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全球收藏 >一百三十二 學木匠
    臨水衚衕甲字號內,孟明軒正色對許四海說,今天咱們師徒就算開始了。咱這一門玩的是硬木傢俱,比鄉下的普通木匠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老先生還不厭其煩的說明明清傢俱的區別。

    捨去啥文化瑰寶,民族傳承之類的官話,簡單的說“”明式傢俱造型簡潔明快,看上去質樸,雕花小面積。

    清代傢俱講究注重形式,講究奢華,經常有滿工的傢俱,就好比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家有錢。

    看硬木傢俱的質量:第一還是看,看傢俱的平面是否平整,用一隻眼看器物的平面是否平滑,有無凹凸波浪,疙疙瘩瘩的,還要看傢俱的四條腿是否平穩。

    其次是摸,摸,憑手感觸摸傢俱是否光潔、順滑。還要敲,敲擊各位置的虛實度,榫卯處嚴謹無縫的,必定發出的聲音是沉實的,結合不嚴的傢俱則會發出鬆散的聲音。

    老四聽了深感有理,還把這些暗暗記在心裏。

    老先生還說,硬木木匠的傢伙事,和普通木匠也是兩樣的,這個到時候你自有體會。

    開始動手了,孟明軒拿來一大捆胳膊粗的原木棒子,要許四海拿斧頭將這些棒子都劈成方形木條,再用普通刨子刨的光滑。

    許四海心說這老頭把練手的木棒都準備好了,看來是早有準備,盯上自己了!

    農家少年斧子鋸子多少會一點,這點技術學起來還不算太難。許四海先是在木棒的斷面用尺子畫上四條黑線組成的方塊,只要斧頭沿着這條線慢慢往下劈就行。

    一旁還在給人頭剃頭的趙豐年也調侃許四海,小夥子身子健火力旺,一頓能喫七八個窩頭,必須要有把子傻力氣!

    因爲是生手,時不時還會劈到肉裏頭。有時候用力過猛,一下子就沿着斜向木紋把棒子給劈的撕裂了。

    孟明軒倒也不急,安撫許四海這都是廢料,劈壞的直接送廚房燒火去。

    許四海暗道:看來還真要下一段時間的苦工!

    此後孟明軒每天就像是在上班,早上來衚衕報到,督促許四海練習最基本的拉大鋸;使刨子,到下午三四點纔回家。

    晚上許四海還要練畫,他要把新收藏的《朝元仙仗圖》好好的臨摹一下。

    木料開好,刨平,孟明軒幫忙做幾十個畫盒子,盒子很簡單,只不過上下左右都需要燕尾槽互相咬合,孟明軒在開槽時,許四海就在邊上看着。看師傅是怎麼幹活的、

    他一邊開榫眼一邊還給老四上課:“木匠活其實不多,就是些桌椅板凳,箱子櫃子之類的,大小也基本都有規定的尺寸,這個只需背熟了就行。

    最難的就是榫卯,榫頭和卯眼的配合,要不歪不斜;嚴絲合縫。嗯,你看看圈椅的那個圈就知道了。”

    費墨老頭看了看了羨慕不已,羨慕歸羨慕,他只能繼續排隊,等哪天許四海木匠手藝寫的誤差不多了才能輪到他!

    不過許四海的成長也快,現在閒暇時他也開始照着樣品練習做各種榫頭。

    先是鋸子鋸,再用小刀休整到尺寸,敲進去試試是否合適,榫頭大了敲不進榫眼睛,他還要用刮刀慢慢的休整,一次一次的裝配實驗。

    張大壯下班看到了說這樣速度太慢,“我不是送你遊標卡尺嗎,拿來用哇。”

    得到高手的指點,許四海做榫卯的速度大大加快,尺寸準了榫卯的配和也變得嚴絲合縫。

    要知道遊標卡尺的精度,比頭髮絲還要精細好多好多,肉眼看上去那還不嚴絲合縫!

    張大壯太過熱心,沒兩天還給徐四海送來一套鋼板做的樣板,和一把可調節任意角度的萬能角度尺。

    這把萬能角度尺因爲是專門量角度的,精度非常高,就是幾分幾秒都能給你量出來。

    在配上測量厚度的遊標卡尺,可以說許四海做好一副榫頭,看比孟明軒這樣老法師的作品。不是他這個木匠活的初學者有多聰明,而是工具的精度實在是太高!

    按照張大壯的話來說,他那套量具可是用來造飛機大炮的,現在改爲做木匠已經是大材小用了,還能不準?

    徐邦達和啓功兩位先生從外地回來了,他們錯過了蕭越的葬禮,一到京城就直奔許四海這邊,要來給老朋友上柱香意思下。

    兩位老先生看到蕭越那黑白相片唏噓不已,不禁眼圈都紅了。作爲“孝子”的許四海還要找一旁陪着磕頭還禮。完事後他們倆還問了蕭越臨終前的情況。

    完事後啓功先生忽然問:“老四,我怎麼聽說你師傅病重,你還去了趟津門,這是咋會回事?”

    “津門?”徐邦達忽然說:“一定是你師傅要你去買范寬的畫是吧?”

    許四海大喫一驚,心裏還暗罵誰嘴那麼快,這麼保密的消息怎麼會傳到徐邦達的耳朵裏,他堅決反駁說沒有。

    徐邦達卻非常堅定的說一定有這件事!

    他還說蕭越這輩子都在惦記津門張家;那副范寬的《寒林雪景圖》,既然蕭越病入膏肓還要派徒弟走一趟津門,就一定是爲了這件事!

    事情都被徐邦達給點穿了,許四海在裝也沒用了,他還知道這件事外泄就會引起很大的麻煩。還很不客氣的出言譏諷:“兩位老師不去做偵探,真的是屈才了!”

    徐邦達對此毫不在意,還老生長談:北宋范寬的畫傳世不過聊聊幾幅,他看過的也不多,現在許四海這邊就有一副,他自然是要欣賞下的。

    躲是躲不過了,賴也賴不掉,許四海爲了獲取最大的便宜,他要求兩位老先生明年清明這天一定要來送他師傅入土。

    “這個沒問題!”兩位老先生異口同聲的答應下來。

    畫被拿出來攤開,兩位先生立即就被這幅畫給吸引,徜徉其中如癡如醉久久不願醒來。

    一個說這幅畫高冷險峻;另一個是氣勢雄渾,一個說傳承有序;一個說提跋都是名家墨寶,非常珍貴。

    “尤其是還有趙孟頫和宣德皇帝的墨寶,尤爲珍貴!”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