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水滸之柴進爲王 >第六章 雖死猶榮
    房學度的兵馬在太原往東三十里的地方駐紮了下來,這邊剛立下營寨,那邊宗望的信使如同跗骨之蛆一般的,來到了房學度的軍中。

    “房丞相,我家宗望都統特來派小人相詢,房丞相來太原城,莫不是也想要分一杯羹?”

    劉彥宗立在堂下,頗有三分不卑不亢的意思在裏面。

    房學度卻冷笑一聲,指着腳底下的土地道:“分一杯羹?跟屢戰屢敗的金國分嗎?你們除了欺負欺負遼國的老弱病殘還能幹點什麼?我來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把金狗驅逐出去。若是宗望會來事,自己乖乖的退出去,或許我還能饒你們一命。”

    劉彥宗臉色一陣青一陣紅,道:“想不到綠林道上赫赫有名的房學度房丞相,竟然當了朝廷的走狗。小人斗膽,敢問房丞相與廳中衆將一句,不知房丞相是忠於晉王,還是忠於宋皇?”

    劉彥宗這話一出,房內的衆將臉色俱是一變。顯然,他們都想到了先前田虎質問房學度的話。

    房學度卻面不改色的道:“宋皇?晉王?不管是誰,終究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兄弟之間有些矛盾也理應在家裏解決。現在外敵當前,蠻夷已經在敲門。便是兄弟有再大的仇恨,也得擱置爭議,一同面對外敵!聽聞劉先生是前朝盧龍節度使劉怦之後?未知茹毛飲血的滋味如何?”

    劉彥宗怒喝一聲,跳了出來,罵道:“狗賊辱我太甚!我家中世代爲遼臣,如今入了大金,何談其他?又豈是你們這幫子山中土匪能理解的?”

    “遼臣?你既然爲遼臣更應該爲國解憂,你不去追隨你那狼主去,在這裏犬吠什麼?左右,將此叛主之奴扔出去!”

    兩邊殺出來一二十甲士,將劉彥宗架了起來,往營外拖去。

    劉彥宗何曾受過這般屈辱?他的肺都快氣炸了,大聲怒罵道:“房學度,且容你囂張幾日,等我大金的軍馬踏破太原,定然去威勝見一見田虎,問問他願不願意去會寧府走一趟……”

    劉彥宗的身形越來越遠,聲音也越來越小。

    “諸位!”

    房學度突然大聲說話,如同綻雷一般的聲音嚇了衆人一條。

    “諸位,我們已無後路可退,我軍精銳全數在此,若是太原一敗,河東門戶大開,我大晉如何才能獨自抵擋金兵?

    且隨我戰個痛快,日後史書上少不得得寫一筆,我房學度與鄔梨、鈕文忠、馬靈、山士奇、金鼎、黃鉞、唐斌、文仲容、崔埜、乜恭、陸輝、雲宗武、竺敬、方瓊、安士榮、褚亨、於玉麟、瓊英等十八名武將援助太原!”

    被房學度點到名字的俱是挺起來了胸脯,面有得色,想聽着房學度如何繼續說。

    “諸位將軍出於義理,摒棄前嫌,隨我援助太原!我等雖不如衛霍一般封狼居胥,但是我等也爲抗擊外族而來,即便是我等戰死在這太原城下,也仍舊是雖死猶榮!”

    “雖死猶榮!”

    “雖死猶榮!”

    “雖死猶榮!”

    “雖死猶榮!”

    衆將領振臂齊呼,整個中軍大帳裏都縈繞着一股子悍勇之氣,連同鐵蜻蜓鈕文忠都臉上漏出來一摸嫣紅。

    如衛霍故事,這五個字是每一個習武男兒的畢生所願,誰不願意封狼居胥、勒馬陰山啊!在河東一地與腐朽、老弱的官兵較量有什麼意思?真男兒就應該上戰場與女真族戰上他一百二十個回合,便是馬革裹屍又有何妨?

    劃拉一聲金屬甲冑的碰撞聲,山士奇站了出來,對着房學度請命道:“丞相,小將請戰!”

    房學度笑吟吟的走過來,將山士奇扶了起來,道:“不急,傳令下去,打出我軍的旗號來!”

    “喏!”

    不過片刻的功夫,房學度軍中亮出來一番大旗,上書着大晉特來援助太原八個大字,將房學度的來意表達的明明白白。

    朝中並因爲田虎的突然動作而作何表示,原因很簡單,趙佶正在謀劃着退位,讓皇太子趙桓登基。

    趙佶的動機很簡單,也很明白。宋廷先是連金國攻梁山,已經將梁山給徹底的得罪死了。偏偏金國也不遵守盟約,迅速的派遣兵馬進攻宋廷,給趙佶的第一反應是梁山與金國結了盟,正在準備南下。

    本來梁山沒有什麼動靜,讓趙佶心中雖然有些惶恐,但是不至於慌亂。但是聽聞种師道奏報梁山兵馬頻繁調動,疑似有大的動作以後,趙佶的心思再也承受不住。

    趙佶拉住蔡京長子、領樞密院事蔡攸的手說:“金國與梁山南下,國朝危已!”說完,趙佶就氣急攻心,昏了過去。

    如今朝廷抽調了太多的兵力去鎮壓各地的反賊,河北空虛的不成樣子,又哪來的兵馬援助河北?

    衆臣急忙給趙佶灌了湯藥,趙佶這才悠悠轉醒,但是他卻不說話,伸手向內侍索要紙筆。等內侍準備完畢以後,趙佶在紙上寫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於是皇長子趙恆繼位登基,相比歷史上的內禪早了四年,許是趙佶顧忌梁山軍馬的威力,也許是趙佶心中怕了,總之趙佶是心中有些慌了。

    他不想當亡國之君,索性就將責任和擔子都放在了他那更加懦弱、更加優柔缺少主斷的兒子身上。

    這算什麼事,好處都讓你拿了,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將一個毫無責任心的帝王演繹的淋漓盡致。

    禪讓、登基等大典消耗了宋廷所有的精力,這種事情是大事,任誰也不能大意。

    更何況,趙恆登基必定要提拔一批新人,罷黜以往的舊政。兩院的宰相、樞密們都忙着討好新任的皇帝,忙着在新朝中分得一鉢,誰還能穩下心思去處理朝政啊。

    偏偏趙恆也不是什麼雄主,優柔寡斷,入主垂拱殿已經三五日了,整日裏不知道在忙些什麼,朝政尚且沒有理順,如何能處理軍情?

    如此一來,從河東傳來的軍情,自然而然的被拋之腦後,無人管轄,放在了筐子中。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