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由於人們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匱乏,極其的缺少娛樂活動。

    所以賭博,就成爲了很多人的精神支柱。

    賭癮,也遠比現代社會大上太多太多。

    唐朝年間,賭棋,走狗鬥雞,基本上就是最頂級的賭博活動了。

    在貞觀年間還好,戰亂頻發,生活困苦,人們也沒有多少精力去賭博。

    也就是貴族社會、富裕人家罷了。

    但是在唐中後期,這賭博就已經發展到難以控制的程度。

    縱使唐律疏議裏直接寫進了對於賭博的嚴懲,可仍是收效甚微。

    再往後,到了宋代,明代,這賭博就更是一發而不可收拾。

    耽誤生產,影響軍政,敗壞社會風氣,加劇社會動盪。

    使人們沉迷於此,萎靡不振。

    也可以說是貽害萬年。

    尤其是到明代,《大明律》對於賭博的律法已經嚴苛到但凡參賭者,直接殺頭的地步。

    像官員參與賭博,更是罪加一等。

    但仍是賭博肆意,甚至都到了難以控制的地步。

    尤其是官場上的賭博風氣,更是比起前代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周同谷所寫的《霜猿集》裏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在崇禎皇帝末期,大臣周延儒奉旨帶兵去抵禦入關騷擾的滿清。

    結果周延儒率軍出去了百餘里之後,突然派了一個使者,快馬加鞭,手持令箭,飛馬回京。

    當時可是引得京城內百姓、官員們一陣恐慌。

    都已經是滿清大軍打了過來。

    結果,他鬧了這麼大聲勢,只是派人回家取紙牌等賭博工具。

    出門前走得匆忙忘記帶了。

    可見,當時的大明朝軍隊之中,就連出徵都要想着賭博,風氣、軍紀已經差到了何等地步?!

    當時明朝賭博之所以會如此的盛行和難以控制,還和一些賭博相關事物的發明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那就是馬吊牌。

    這馬吊牌,說白了就是後世麻將的前身。

    以紙牌的形式存在,容易攜帶。

    也可以說,當馬吊牌被髮明出來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一統了江湖。

    火遍了大江南北,整個的大明朝。

    你像以前的握槊、圍棋等賭博活動,更加考驗功底,難度也更大,只有兩個人玩。

    可是馬吊牌卻是更加依賴運氣,入門門檻也是極低。

    又是四個人同時娛樂,參與度高。

    這種遊戲的輸贏模式,也是更加的利於增加賭博的趣味性、賭性。

    那時候的大明,官員打馬吊牌,百姓打馬吊牌,趕考的書生打馬吊牌,軍人也打馬吊牌。

    在吳偉業寫的《綏寇紀略》當中,有一句話寫着“明之亡亡於馬吊。”

    先不論其言語是否誇張,但也足以說明當時馬吊牌對於整個大明朝的危害有多深。

    所以,站在後世人的角度上,很多時候是理解不了在古代時賭博對於人們的誘惑力有多深,多大。

    也正因於此,李秋是絕對不敢打開這個潘多拉魔盒,將撲克、麻將提前發明出來的。

    相反,他搞出來的都是象棋,軍旗,四國軍旗,都要求有一定的技術功底。

    門檻較高。

    同時在保證了趣味性的同時,也較爲的不利於賭博的參與。

    但是,這四國軍旗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或者難度很高,趣味性差一點。

    可是對於李靖、于志寧、長孫無忌、尉遲敬德、薛萬鈞等人來講,那簡直就是好玩到不得了。

    近乎癡迷的地步。

    這一個多月來,他們幾乎每天一樣的節奏。

    早晨起牀喫過早飯之後,他們率領中軍疾馳兩個時辰,然後就安營紮寨。

    開始五個人聚到一堆,下四國軍棋,偶爾也會下象棋。

    這一玩,幾乎就是一整天。

    至於身後的大軍,則是慢悠悠的趕着幾萬頭牛羊,往這邊散步。

    反正每一天他們的路程就是這兩個時辰的疾馳。

    至於什麼時候到長安?

    要是這麼走下去,還得至少兩個多月的時間。

    到了中午和晚上,長孫無忌、李靖等人就吩咐殺牛宰羊喝大酒,美美的睡上一覺。

    當然,牛在唐朝是禁止殺戮的。

    但是這大軍不遠萬里的運牛過來,也總有損耗不是?

    死掉的牛,你總不能不讓喫吧?

    而且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李秋這小子做的烤牛肉,孜然牛肉,牛肉燉土豆等等。

    太好吃了!

    這裏面,還有一個邏輯因素要強調一下。

    並不是因爲李秋搞出來了這四國軍旗和一大堆美食,他們衆人才行軍如此緩慢。

    而是因爲行軍如此的緩慢和枯燥,李秋才搞出來的這四國軍旗和美食。

    這種戰略,也是完全出於長孫無忌的手筆。

    當初,唐儉、于志寧等人就提議,自己中軍精銳先帶着金銀珠寶、古董文物返回長安城。

    剩下的一部分大軍再帶着牛羊慢慢趕路。

    可是長孫無忌卻是一瞪眼,“回去那麼早幹嘛?”

    “等着被那些御史和羣臣奏本,給陛下增加難題是不是?”

    “尤其是你唐儉,不是我嚇唬你。”

    “你要是現在返回長安城,先不論陛下那邊怎樣,就憑着你那屠城軍令,這些羣臣都得生吞活剝了你。”

    一聽到長孫無忌的嚇唬,唐儉整張臉都白了,頓時也就打消了速回長安,引頸一刀的打算。

    隨後,長孫無忌才笑着說道:“所以嘛,咱們就這樣慢悠悠的走。”

    “等什麼時候這些御史們、羣臣們心中的勁頭泄了,咱們再回到長安。”

    對於此,李靖老帥也是深感贊同的。

    “輔機此言不錯,兵法上講,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也是一樣的道理。”

    於是乎,也就有了他們這三四萬大軍的大唐西北草原遊記。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