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水滸之柴進爲王 >第五十一章 種樹
    薊州。

    古稱漁陽。

    自從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以來,已經一百八十年。

    裴宣鄧飛等人去買馬,李助一人漫步在薊州街頭,雖然路人都操着各式各樣的口音,但是眉目之間還是讓李助確定這的的確確是漢人城市。

    若爭天下,重現漢家榮光,這座城以及這座城旁邊的十五座都要收復。

    李助清楚,柴進從來不是一個偏安一隅的人,他的心胸無比之大,既然自己來了薊州,那麼不妨好好的探查一下。

    正當李助閒逛的時候,他看到一個棺材鋪前,一個漢子被趕了出來。

    那店裏的人還道:“沒錢買什麼棺材,買個席子找個亂葬崗一埋得了,一了百了。”

    那夥人將這個漢子一推,差點摔倒在李助面前,李助連忙扶起來,道:“兄弟,無事吧?”

    那漢子臉上漏出一些窘迫,操着一口南方口音道:“多謝道長,小弟無事。”

    李助點點頭,突然想起來柴進若是遇到此人,定會出手相助,便笑着對那些棺材鋪的人道:“你這棺材最好的一口多少錢?”

    那夥計上下打量了李助一眼,思忖這人不過是個窮道士罷了,便道:“俺們這兒棺材,最好的一口是楠木的,沒個一兩百貫下不來,你能買得起?”

    李助點點頭,從懷裏掏出來一錠金子遞給那買棺材的漢子道:“你我同在異鄉,這棺材我幫你買了。”

    那漢子也是個知恩圖報之人,接過來金子,一個響頭重重的磕在地上,腦門上一片淤青,那漢子道:“小人石秀,本是健康人士。因和叔父販賣牛羊,纔來的這北地。但是叔父不幸染病逝世,我們的錢財又看病花光了,現如今連個棺材都買不起。多謝恩公,請恩公留個地址姓名,等小人葬完叔父,定去投奔恩公。便是出生入死,也在所不惜。”

    李助忙將石秀扶起來,道:“莫要如此,你若是無處可去,就去山東濟州梁山泊,直說自己入夥便是。”

    那漢子一臉疑惑的道:“既如此,那恩公的姓名……”

    李助哈哈一笑,道:“我的姓名不足一提,等到了那天再告訴你吧。”

    說着李助悄然而退,不待石秀反應過來,已經消失在人羣中。

    那邊的夥計一臉豔羨的看着石秀道:“三郎,你可是走運了,這麼大一塊金子,怕不下三四十兩。”

    石秀冷笑一聲,對着夥計道:“怎滴,你還敢來搶?”

    那夥計一邊一臉諂媚的道:“不敢不敢。”一邊又對着身邊的幾個夥計道:“快去將楠木的棺材擡給三郎……”

    石秀打斷了此人,道:“不必了,棺材我會買,但不是在你這兒買。”

    說完,石秀決絕的離了此地,不知去向。

    對於李助來說,此事只是順手施爲,也不求回報。就像是在沙漠中種下一棵樹,一顆兩顆不起眼,等到夏天樹長大了,漫沙漠都是開了花的樹,纔會震驚天下。

    ……

    等到天亮,戰績總算統計出來,此戰五千餘官軍,死於亂軍之中約一千有餘,逃走一千有餘,其餘三千四百人都束手就擒,送往梁山。活捉黃安、朱仝、雷橫等數十個軍官,至於馬匹、軍械、船隻、錢糧基本上都被梁山全須全尾的拿下。

    反觀梁山,戰死二十四人,受傷一百餘人。基本上可以稱得上是一場全勝。

    但是柴進心思並沒有感到開心,這波雖然得勝,但是朝廷派來的只是廂軍、衙役等,連禁軍都沒出動。

    而且,朝廷肯定不會放任梁山做大,肯定還會有戰事而來。而方臘起義還得有五年之久,真不知道原來歷史上梁山是怎麼撐過去的。

    不過記憶中,梁山在這段時間,也沒有遭逢大的陣仗,只有呼延灼和關勝來攻打。

    至於兩破童貫和三敗高俅,都是方臘起義以後的事情了。

    想到這裏,柴進這才放下心來。

    朱仝雷橫都放了回去,單憑晁天王也值這個面子,這兩個人也算是知道義氣,並不會出賣柴進的身份。其實他們也不敢,梁山就在鄆城邊上,若是出賣了柴進,如此多的兵馬好漢又豈能袖手旁觀?

    即無利,還得迎來梁山的報復。

    至於其餘的士卒將領,都一併留在了梁山,釀酒廠和精鹽廠已經辦了起來,現下正是缺人的時候。

    柴進也不苛待他們,只允諾三年勞動改造。三年內管喫住,月俸只有正常的十分之一,三年後任由去留。

    擔心他們思家,柴進又命朱貴組建了個類似於後世郵局的機構,只要交付一定的銀錢,就可以將書信寄回家,但是現下僅支持濟州一地。

    梁山的伙食還是不錯的,柴進也不想苛待他們,飯菜有油水,住的地方也在慢慢興建。

    新任府尹也來了,原來蔡京早就看舊府尹不順眼,只是現下才到罷了。

    新府尹到任之後,請將一員新調來鎮守濟州的官軍來,當下商議招軍買馬,集草屯糧,招募悍勇民夫,智謀賢士,準備收捕梁山泊好漢。一面申呈中書省,轉行牌仰附近州郡,併力剿捕;一面自行下文書所屬州縣,知會收剿,及仰屬縣着令守禦本境;這個都不在話下。

    這府尹倒是有個名號,喚做張叔夜。

    柴進能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也是一驚,在歷史上就是這個張叔夜鎮壓宋江起義,招降宋江。

    而且此人的事蹟到此並沒有結束,靖康元年張叔夜帶着自己的兩個兒子張伯奮和張仲熊帥兵勤王,與金兵血戰,接連四天與金兵大戰,斬殺金兵金環、貴將二人。

    開封城陷後,張叔夜受傷,父子仍竭力作戰。最後宋欽宗投降,張叔夜這才被俘。

    後來張叔夜過界河的時候,自縊而死,終年六十三歲。

    紹興八年,宋金議和,張叔夜的遺骸得以迴歸故國。船行到鄱陽湖時,遇到大風,船無法前進,只得將有的遺骸葬於湖畔。

    忠貞之士呀。

    北宋從來不缺死戰之臣,也不缺死戰之兵。

    但是死戰都死在金兵的刀鋒上,留下一些劉世光、張俊之輩,濫殺百姓,陷害忠良,混的中興四名將的稱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