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穿越宋朝當太子 >第二百零九章 權衡利弊
    宣政殿內,司馬光話落之後,趙昕並沒有回答,歷史經驗教訓表明,北宋三次改道黃河就是勞民傷財。

    趙昕看了一眼歐陽修,說道:“歐陽卿家,滿朝官員幾乎全都贊成黃河改道六塔河,爲何你卻不贊成,朕想聽聽你的高見。”

    歐陽修施了一禮,方纔說道:“官家,黃河改道六塔河,開通一千餘里長的河堤,所需要的民夫是三十萬,而所用的人力物力更是數不勝數。現今乃乾旱季節,百姓睏乏,國家並不富裕,從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季,全國有一半地區大旱,尤其以河北路最爲嚴重,官家去歲撥糧五萬旦,錢兩百萬貫,河北百姓方纔安定下來,不至於盜賊四起,流民遍地。

    俗語有言,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然而河北兩路去歲至今,竟然沒下一場雨雪,麥子只怕得到晚春纔出苗,而粟也沒有種下,農民是焦慮萬分,似乎看不到什麼好的收成,民心低落之時,徵發民夫修建河道,縱觀古今,但凡是聖明天子在世,都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大修河堤的。

    如今國家財政正是睏乏之際,百姓的力量也處於困境,暫且合攏商胡地區,堵塞住大決口的洪流大水,這是一個大工程,鑿開橫隴,開通廢棄已久的故道,又是一個大工程,以前朝廷興建一項大工程尚且需要好幾年的時間,現今猝然興起三大工程,而且還是在天旱貧窮虛弱的時候。

    黃河氾濫,究其原因是上游流經黃土高原,帶來大量泥沙,使下游河牀逐漸擡高,甚至高於農田、鄉村、城市,一有大水,必然氾濫成災,黃河改道只是治標不治本,而朝廷需要的是每隔三年五載,就清理下游的河沙,如此一來,自然不用爲黃河氾濫而憂心。”

    司馬光出言道:“官家!歐陽修的話雖然不無道理,但改道六塔河的工程是早就定下的,官家登基不足一載,就更改先帝時期的政令,若是傳了出去,只怕難堵天下百姓悠悠之口。”

    趙昕在心裏權衡利弊了一下,歐陽修的諫言是正確的,暫且先撇開黃河改道的對與錯,就拿目前的大宋朝來看,卻實不宜浪費人力物力在一個根本沒有結果的濫工程上面。

    至於司馬光拿先帝時的政令來壓自己,趙昕雖然不爽,但也不能當場發作,因爲一旦傳出去,當今皇帝不尊重先帝時期的政令,那麼一頂不孝的帽子就會蓋在他的頭上。

    趙昕想了很久方纔說道:“古時候,大禹治水,用了九年的時間還沒治好,一直到後來,大禹根據水的流向,加以疏導才解決了水患,如此看來,凡事都要順勢而爲纔行,而黃河改道六塔河是違背水的本性的,改變黃河的正常流向,運用人力使它往回流,顯然是不可取的。”

    “官家莫不是說先帝時期的政令是錯誤的?”

    司馬光先是一頂大帽子扣下來,趙昕自然不會接,而是笑道:“先帝之時,黃河改道向北爲的是讓黃河去禍害遼國去,可現今,遼國與我大宋的關係日間密切,朕前兒個還收到遼帝耶律洪基的來信,信中言先前大理和交趾入侵我朝,夏國從派遣使者遊說他興兵攻宋,但被他給一口回絕了,宋遼兩國爲兄弟之國,現今他的妹妹下嫁給朕,應該說是親上加親纔對。而眼下,宋夏關係惡劃,與其花費本就捉襟見肘的財政去幹那不切實際的事情,不如好好訓練士卒,早日滅了西夏纔是正事。”

    “官家深明大義!臣深表贊同!”

    歐陽修趕緊拜道。

    韓琦出言道:“官家,修建河堤本是好事,爲的是一本萬利的事,但眼下朝廷正在同夏國交惡,若因爲黃河改道之事惹得我大宋的盟友遼國不意,那麼代價恐怕非臣等能擔當起的。”

    韓琦的話倒是說道趙昕的心坎裏去了,眼下宋朝確實還沒強大到同時得罪西夏和遼國的時候,朝廷纔剛剛開始謀劃隴佑都護府,投入的人力物力到目前都還是未知數,此時再得罪遼國,顯然是極爲不明智的。

    范仲淹出言道:“官家!據欽天監所言,加上臣的調查,今年只怕是個旱年,大旱之年,百姓的糧食儲備必然不夠,特別是河北兩路,是故臣之所以贊同修建河堤,報的是以工代賑的打算,如此一來,百姓即有糧食填飽肚子,先帝時的政令又能得以順利實行,如此豈不是兩全其美,各取所需。”

    “雖然以工代賑是個好法子,但黃河改道六塔河之事,所需要的民力物力頗多,不是眼下能解決的,所以暫且擱置,待幾年之後,朝廷財政寬裕,再商議也不遲,而且,朕的內藏庫也不是無底洞,什麼事都讓內藏庫撥款的話,朕要你們這幫大臣又有何用?”

    趙昕有些生氣的說道。

    “衆卿可還有事要奏?”

    趙昕問道。

    剛上任的戶部尚書劉沆起身說道:“臣自領戶部一來,矜矜業業,夙夜謹慎,深怕出什麼差池,今戶部左右侍郎空缺,還望官家早日選派人手,協助臣執掌戶部。”

    “嗯!前二個監察院前往流求府和交趾的監察御史都回來了,據他們上奏,言及這兩處,在王安石和韓降的治理下,物阜民豐,百姓安居樂業,對兩人也是誇讚有餘,自古以來,爲人君者,勢必得做到賞罰分明。此二人可否升遷爲戶部左右侍郎一職?”

    無論龐籍還是文彥博,又或者范仲淹,韓琦,富弼等都老了,也到了給大宋朝堂添點新鮮血液了的時候了。

    “官家!除了年齡之外,此二人不論是資歷還是才幹都足以擔任戶部左右侍郎一職!不若讓其到翰林院在鍛鍊兩年?”

    龐籍起身說道。

    “官家!眼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際,應該唯纔是舉,不應拿年齡來限制,是故臣以爲二人可以擔當此職位。”

    文彥博顯然和龐籍是截然相反的想法,他支持趙昕這麼做。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二人既然有能力又有政績,自然應該不拘束於小節,這事就這麼定下了!”

    趙昕一語定乾坤。

    “官家英明!”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