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香江大亨傳奇 >第五七五章 另尋他法
    “老鄭,香江除了這幾個滬上紡織老闆,還有哪個在經營紡織原料?”李志文問道。

    李志文有此一問也很簡單,紡織並不是華人的專利,事實上,香江的很多行業都是鬼佬先開始的,然後逐步華人做起來的。

    而李志文想,既然你們滬上幫卡我,想要長久解決問題,自然是擊潰他們。

    但是麒麟集團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獲取紡織原料,所以擊潰他們不適合用在短期內。

    所以李志文打算從鬼佬入手,看看能不能入手一批!

    “老闆,太古洋行旗下有一家太古紡織廠,紡織原料約佔香江整個紡織行業的兩成。”鄭超說道。

    “兩成,倒是不算太多。”李志文摸索着下巴說道。

    “老闆,事實上太古集團之前獨霸香江紡織行業,不過因爲五十年代這些滬上幫到港,再加上紡織利潤太小,太古洋行才逐步放棄紡織行業的。”鄭超苦笑一聲道。

    太古洋行是施懷雅家族的產業。它不像早期的許多洋行公司,易幟改號,創始人的後代早已排斥在外。百餘年來,施懷雅家族一直牢牢控制着太古洋行。

    施懷雅家族經商史源遠流長。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

    殖民擴張,是以武力與貿易力戰略的。在十八世紀,施懷雅家族的先人,就去當時最大的英殖民地北美從事貿易。

    1816年,老約翰成立約翰·施懷雅父子公司。公司總部設在英格蘭中部的約克郡。

    公司業務主要是棉花貿易與成衣製作。美國南部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棉質上乘,價格低廉。

    老約翰常常往返於美國薩凡納與英國的赫爾港之間,英國是世界最大的紡織生產國,小小的約克市就有好些間紡織廠。

    老約翰不想臍身競爭激烈的紡織業,他在約克郡開辦了一家制衣廠,由家族成員打理。

    老約翰有兩個兒子,長子約翰森姆·施懷雅出生於1825年,3年後,其次子威廉克遜·施懷雅出生。他們均在約克郡的貴族學校讀書。

    1847年,老約翰離世。年僅二十二歲的約翰森姆與不到二十歲的威廉克遜繼承父業。

    約翰森姆關閉了盈利甚微的製衣業,專門從事棉花貿易,盈利頗豐,銷售渠道遍佈西歐各國。

    美國的棉花主要靠奴隸種植。1861年,北方與南方的莊園主爆發南北戰爭。施懷雅家族的棉倉毀幹大火。

    戰爭期間,棉花種植停頓,海疆被封鎖,棉花出口中斷。南北戰爭,一直延續到1865年才結束。

    家族事業遭受沉重打擊,施懷雅兄弟束手無策。

    這時,一位叫羅拔·貝達費德的商人,慫恿施懷雅到遠東去發展。貝達費德曾到過華夏,他和衆多初到華夏的商人一樣,把賭注押在堵上,但很快發現,堵生意並不好做,基本給大洋行壟斷,小商小販,只能喫他們剩下的殘羹。

    貝達費德轉而做其他生意,待他回家鄉娶妻,已是令人企羨的小富翁。

    貝達費德以中國通的身份,向施懷雅兄弟介紹遠東掘金的神話。其時正是遠東熱,而漂亮國南北戰爭不知會打到什麼時候,約翰森姆透過傳媒,洞悉出遠東貿易確實前景遠大,遂答應了貝達費德的建議。

    1864年,貝達費德及施懷雅公司成立。貝達費德任董事長,約翰森姆任總經理。

    次年,兩人來遠東作商貿考察。他們先達香江,貝達費德認爲香江的天地大小,除了轉口貿易,本地市場太小。

    他們沿海北上,在閩都、福都、寧波短暫停留,認爲不甚理想。最後到達滬上,立即爲滬上蓬勃的發展勢頭所吸引,決定在滬上紮營。

    兩種說法,孰是孰非,就是施懷雅家族的後代都說不清楚。對他們來說,考證行名已無任何意義,太古洋行早已是香江響噹噹的公司名,大古洋行就是施懷雅家族身份與財富的象徵。

    貝達費德與太古僅有一年的緣份。他雖然喫過堵的虧,但欲借堵暴富的夢始終索繞心中。

    他認爲現在財力雄厚,有滬上的商館爲據點,正好跟賺得忘乎所以的大商人競一日之長。

    約翰森姆卻不苟同,他已靠棉花掘到第一桶金,不願去冒這個風險。約翰森姆並不認爲堵是罪惡,他只是認爲若要在一個地方落腳,必須做正途生意,華夏人仇視堵商人,做這種偏門生意不會長久。

    兩人意見悸逆,常常鬧得臉紅脖子粗。貝達費德見公司的正途生意分外蕭條,提出退股,與施懷雅兄弟分道揚鐮。貝達費德說,沒有他,太古洋行將難以維繫。

    貝達費德退股,大古洋行的確陷入困境。施懷雅兄弟到在滬的英商中招股,維持住洋行的生存。

    在以後的歲月,太古洋行還組建成股份有限公司,不斷增資擴股。最大的股東,仍是施懷雅家族。

    兄弟倆慘淡經營,洋行漸有起色。老大約翰森姆不待洋行實力雄厚就積極向滬外擴張。

    他向股東這樣解釋道:“必須吸取棉花貿易的教訓,不能把公司困在一個業種,困在一個地方。”

    1869年,太古洋行在日本橫濱和香江設立分行。其業務仍是商品貿易,把英國的工業品運至遠東,又把遠東的初級產品輸往國內。

    香江分行的經理由施懷雅家族外的人擔任。施懷雅兄弟。一個坐鎮滬上總行,一個常年在海外巡視。

    香江太古洋行很快成爲各分行中的明星。這首先得助於香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港府奉行的自由港政策;其次,是約翰森姆物色了一位出色的買辦,鼎助分行業務。

    這位買辦就是莫仕揚。當時他往返羊城做洋貨生意,與各國商人交際甚廣,精通英語。

    約翰森姆聘他爲太古洋行買辦,莫氏家族也由此而成爲省港有名的買辦世家,先後有10多人任太古洋行的買辦。

    莫什揚根據他對港埠英商的恫察,建議總行大班約翰森姆投靠港府。這個建議爲約翰森姆所採納,確定爲在港發展之根本。

    以後,凡是港督重視的公益慈善事業,太古必有表示。港府的方針政策只要未嚴重損及太古的利益,太古總是投贊成。

    1872年,約翰森姆力主投資航運業。不少股東表示疑慮,航運業日趨飽和,競爭激烈。

    約翰森姆例舉世界航運史,世界貿易總是在不斷擴大,航運也就會隨之而繁忙。

    太古同時開辦兩家輪船公奇。一家叫黑煙囪輪船公司,開闢華夏沿海航線,並涉足長江內河航運;另一家叫藍煙囪輪船公司,大股東不是太古洋行,太古洋行代理其在華夏的航運業務,藍煙囪輪船公司跑華夏至海外的航線。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