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從孤兒到帝王 >第194章 兵力優勢的重要性
    和自家槍騎兵交錯而過後,怯薛就算是暫時脫離了戰團,不用再擔心自身的安全問題。

    迄今爲止,2000名怯薛無一人落馬!

    甚至連一名受傷的人都沒有,不少怯薛身上雖然插着箭矢,但連鐵甲都沒有穿透!

    這時候,卡賓槍換做騎兵長矛的槍騎兵,跟大白高國的衝鋒輕騎兵狠狠的撞在一起,傳統騎兵衝陣中,騎兵與騎兵之間的空隙比較大,這就使得雙方騎兵對衝時,基本上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到處都是人和武器!

    數千騎兵對衝,還都是沒什麼甲冑的輕裝騎兵對衝,一輪下來,死得那叫一個慘烈!

    然而,大白高國的輕騎兵被李德明下了死命令,依仗着人數優勢,一波接着一波朝着主動迎上來的槍騎兵對衝過去。

    試圖用騎兵海戰術耗死對手。

    之前與怯薛對射中損失不輕的騎射手,也在後面換上了長矛,加入到對衝的行列中。

    幾輪對衝後,大白高國的輕騎兵一波一波被擊潰打散,槍騎兵的數量則不斷縮水。

    最終,近兩萬大白高國的輕騎兵只剩下不足三千輕騎還在戰場上沒有被擊潰,才生生磨光耗死了4000多人的槍騎兵!

    然而,這時候的大白高國輕騎兵士氣低迷不說,還對這場戰爭的勝利產生了遲疑。

    緊接着,他們就遇到了再次殺上來的怯薛騎兵!

    不足三千大白高國的輕騎兵,面對2000名怯薛,僅僅幾輪非接觸的騎射箭雨,就將他們徹底打崩!

    李德明絕望的看着最後一支大白高國的騎兵部隊被擊潰,無奈的下達了後撤的軍令。

    因爲在騎兵對決的時候,兩翼的西班牙大方陣一直沒有停歇腳步。

    當然,現在西班牙大方陣已經消失不見,印度火槍兵和中國長槍兵早已聚成一團追擊隊形,驅趕着數萬党項國族潰兵朝着大白高國的後陣殺過來。

    後陣面對數萬己方殺不得的潰兵,只能後撤放棄對中軍主陣,陷入到與忠柳軍慘烈肉搏中的橫山步跋子。

    在西夏鐵鷂子重騎被打殘擊潰後,大白高國的第二大精銳橫山步跋子主力就這般葬送在忠柳軍的隊列中。

    因爲李德明親率的後陣主力一撤,深陷唐軍前陣的橫山步跋子的後路就會被兩翼迂迴過來的忠柳軍輕鬆包餃子,到時候橫山步跋子再能打,面對四面八方的圍毆,又能撐多久?

    除非橫山步跋子個個都跟系統士兵一般悍不畏死,否則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現在的李德明已經顧不得橫山步跋子這個精銳,甚至來不及去收攏潰敗而歸的大白高國輕騎兵和西夏鐵鷂子重騎。

    大隊大隊的後陣步兵爲了規避己方數萬潰兵的衝擊,不斷後退調整位置,甚至李德明還故意留下一支萬人規模的軍陣擋在最前面,誘引柳唐禁軍驅趕潰兵去衝擊。

    這可是一支萬人軍陣啊!

    人一過萬無邊無際,這萬人軍陣鋪開後,擋在前面,跟後陣主力呈現在唐軍眼中的情形其實沒什麼區別。

    柳天成、潘不武、諸葛亮這些後方指揮官的視野,跟李德明看唐軍一樣,後方的情況是看不太清楚的,都被層層疊疊的人海擋住了!

    唯一能看清楚的是那些旌旗。

    印度火槍兵和中國長槍兵組成的禁軍也正是依靠敵軍後軍旌旗的位置,來判斷大白高國後陣主力的。

    李德明也夠狠,直接把大半旌旗都留給那支負責誘敵的萬人軍陣,不顧缺少旌旗引起的大軍混亂,帶着剩下的十幾萬党項國族大規模撤退。

    不錯,即便打到現在,大白高國兩大精銳盡損,大量党項國族被擊潰殲滅,李德明仍然有十幾萬人!

    這就是底蘊,這就是全民皆兵的優勢!

    旌旗留下大半,雖然會讓十幾萬大軍在撤退過程中出現混亂,但總比留在原地被己方數萬潰兵衝得全軍潰滅要強得多。

    現在的李德明其實已經戰敗了,他所做的只是儘可能保住大白高國的元氣,在最後依託城防跟柳唐政權拼個魚死網破也好,靠着這些本錢跟柳唐政權談個好價錢也罷,這十幾萬人就是李德明安身立命的根基啊!

    沒有這十幾萬党項國族青壯民勇,李德明還算是皇帝麼?

    受限於戰場視野,唐軍自然看不出李德明偷天換日之舉,而且戰場上噪雜無比,後方的潘不武很難對前線已經參加戰鬥的己方軍隊進行精細的操作指揮。

    更何況,潘不武的視野中也看不到李德明帶着十幾萬人撤退!

    不過,這並不耽誤潘不武將怯薛騎兵撒出去,佈置在戰場外圍,並快速朝着大白高國的後陣大後方迂迴包抄。

    這兩千怯薛騎兵對十幾萬全副武裝的党項國族自然無能爲力,但他們至少可以避開戰場上的人海,看到李德明的真實情況。

    潘不武這個做法,徹底葬送了李德明最後逃出生天的計劃。

    如果不是這些怯薛騎兵避過了人海,發現了十幾萬正在大步撤退的李德明所部,李德明真的有希望帶着十幾萬人撤入城池當中。

    畢竟,沙洲是大白高國的本土,李德明是在內線作戰!

    只是,等到怯薛騎兵帶着消息傳回來的時候,印度火槍兵和中國長槍兵已經驅趕着數萬潰兵沖垮了那一萬做樣子的‘殿後部隊’。

    衝擊的場面非常簡單直接!

    印度火槍兵和中國長槍兵沒有付出多少傷亡的代價,就開始漫山遍野的抓捕俘虜了……

    大白高國的兵力優勢在這一刻又體現出來,潰散的大白高國士卒實在是太多了,哪怕把印度火槍兵和中國長槍兵全都撒出去抓俘虜,也抓不完!

    在這時候,潘不武卻收到怯薛帶回來的,李德明正帶着十幾萬人逃跑的消息。

    潘不武那個氣啊,如果這時候他手裏再多出十萬大軍,或者一萬騎兵,李德明這十幾萬人一個都別想逃回去!

    手中已經沒有富餘兵力的潘不武,只好將2000怯薛騎兵全都派出去,追剿那十幾萬党項國族。

    2000怯薛騎兵自然不可能屠光十幾萬人,潘不武只求怯薛騎兵將這十幾萬人打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