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的太極殿上,見到談判要崩,突厥使臣執失思力要走,着實是讓在場衆人不由得一驚。

    這一次突厥使臣的強硬,也大大出乎了他們心中的意料。

    其實這也是執失思力、乙失夷男等人之前研究了多日的一個戰術。

    有意的擺出來一副也並不是非要投降纔可的姿態來。

    以利於在這次談判中不至於太過被動。

    也別說,他們的這個策略還真的切中了大唐衆人的要害。

    其實,包括李世民自己在內,以及這麼多的大唐重臣,心中更在乎的是讓突厥臣服自己的這種足以名留青史的功績、政績。

    尤其是對於李世民,不管怎樣,他之前策動的玄武門之變,以及這種殺兄弒弟,逼父讓位的上位方式,定然會在史書中留下濃濃的一個污點。

    所以在登基當上皇帝之後,他內心中無時無刻的都在想着怎樣淡化,甚至是把這個污點消除。

    逼迫、威脅史官的想法,也不是沒有,只不過(暫時)沒成功。

    就是在歷史之中,李世民也是對自己名聲最爲在意,對當朝的史料篡改最大的一位帝王了。

    而這一次的戰事大勝,突厥來降,無疑是對李世民執政功績的最大一次認可。

    也能大幅度的提升他在史書中的光輝,從未淡化他皇位來路不正的污點。

    所以此刻在李世民的心中,是非常矛盾的。

    他不想讓執失思力就這麼走掉,讓馬上就加持在自己身上的光環就這樣再次消失。

    甚至是好幾次,看着那執失思力有意放慢的往出走的步伐,李世民都想將他喊住。

    答允他的條件。

    讓草原各部族繼續在草原上生活,每年給大唐納貢即可。

    不僅是李世民,像大殿上的諸多文臣,也都差不多。

    被執失思力此舉弄的是進退兩難。

    從軍事上打敗突厥,那可都是武將們的功績。

    可是讓突厥稱臣,年年向大唐納貢,這些功績都是屬於文臣們的。

    他們也是不想眼睜睜的看着自己到手的鴨子就這樣飛掉。

    就在羣臣着急,李世民的喉嚨都隱隱準備,上下顫動之際。

    只見一身紫袍的李秋,在鴻臚寺官員的拱衛下四平八穩的從太極殿外走進。

    也恰好同正在往出走的執失思力走了一個對臉。

    一見到李秋,執失思力眼底深處都不由得一抽,別看他表面上依舊是鎮定自若。

    但實質上,他的整個心都隨之一緊,眼神中剛剛還暗自得意的神情也瞬間消失不見。

    這一次在來大唐出使之前,他執失思力什麼都不擔心,可唯獨擔心這個大唐的幽州王李秋。

    實在是,那個手持方天畫戟,在亂軍叢中亂殺的陰影,太壓抑,太深刻了。

    他執失思力英雄一世,連死都不怕,但唯獨在這個人影面前,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戰慄感。

    執失思力的這種變化,那些文臣沒發現什麼不妥。

    但是像李世民、柴紹、侯君集、秦瓊、尉遲敬德、程咬金等人,則是非常敏感的感知出來。

    當執失思力見到李秋,尤其是和李秋兩人錯身而過之時,那執失思力周身的氣場都委頓下去了三分。

    反觀李秋,仍是和大爺一般,視執失思力於無物,在鴻臚寺的官員拱衛下,四平八穩,興致懨懨的來到了這大殿中央。

    一見到這種場面,李世民等武將的心中都暗自在給李秋叫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