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六朝漢臣 >第七十一章:邀請
    司匡越說越激動。

    左手情不自禁地揮舞起來。

    他與衛青對視,開始總結這種方法的精髓。

    他壓低聲音,用只有臺上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講述:“衛公,待中小商賈幾乎停止走私之後,吾等再將價格提高,不收錢財,採取以物易物之法,只收牛、羊!”

    “一來,可以用肉,緩解邊境糧食不足的情況。”

    “二來,可以減少每年運輸糧食的消耗,把運糧的費用,轉嫁到商賈身上。”

    “三來,可對匈奴進行內耗。匈奴,遊牧民族。牛羊是他們的命根子,只要大量收購,他們的底蘊,會逐漸變薄,相對而言,大漢實力增強!”

    “四來……”

    眼中閃過一抹殺意。

    “每年限售,令匈奴各部,自行決定食鹽分配數量。”

    衛青瞳孔猛地收縮,“自行分配……”

    他在軍事上的天賦很高。

    不需要司匡點明,他自己就悟到了。

    匈奴各部落的聯繫並不強,除非匈奴單于有命令,否則,都是各過各的。

    一旦自行分配食鹽這個消息曝出去,爲了增加自己部落的數量,他們的做法,通常都是對弱者下手!

    弱肉強食,是匈奴的準則。

    自相殘殺這件事,他們真的做得出來。

    漸漸的,衛青領悟到商戰的精髓了。

    不戰而屈人之兵。

    原來如此!

    怪不得當年管仲能夠九匡諸侯。

    高!

    實在是高!

    如今,他已經沒有心思聽取下面的文化與社會的策略了。

    衛青滿腦子只剩下一件事——立刻把人帶回長安,推薦給劉徹。

    此人擁有管仲、樂毅之能。

    得此人,勝得一軍團!

    陡然。

    衛青晃晃腦袋,把腦海中的想法清空。

    對司匡拱手,笑着詢問,“閣下大才,敢問,可有出仕打算?若是願意,鄙人可以上下打點,爲閣下舉一個賢良方正,待時機一到,可直接入仕!”

    “呃……”

    司匡忽然愣住了,大腦宕機。

    好傢伙。

    眼前這傢伙怎麼不按正常套路出牌?

    自己這還沒問評價呢,上來就開始招攬?

    此人竟然能舉賢良方正,地位這麼高?

    這玩意兒,一般人可沒有權力。

    見司匡沉默不語,

    衛青莞爾一笑,繼續開條件,“閣下只要願意跟隨鄙人前往長安,吾以名譽保證,半月之內,必定見到陛下,與陛下交流治國之策。以君之能,不出十年,必可踏入大漢朝堂,參與朝會!”

    參與朝會的條件=秩比兩千石以上。

    除非得到特殊應允,否則,哪怕是一千石的中大夫這類的官職,也沒有權利進入大殿。

    衛青這句話,幾乎就是把司匡看作了一個兩千石。

    不過,一句話並非空穴來風。

    他作爲劉徹的近臣,掌握的情報,多於絕大多數情報組織。

    劉徹繼位十年了。

    朝堂上的老臣,絕大多數都是文景二朝的老古董了。

    這羣老頭兒的身體狀況、健康情況,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十年之內,朝堂絕對會完成一次大換牌。

    新老交替的大換牌。

    爲何劉徹急着召見司匡?

    只因,他需要培養班底了,培養自己親自提拔的班底。

    司匡坐在地上。

    鼻子呼出兩道粗氣。

    揮揮手,淡淡的回答,“衛公,這場比試結束後再說吧。”

    衛青揮揮手,笑着,“不用比了,吾可以做主,兵家認輸!”

    良嶽急了,呼喚,“衛公!”

    衛青揮了揮手,轉身,瞅着這位接下自己委託的兵家第一人,“恕我直言,單是那商戰一詞,足以碾壓絕大多數平匈之策,更別提其還提出其他平匈之法了!”

    他迎着涼風,看着良嶽,沉聲說道:“吾現在只想把他請到長安,向陛下呈遞解決內憂之法!”

    沒辦法。

    解決諸侯王的策略,實在是太重要了。

    這可是自孝文皇帝開始,每一屆大漢皇帝,都在追求的事情。

    如今機會來了。

    作爲劉徹的近臣,他不可能放過!

    良嶽失落的低着頭。

    沉默了。

    再看到案几上治河策劃書的時候,他就已經看到了未來。

    哪怕他是留侯之後,也沒有親眼見過大漢地圖。

    這東西,用好了,可得榮華富貴,用不好,會落得一個族誅的下場。

    如今,司匡顯然就是用好了,

    甚至,還舉一反三,打通河流,規劃出造福天下的水利工程圖。

    輸了。

    的確是輸了。

    只是,他開不了這個口。

    只能保持沉默。

    一時間,高臺上的氣氛變得極其微妙。

    司匡嘆了一口氣,攤攤手,開口,主動打破這個尷尬氛圍。

    “衛公,實話跟你說吧,鄙人恐怕無法離開稷下。”

    “爲何?”

    司匡指了指身下的這大片土地,苦笑一聲,“欠着錢呢,欠了將近一百二十金,走不掉,若是走了,鄙人的名譽,豈不是一朝盡喪?”

    當然。

    這只是說辭。

    真正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顧忌。

    長安=政治中心=風暴之地。

    沒有底蘊的人,到了之後,只會成爲炮灰。

    劉徹這一家子用人都有一個傳統:用的時候重用;不喜歡用了,輕則冷處理,重則殺人。

    看看周亞夫、董仲舒就知道了。

    想要在大漢安穩生存。

    長安,一定要去,但不是現在。

    當務之急,是把自己的名頭打出去——學閥的名頭!

    劉徹執政中後期,殺的手下很多,但是,知識分子的下場,都比較好,幾乎都是遭遇冷處理。

    學閥的名頭,相當於一張保命符。

    第二個原因則是龍城之戰。

    龍城之戰可是侯爵孵化器。

    他要利用這半年時間幫助流民“強身健體”,準備孵化爵位。

    大漢律令規定,未經允許,禁止圈養私兵。

    因此,他想出來“強身健體”這個理由。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