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的修仙有面板 >135 異想天開的嘗試?
    張青松打發弟子照看圓盤,自己徑直來到後山煉丹之所。

    這一處地界因着他常年煉丹,空氣中總是飄散着一股若有若無的丹藥香氣。

    後山雲霧繚繞,飄渺如若仙境。

    但見一座白玉丹房聳立在一塊光潔的山腰處,到得近處,進門處可見一塊上書“青松丹房”的木匾。

    這一座丹房是張青松爲了練習火法煉丹之術所建造,其內打通了地脈,引了地火上來。

    又因地火之故,很是花費了一番氣力來疏通地下水脈,使得這青松山山體內暗河密佈,總算沒讓地火將此地炙烤成一片荒山。

    這些時日來,張青松手中一道雲氣寶術更添玄妙,有了培育靈物之效。

    要說起來,這山體內暗河之中,便有着一種張青松以雲氣寶術培育的靈種,得名他命名曰:雲氣魚。

    這是張青松在全魚司享用過漠雲魚後的心血來潮之作。

    這雲氣魚每至朝霞、晚霞之日,便會遊至青松山巔一口白玉寒潭,口吐赤、白、金、青、紫五色靈氣。這五色靈氣收集起來,可以用來製作風起雲,效果極佳;還能用來煉製靈布靈帛,進而用來織造衣裳、袍子等,繡繪上靈紋,當是一件好寶物;又或是用來煉製羅網、匹練等法器,煉成之後五光十色的,也是仙子佳人心喜之物。

    雲氣魚價值不小,也算是誤打誤撞,讓張青松這青松山上多了一項進項。

    只因張青松財大氣粗,修行已至築基巔峯之境,正着手渡天地人三劫,對於這一些雲氣魚也不甚看重,便交由張纖纖來打理。

    自和家族合作丹藥一事,張纖纖早已搬至青松山腳結廬而居,每至太陽昇起或落下,天邊有朝霞或晚霞之時,便會攀上青松山巔,收集五彩靈氣。

    進的丹房,入眼所見最爲矚目的是一處呈現九宮模樣的地火之池。

    這地火之池內有九孔,自孔洞中有地火之力噴涌而上,被陣勢聚斂、純化,於是形成這樣一個地火如水的池子。

    在丹房兩側,擺放着兩個靈木架子,架子上面放着一個個靈玉葫蘆。

    這兩側架子上的靈玉葫蘆,卻是用來裝盛丹藥之用的。

    其中,有百草系列的百草益氣丹、百草固體丹、百草補血丹、百草養脈丹,等等;有丹蔘系列的丹蔘養氣丹、丹蔘培元丹、丹蔘壯血丹,等等;還有靈芝系列的靈芝滋養露、靈芝純元露、靈芝療傷露,等等。

    這些都是大益於通脈境修行的丹藥,亦是張青松與張家合作的主要丹藥。

    至於有助於練氣境的丹藥,煉成之後,都會被張青松帶在身上或是放到青松院去,不至於大大咧咧的放在這煉丹房。

    畢竟,煉丹房建造時間不長,還不曾併入天一劍宗的護宗大陣保護之列。

    張青松來到偏房一間靜室,靜室內擺着一張案几,案几上放着幾摞書。

    他做到案几後,手捧書卷細細品讀。

    書頁散發着芝蘭之香,這是修士製造的“芝蘭紙”,不懼一般水火,可保千年、萬年不腐不壞,還時刻散發着一種靈心心怡的芝蘭香氣。

    所謂芝蘭之室,在這個世界,指的不僅僅是品德高潔的大賢居所,還可以是因着芝蘭紙散發的氣息滿溢了房間。

    芝蘭紙用木黃芝與花白蘭煉製而成,雖然比不得玉簡、玉珏方便、長久,但以此種紙張書寫記錄,讀起來卻又一種儀式感。

    到了築基境以後,修士之間若非必要,多喜用書籍來閱讀、學習,玉簡、玉珏多是用來備份、記錄。

    也不僅是儀式感,還是因爲閱讀書籍之時可以前後翻找,不比使用玉簡、玉珏的一切都需要回想,前者更容易陷入深思。

    同時,一些大修士手書的書籍,文章天成,或多或少會蘊含些許大修士的感悟。

    張青松翻着書頁,很快從“嚶嚶嚶”的腦子嗡嗡作響狀態裏安定下來。

    書的封面上,以雲紋纂字書寫有“說火一冊下”的字樣,案几上還有五摞書,其中三摞書都是“說火”,是爲上中下三卷,每卷有十冊。另有兩摞書是“控火”上卷與下卷。

    “或許可以試一試了!”張青松呢喃一句,放下書籍,徑直來到丹房正室。

    張青松研習火法煉丹有一段時日了,有着水法煉丹的對照,更是隱隱觸摸到一絲丹道本質,這讓他生出許多的奇思妙想來。

    按部就班的學習火法煉丹之術?

    不。

    他並不覺得有這個必要。

    至少,在滿足了自己內心的好奇以前,他不至於立刻去按部就班的學習火法煉丹之術。

    張青松今日便準備試一試以金石爲藥煉一煉“金丹”!

    在地火池前盤坐下來,座下是五色靈氣織造的蒲團,柔柔暖暖軟軟的,益久坐。

    只見張青松雙指併攏,向着丹爐一指。

    丹田內法力快速涌出,順着手指直奔丹爐而去。

    神念魂力勾連天地靈氣,引動大地元磁之力,只見那爐子慕然一震,隨後飄離地面,且慢慢變大,直到離地三尺,爐體也在法力作用下達到三丈大小後方才停止。

    只見爐子浮於空中,張青松不做停留,右手掐動指訣,引出地火朝丹爐下方燒去。

    張青松小心的控制着地火池中的地火緩緩的輸出,先是升起一簇火苗,而後漸漸壯大,最後穩定的包裹住丹爐。

    看見地火將丹爐整個的包裹,張青松左手分出一絲法力,讓爐子開始緩緩旋轉。

    同時,神念感應着丹爐內的溫度變化,待達到一定溫度時,張青松右手一揮,丹爐的蓋子緩緩飛起……

    接着,早已備好放置於一旁的金銀銅鐵等金屬礦物,按照一定順序,一一在法力的包裹下落入丹爐內,蓋子再次緩緩合上。

    做完這些,張青松的面色變得更加的肅然而莊重。

    左手又分出一道法力接管落入丹爐內的金屬等,右手不斷掐訣,仔細調控丹爐內各處的溫度。

    地火兇猛。

    在一刻鐘後,張青松右手指訣一變,法力捲開爐蓋,純淨的汞液在空中劃出一道暗銀色的弧線落入爐內,同時,爐底有細膩的灰燼落下。

    此刻的丹爐之中,僅剩下五團介乎於氣體、溶液與等離子狀的金屬物。它們分別是金、銀、銅、鐵、汞。

    張青松的神念一直仔細的感受着,在此刻兇猛的地火灼燒之下,五團金屬物有了細微的變化。

    在張青松的感知中,五團金屬物漸漸有了屬性,金屬金、銀屬木、銅屬火、鐵屬土而汞屬水!

    內中出現了不同屬性的元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