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那個李好德,被侍衛帶了上來。

    明眼人一目瞭然,確實是個自幼瘋傻之人。

    見狀如此,李世民心中的怒火自然是不可言喻了。

    皺着眉頭擺擺手,就讓人將李好德又帶了下去。

    這時候,所有人的目光就都集中在了早已經是額頭滿是冷汗的權萬紀身上。

    “呵,好啊!”

    “權萬紀,你可真的是這大唐的一位好御史言官啊!”

    “因爲你,朕險些錯殺,冤殺了這大唐的一位好官!”

    “朕也險些就成爲那史書上記載的濫殺重臣的昏君!”

    “你,還有你背後的李恪,幾經教導,執迷不悟,不知悔改!”

    “朕看,你們這幾條臭魚就不要留在長安城中胡生是非了。”

    “傳朕的旨意,漢中郡王李恪,拜秦州都督,領秦成渭武四州封地,削減封戶三百戶,即日出京。”

    “另,貶去權萬紀御使之職,讓其與那漢中郡王李恪一同赴任去吧。”

    秦州,位於長城成的正西邊,地理位置簡直比大唐的重要防線涇州還要艱苦、偏遠。

    李世民的此舉,對於李恪來說,絕對算得上是重罰了。

    至於他的秦州都督一職,已經是皇子外放之中的最低檔了。

    畢竟這些皇子,是代表着皇權和皇家威嚴的,總不能官職太低了不是。

    其實按照祖制和規矩,除太子外,這些皇子在成年後,都要離開京都,趕赴各自的封地上去的。

    可李世民這個人,對於這些子女,過於多情和博愛。

    總是怕他們出去了會喫苦,不如留在長安,父母的身邊安逸,享福。

    但也正是因爲他的這種性格和做法,才導致了以後諸位皇子爭權,幾番易儲的慘劇發生。

    在處理完了權萬紀之後,李世民又親自將地上的張蘊古攙扶起來。

    “蘊古啊,起來吧。”

    “是朕錯怪了你,險些誤殺了你呀!”

    “不過你看這長安城中的百姓,再看李秋和諸位重臣爲你求情,就是對你爲官的最大的肯定。”

    此時此刻,張蘊古也是心中感激不盡,連連對着李世民和周圍衆人施禮。

    並說,錯不在陛下,也怪臣考慮事情不周,在審理這樁案件時沒能按律做到避嫌。

    陛下就算是斬了臣,臣心中也無半點怨言。

    這時,李世民嘆氣一聲,“張蘊古能被李秋救下,乃是萬幸。”

    “但此事,一定要作爲前車之鑑,絕對不能再犯。”

    “依朕看,這關於死刑的律法是時候要改一改了。”

    “以後凡是有關死刑的判決,哪怕是朕親自下令立即執行的。”

    “刑部和大理寺,以及相關的官員們,都要即決前一天兩復奏,決日當天三複奏。”

    “死刑案件,都要在兩天之內請示五次複覈之後才能真正執行,採取五復奏制度。”

    “絕不再能有類似的冤殺、錯殺的事情發生了!”

    聽到了李世民的這番決策,在場重臣盡皆施禮,稱頌,“陛下聖明!”

    這李世民下令的死刑復奏,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死刑複覈,可以說李世民開了先河,是死刑複覈制度的老祖宗當不爲過。

    這也是爲什麼,唐朝貞觀年間制定的很多律法,都一直沿用到後續很多朝代,也是在華夏曆史長河中起到無比重要的原因之一。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