舒展,讓童真自然釋放,讓童性快樂張揚,每個孩子都會有成長爲參天大樹的可能。堅持人性關懷,尊崇兒童天性,把兒童放在和成人平等的地位,在尊重兒童的人格和尊嚴的前提下,使孩子的人性得到高度自由、快樂、均衡和諧的發展,這是楊紅櫻的教育理想,也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標。

    天性即人的“天然的品質或特性”,兒童是人的自然天性保存最多最完好的階段。然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越來越多的孩子在“不能輸在起跑線”的魔咒下失去了本有的純真與快樂,沉重的課業壓力,望子成龍的狂熱,興趣班、培優班的蠱惑……催生了一個又一個“老態龍鍾”的“小大人”,無形之中,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成了合謀扼殺爛漫童年與快樂天性的“愛心殺手”!兒童的幸福是與兒童精神世界的成長聯繫在一起的,一切違背兒童身心發展需要的活動或外在強加的活動,對兒童來說不僅毫無幸福可言,甚至還是不幸的,只有順應兒童成長內在力量、有利於兒童精神世界成長的教育,才能給兒童帶來極大的幸福與發展的可能。兒童的發展是在兒童天性的基礎上展開的,天性是自然賦予孩子的本性,非人力所能控制,只有在天性的展現中我們才能把握孩子多種發展的可能性。因此教育必須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不顧兒童的天性,不顧兒童的自然成長的規律的教育,將使兒童的發展失去平衡,並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尊重兒童的自然本性,給予兒童自由成長的空間,孩子潛在的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

    南京師範大學虞永平教授認爲:“從一定意義上說,是成人的干預使兒童沒有充分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同時,我們也可以認定,成人的努力——朝着兒童生命潛能成長方向的努力,能使兒童更好地擁有幸福。”天性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自然本性,當人的自然天性與教育產生牴觸的時候,需要反省與改進的是教育,而不是人的自然天性。要使兒童愉快地接受教育,要使教育愉快地爲兒童所接受,就要認識兒童發展的天性和需要,“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地成長”。(冰心語)

    二、蘊涵無限張力的兒童自然天性

    兒童自然天性之童真性:追求率性自然的生**驗。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人世間居然有好多連玩都不會的孩子,這是真實生活中一個令人心酸的現實。在《騎輪箱來的蜜兒》中,蜜兒好不容易爲孟小喬創造了一個不用上補習班、不用彈鋼琴、不用背英語書的週末,想讓孟小喬好好玩一玩。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面對這樣一個輕鬆的週末,作爲孩子的孟小喬卻竟然不知道該怎麼玩,既不會跳皮筋,也不會踢毽子,最後還是蜜兒帶她去找到了會玩的“小人精”,開開心心過了一把玩“癮”。孟小喬是現實中孩子生活的真實寫照。現在的孩子,揹負着繁重的課業負擔和家長過高的期望值,每天的生活都差不多,除了上課就是學習才藝,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有自己的空間,玩耍更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楊紅櫻特別同情這些成長中的孩子:“爲了分數和名次,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把自己變成學習的機器。他們感受不到天高雲淡,對於大自然的美麗,視若不見。他們不需要陽光,不需要溫情,他們只要分數和名次,這是一羣迷失了自己的孩子。”兒童教育不是要摧殘兒童,而是要發展兒童。浮躁的社會和急功近利的教育心態,強行挾持、綁架了快樂的童心,奔走於形形色色的“特長班”、“興趣班”、“培優班”之間,讓多少兒童本應充滿五彩的童年不再!福祿貝爾以動植物的生長爲喻形象地闡明瞭我們在教育中步入的誤區:“我們給動植物以空間和時間,因爲我們知道根據生存在它們身上的法則規律,它們能茁壯成長,對幼小的動植物要耐心,不能採用拔苗助長的方法。因爲任何相反的做法都會打擾它們純潔的展開和良好的發展,這是衆所周知的。可是,幼小的人類卻被當作一塊蠟,一堆泥,可以由人去任意捏造……在處理自然界的事物時,我們走的路是對的,可是在處理人時,我們卻迷了路。”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