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着高季輔的話,榮留王幾乎沒有深思。

    便極爲乾脆的點頭答應下來。

    “高大人,這個條件我答允你。”

    “只要你們大唐助我穩定住局勢。”

    “在你們大軍撤離之時,隋朝留下的那些人如果願意走的。”

    “你們可以全部帶回去。”

    “同時,只要事成,我之前許諾給高大人你和你們幽州王的厚禮。”

    “也依然會如數奉上。”

    聽到榮留王的話,高季輔也是心中甚爲欣喜。

    事不宜遲,兩天後,他就結束出使,匆匆返回懷遠城。

    好向李秋和長安城中的陛下反饋回這條重要信息。

    ......

    長安城內,東宮。

    自從喝了稱心給的草原‘奇藥’之後。

    李承乾的腿腳是越來越好。

    甚至是可以獨自騎馬,上下自如。

    對於他的這種改善,李世民和東宮一脈的大臣們,自然是欣喜不已。

    只不過,這藥對李承乾的足疾有了極大的治癒。

    但同時對李承乾的心性,也帶來了極大的改變。

    以往的李承乾,整日憂慮、勞心。

    擔心着自己的足疾,擔心着無法繼承大統。

    可是現如今,他僅有的那點雄心壯志似乎也已經被磨光。

    變成了喜好歌舞,美酒美食。

    供需用度極其奢靡。

    還迷上了騎馬打獵。

    在偌大的東宮之中,簡直是玩出來了花。

    唯獨就是對國事,政務,自己的妻兒,都漠不關心。

    但在他的心中,對於李世民的畏懼還是不曾減少。

    因爲擔心自己的父皇知曉他平日裏的所作所爲。

    他先是在稱心的協助下,將東宮之內的太監宮女,做了一遍清洗和更換。

    都變成了極爲心腹的自己人。

    以防止泄露祕密。

    同時,他在東宮之外,或是面見杜正倫、孔穎達等心腹大臣時。

    開口不離忠孝二字。

    說到動容之時,還要擠出幾滴眼淚來。

    而退歸宮中內院之後,則繼續與羣小相褻狎。

    都有一句話,叫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爲了能夠討好李承乾。

    漢王李元昌和道士秦英,可是變着法的給李承乾琢磨每日的玩樂。

    更是讓李承乾玩的不亦樂乎。

    李承乾最喜歡的一種遊戲,就是將東宮之內衆人分左右爲二隊。

    太子與李元昌各統其一。

    被氈甲,操手矟,布陳大呼交戰,擊刺流血,以爲娛樂。

    每到樂時,李承乾笑曰:

    “使我今日作天子,明日於苑中置萬人營,與漢王分將,觀其戰鬥,豈不樂哉!”

    “若有諫者輒殺之,不過殺數百人,衆自定矣......”

    對於太子平日裏所行之事,那些心腹大臣,還是有所耳聞的。

    可每有欲諫者,李承乾先揣知其意。

    輒迎拜,斂容危坐,引咎自責,言辭辯給,宮臣拜答不暇。

    東宮內的祕密,外人莫知,故在外面衆人眼中。

    太子殿下還多少賺了些才名。

    ......

    眼下,正值夏季。

    較往年相比,都是異常的炎熱。

    尤其是那皇城之內,李秋等人的辦公之處。

    更是酷暑難當。

    連李秋這年輕力壯的都覺得有些難忍。

    就更不要說房玄齡等上了些年紀的。

    還有一個就是唐儉。

    他那體重和身材,往那一坐就跟一個火爐一般。

    汗如雨下。

    看着他實在是過於遭罪,房玄齡倒是好心。

    讓他到了中午就回家去休息,不用來了。

    反正李秋這邊的政務已經步入正軌。

    有多有程名振過來幫他做祕書,唐儉不來半天也沒什麼本質上的影響。

    當然,這唐儉也是個講究之人。

    他每天中午之前離去。

    每到日頭偏西時再來。

    直加班到半夜涼爽之時。

    也不算耽誤事。

    另一邊,李世民也是在宮中熱的忍無可忍。

    乾脆帶着長孫皇后一起,到九成宮去避暑。

    這種事情,關乎聖上切膚之痛的事情,羣臣們自然是當沒看見。

    可魏徵,卻還是進言,認爲眼下正值多處交戰的關鍵時期。

    陛下去九成宮避暑。

    又是這麼長的時間,定然會耽誤國事。

    是不是有些不妥?

    對於魏徵,李世民也是輕嘆一口氣。

    “魏徵啊,你之進言,朕深以爲然。”

    “只是朕有氣疾,暑輒頓劇,往避之耳。”

    見李世民都這樣說了,魏徵自然是沒有再繼續阻攔之理。

    對於他,李世民也是有點心虛。

    直接賞了魏徵五十匹絹,以示獎勵。

    一般像這種喫力不討好,極其容易惹怒聖上之事,整個朝堂也就魏徵自己肯做。

    但現如今,朝中又多了一位御史馬周。

    在李世民執意去了九成宮之後,馬周直接追到了九成宮去進諫。

    “陛下,您之寢宮,在宮城之中,而大安宮乃在宮城之西。”

    “規模與陛下之皇宮相比,尚爲卑小,於四方觀聽,有所不足。”

    “又,太上皇如今春秋已高,陛下身爲人子,宜朝夕視膳纔是。”

    “今九成宮去京師三百餘裏,太上皇或時思念陛下,陛下何以赴之?”

    “又,陛下車駕行此,欲以避暑。”

    “而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獨居京處,溫清之禮,竊所未安。”

    “今行計已成,不可復止,願速示返期,以解衆惑。”

    聽着馬周的一席話,李世民也是心中甚爲無奈。

    不知道該說他什麼好。

    他說的這一堆,處處踏着忠孝仁義這個槓槓。

    直接就站在了不敗之地上。

    斥責與他容易,但是非要被史官寫入起居注當中。

    像朝堂之上的羣臣,包括魏徵在內。

    都不敢在李世民面前提太上皇之事。

    但這馬周可能也是因爲芙蓉園出身的緣故。

    對太上皇太熟悉不過。

    也深知如今的李世民和太上皇父子兩人的關係,早就有了較大的改觀。

    所以馬周纔敢如此諫言。

    聽了他的話後,李世民也是連連點頭。

    稱讚其所說有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