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從古裝懸疑劇開始 >第407章 明朝那些事兒
    出版社衆人以一種近似朝聖的心態點開書稿。

    大家之前就已經得到風聲,知道李潯的新書將是“歷史題材”。李潯並非第一次創作歷史題材作品,有《三國演義》的例子擺在那兒,大家對這部新書的期待值已經快要衝破天際了。

    李潯的武俠小說的確精彩絕倫,可要和《三國演義》相比,終究還是有所不如的。既然這次也是歷史題材,那會不會又是一部《三國演義》呢?

    雖然先前也有風聲說新書屬於歷史科普性質,但大家已經自動理解爲科普某段歷史了,就比如《三國演義》,不就是科普三國這段歷史的作品嗎?

    “李潯老師迴歸歷史題材,今天將註定是值得被歷史銘記的一天!”

    “激動!沒想到今天竟然能第一時間見證李潯老師的最新力作!”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不知道這次開場詩能不能鎮住場子!”

    會議室裏,所有人都是滿臉的興奮,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

    這一刻,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點開稿件。

    【朱元璋篇

    我們從一份檔案開始。

    姓名:朱元璋,別名(外號):朱重八、朱國瑞。

    性別:男。

    民族:漢。

    血型:?

    ……】

    “咦?”

    這一刻會議室裏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期待中那氣勢恢宏的定場詩呢?

    那種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厚重感呢?

    那種劉關張三人一見如故,勢要幹出一份偉業的蕩氣迴腸呢?

    還有那層出不窮原創古詩詞呢?

    沒有,這些統統沒有!

    大家期待了這麼久,最後就是這個這?

    一份現代招聘簡歷似的的信息介紹?

    這一刻所有人面面相覷,甚至懷疑社長髮錯了稿子。

    賀超羣心裏同樣極爲喫驚,但他沒有表露分毫,而是繼續一絲不苟地往下看。

    衆人一看社長如此,也就都強壓疑惑看下去。

    “職業皇帝?朱元璋稱帝了?好像沒有吧?難道是我記錯了?”

    “生卒年:1328-1398?不對啊,歷史上的朱元璋不是死於1363年嗎?難道我又記錯了?”

    “對了,這是一本架空性質的作品!這是一個架空朱元璋活到1398年並稱帝當了皇帝的世界!”

    “怪,怪,太怪了!這書的風格簡直太怪了!”

    《明朝那些事兒》以史料爲基礎,以年代和人物爲主線,並加入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別出心裁的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三百多年關於明朝的歷史故事、人物。

    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

    《明朝那些事兒》爲讀者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這部書與一般的歷史書不同,它重點刻畫了歷史人物的心理描寫,令人看後回味無窮。

    書中涉及大量的史料,線索極爲繁雜,讀來卻絲毫沒有枯燥之感,即使平常根本沒有閱讀習慣的人,也能非常輕鬆地讀進去,並還能有所收穫,甚至是激發對歷史的熱愛。

    相比於只有擁有極大毅力才能讀進去的其他史學著作來說,《明朝那些事兒》無疑是一朵奇葩。

    開始時衆人心裏還頗有些費解,可是短短十幾分鍾後,會議室裏竟然就已經變得鴉雀無聲了。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覺中,被這樣一部看起來沒有太大學術價值的書深深吸引了。

    “一部非常不錯的作品,可惜註定後續要難以爲繼!”

    讀着讀着,這樣一個聲音不約而同地出現在每一個讀者心中。

    大家已經隱隱感受到這本書的暢銷氣息了,只是從目前來看,這書還有一個巨大的隱憂,一個幾乎不可能跨過的巨大障礙——1363年曆史上的朱元璋死了後怎麼辦?!那時要怎麼繼續保持原有風格寫下去?

    這本書的確非常有趣,的確能讓人在不知不覺間就欲罷不能,可這本書的根基是什麼?是史料!是元末漢初的這段歷史史料!

    可明明白白的這本書又是一部架空作品,現在書中所寫的內容還與歷史相符,所以現在作者還可以盡情地發揮史料,可一旦等到作者筆下的歷史到了分岔的節點了呢?沒了史料支撐,這本書怎麼可能繼續寫的下去?

    李潯老師就是筆力通神,就是能寫出精彩絕倫的故事,能塑造深入人心的角色,可難道他還還能憑空塑造一段完全虛構的又非常可信歷史不成?

    沒了史料,《明朝那些事兒》註定是一座空中樓閣!

    甚至一些人開始在心裏嘆息了。

    如果李潯老師不要野心勃勃地寫架空,而是就以這種風格寫一段現實中存在的歷史的話,比如《唐朝那些事兒》,或者《宋朝那些事兒》,那麼想來以他的水平,就一定能取得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可他偏偏虛構了一個大明王朝來寫!

    “哎!”

    “可惜了!”

    會議室突然傳來一聲嘆息,這聲嘆息讓所有人感同身受。

    終於,書中的時間點來到1363年,真正歷史上朱元璋敗於翻陽湖,身死國衰的一年。

    陳友諒率他那浩浩蕩蕩的大軍殺向洪都,此時攻守雙方兵力懸殊,對守城的一方而言,陳友諒浩蕩的大軍彷彿無窮無盡,景象看起來十分的恐怖。

    可是以朱元璋之精明,洪都又如此重要,他又怎麼可能不提前有所佈置?他在這裏放了兩個人,一個是朱文正,一個是鄧愈,朱文正不是一個好人,但從能力來看,卻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名將,鄧愈同樣是一個極爲關鍵的人物。

    ……

    洪都戰役打了一個多月,朱文正以豆腐渣工程的城牆和有限的士兵與陳友諒的無敵艦隊反覆較量,靠着他的軍事天才一直支撐了下來。

    洪都是一個奇蹟,可僅僅靠一個洪都就想擋住陳友諒,卻未免小覷了天下英雄。朱文正敏銳地察覺到洪都的抵抗已經到了一個極限,於是他派了一個人去找朱元璋,這個人叫張子明。

    朱元璋得知陳友諒在洪都受挫,知道自己和陳友諒攤牌的機會到了,他告訴張子明,讓朱文正再撐一個月。一個月後,他會親率大軍同陳友諒決戰。

    誰知這次張子明卻被陳友諒抓住了,陳友諒令人拿着刀逼張子明去城下勸降,生命威脅之下,張子明沒有任何拒絕的可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