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娛樂圈純素人 >第二十章 PD不容易
    (求收藏!求推薦!)

    韓素讓李真敏他們在會客室稍等,自己拿着合同出去交給李彩恩,“找我們合作的律師幫忙看合同,快去快回。

    另外,我們自己的法務部門可以慢慢籌備起來了,不能每次都上外面找人。”

    “內~代表nim,我這就去,跟我們合作的律師事務所就在附近,很快就能回來~”李彩恩應聲道。

    韓素回到會客室,對李真敏說,“不好意思,需要等一段時間,大家先喝點咖啡吧~”

    李真敏這會兒也不急了,拉着韓素說,“咖啡就不喝了,聊點正事,出演節目的事你考慮的怎麼樣?”

    韓素鬱悶,“不說好多考慮一段時間嗎?這纔剛過去一晚,還沒來得及考慮呢。”

    李真敏故作不滿,“哎一古,不是我說你,年輕人要有點闖勁兒,拍個節目怕什麼?”

    韓素甩開他的手,“別倚老賣老,小心我拒絕籤合同。”

    李真敏跟川劇變臉一樣,諂媚道,“別呀,說好的事情,身爲公司代表,一定要守信用啊。”

    韓素噁心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行了行了,你多大歲數了?能不能幹點人事?”

    “我?35,不大,還年輕着呢。”

    韓素微微詫異,“喲,沒看出來,你也算年輕有爲了。”

    韓國的綜藝製作團隊分工比較細化,從整體上分爲四個小的團隊:製作隊(PD、作家、VJ)、照明隊、攝像隊、出演者(主持人、固定嘉賓、特邀嘉賓)。

    其中照明隊和攝像隊顧名思義,主要負責節目的正常拍攝,保證畫面的效果,對節目效果沒有直接的影響。

    所以很多照明隊和攝像隊都身兼不同電視臺節目的拍攝工作,甚至有時同時擔任同一時間段的競爭節目的拍攝工作。

    而製作隊和出演者對於節目來說則是至關重要的了,可以說是一檔綜藝就成功與否的核心關鍵。

    製作隊的主要成員包括節目總導演一名、其他導演根據節目規模不同設置兩到四名,作家也一樣。

    總導演是中國的說法,韓國則叫FD——執行導演,他們是節目拍攝現場的負責人,掌控着節目的進行,同時協調各個小團隊之間的工作,與出演者進行溝通。

    韓國的綜藝,除了幾檔直播的音樂舞臺以外,幾乎都是錄播,一期節目的拍攝過程往往歷時十幾個小時到幾十個小時不等,而播出時間只有40分鐘到80分鐘不等,後期編輯工作非常浩大。

    後期編輯不僅要剪輯掉沒有意思的或者不適合公開播放的畫面,還要爲了情節的連貫和觀衆理解的需要而打亂原有畫面的順序,重新剪接出演者的表情、動作、行爲以及背景畫面。

    如此觀衆才能在播出時看到銜接自然、流暢的“沒有劇本的電視劇”。

    因此,導演在節目進行過程中除掌控全局之外,還需要隨時考慮到節目的播出分量,分量。

    哪些場面在播出中可以使用,哪些則只能剪輯掉。

    當拍攝已經進行了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幾十個小時的時候,這其中播出時間能夠保證多少?

    這個問題如果等到後期編輯時再考慮就來不及了,必須根據節目的進行狀態隨時作出判斷,然後增加或者保持現有的節目內容或流程。

    否則如果拍攝內容都爲不良品,後期編輯時就只能爲了保證播出時間而拼湊一些不佳畫面,最終導致節目效果下降。

    但誰是最瞭解一檔節目的人?韓國這邊的答案估計會出奇一致——總製片人,往往這個職位在國內是由總導演兼任的。

    但在韓國,他們是掌控節目全局的靈魂人物,地位要在FD之上,在國內,歌手的總製片人兼總導演洪大濤,不是歌手紅似歌手;

    中國版RunningMan總製片人老餘的名字,也隨着“撕名牌”的環節漸漸被觀衆記住。

    其實韓國綜藝在創意之初,往往就是一兩個人的靈感,這就出現了PD中心制的模式,一檔綜藝節目從創意開始,是生存還是滅亡全由製作人操控,堪稱整個團隊的靈魂人物。

    他的麾下,配有FD——之前說的現場執行導演、AD——助理導演。

    除了PD和一部分FD、AD、編劇是電視臺臺聘外,其他包括照明、VI等工作人員基本都是自由職業者,這就讓製作人看起來更像個“包工頭”。

    每當一檔節目開始籌備,製作人一聲呼喊“有工開啦!”,平日歇在家裏的小夥伴們便立刻拿上喫飯的傢伙上工了。

    比起VJ這種技術活,PD則更考驗資歷,只有工作5年甚至10年的FD,纔有可能擔任一檔節目的PD。

    再在PD的位置上做出成績,或者再熬5年以上,纔有機會升爲電視臺裏的CP,類似於總監製,負責把關多檔節目的創意、製作,就像羅英石。

    然而,在韓國全境,能和羅英石一同站在第一集團的,絕對不超過10人,不,現在大概只有不到5個人,更多的則是尚未出頭的普通FD和初出茅廬的AD。

    就像李真敏,他才35歲,從他大學畢業加入電視臺開始算起,滿打滿算有13年的從業經歷。

    這纔有資格讓自己的提案被電視臺看重,正式從一名FD升爲PD。

    人的一生又有幾個13年可以熬?這還是運氣好能力強的,韓素爲什麼驚訝也是因爲如此。

    同齡的其它FD,可能還得繼續熬上兩三年,纔有機會真正把控屬於自己的節目,被人們恭敬的叫一聲PD。

    由此可見在韓國,新人們想要出人頭地,可以說比中彩票還難。

    就算你熬資歷熬到了PD的位置,但這也不算徹底上岸,畢竟你還沒有屬於自己的節目,一名普通PD,提出10個節目創意,有一個能過就不錯了。

    在正式向電視臺提案之前,PD們要進行周密的市場調研——好看嗎?播多長?誰會看?誰來演?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氛圍相對保守的三大無線臺中,PD上交創意提案之後,內部的研發中心還會組織專門的分析員對其進行評估。

    而這些分析員們平時只幹三件事:坐下看節目、分析收視率、猜觀衆喜好。

    在更有活力的有線臺,評估雖然沒那麼正式,但也要參考策劃部其他PD們的綜合意見。

    李真敏好歹讓自己的節目處於半立項階段,這已經是他的人生巔峯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