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晚唐浮生 >第四十三章 李朱
    “朱全忠攻天平軍敗回,剛得的曹州也丟了。”回師晉陽的路上,李克用接到了屬下遞來的軍報,頓時大笑。

    朱全忠,反覆無常之小人,李克用深恨之。

    當初被黃巢殺得大敗,危在旦夕,求救於河東。出兵幫你殺敗巢軍後,上源驛酒席上,不過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貶損了一下,朱全忠表面笑嘻嘻,暗地裏調兵襲殺。

    就是這麼對待恩人的麼?

    這次秦宗權調集十餘萬兵馬圍攻汴州,朱全忠又伏低做小,認天平軍、泰寧軍的朱家兄弟爲兄長,求他們出兵救援。待到鄆兵、兗兵六萬大軍來援,合力擊敗秦宗權後,又找了個拙劣的藉口攻打天平軍。

    朱全忠,就是這麼報恩的麼?

    與之相比,義弟邵樹德就要講義氣多了,言而有信,有恩必報。

    “大帥,朱全忠攻不下朱家兄弟,必然再轉攻淮西,秦宗權有難矣。”謀主蓋寓提醒道:“河陽李罕之、洛陽張全義,皆可拉攏,以牽制全忠。”

    此番北攻大同軍,又是無功而返,大夥都有些沮喪。

    赫連鐸那廝太難纏了。憑藉數座堅城,提前儲備糧草、軍械,拼死守禦。在堅城之外,還有呼哨而至的騎兵,不斷襲擾河東軍的糧道。而北邊五部,在大同與河東之間又態度曖昧,讓人惱火。

    昨日提起此事時,隴西郡王又是大怒,直言異日攻拔雲州,滅了赫連鐸之後,一定要徹底吞了北邊五部,以消心頭之怒。

    “保舉李罕之、張全義的奏章遞上去了麼?”李克用下意識地微眯了下左眼,問道。

    “已遣人送往長安,楊樞密使那邊應無問題。十軍容使西門思恭病重,現在也不太管事,西門重遂最近有些失了聖眷,在這個當口也不會留難。”蓋寓回道。

    “朱全忠頻頻遣人往長安跑,應有所圖,得善加留意。”李克用突然說道,隨即又一笑,道:“不過也無妨。接下來某便揮師攻昭義,孟方立被打了這麼久,財竭力強,內部多怨,這次一定要全取河北三州。攻下了這裏,便有工夫料理朱全忠了,這個小人,某必殺之。”

    “大帥,此番攻昭義……”蓋寓遲疑道。

    “某知矣,知矣!”李克用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道:“這次定不再三心二意,不克邢、洺、磁三州不罷兵。”

    “連年攻打大同和昭義,鎮內靡費甚多,三州二十一縣,數十萬口,若能取之,當能濟得大事。”蓋寓其實想說,之前攻河北三州時劫掠過火了,讓百姓逃散了不少,現在能有三十萬人就該偷笑了。

    昭義五州,本來該有至少六十萬人的,甚至可能有八十萬,但連年拉鋸,戶口驟降。百姓未必就死了,但逃散到外鎮,你也沒法控制啊。更有甚者,之前軍中還有貪財之輩,竟然賣人給定難軍,這就過分了。

    夏綏有強兵,有戰馬,但缺人,缺財貨!邵樹德兼併朔方、天德、振武三鎮,也不過得十餘萬漢民,但光刑州一地之人口,就遠超這三個藩鎮。

    河北,那可是人煙稠密、財貨充足的富庶之地!

    人,本來是定難軍的死穴,但底下那些兵將啊,唉!

    “對了,義弟遣人送來的那封信,你怎麼看?”李克用問道。

    “回大帥,靈武郡王表面上是爲諸葛氏主持公道,實則……”

    “義弟這事,某覺得辦得還算不錯。”

    蓋寓:“……”

    見蓋寓那副模樣,李克用大笑道:“某豈不知義弟有大志?幫諸葛爽,不過還是爲了私利罷了,但某就是覺得比朱全忠看着順眼。易地而處,某也要斬了楊守忠這般小人。”

    “大帥,靈武郡王有意蜀中,若令其併吞鳳翔隴右、山南西道,則入蜀之勢已成,大唐危矣。”

    “今時不同往日。河北戶口之繁盛,不下蜀中,財貨亦不稍遜。待某掃平了孟方立、赫連鐸,令河北諸鎮俯首,便是義弟,也只能束手。”李克用看着遠方晉陽三城的輪廓,笑道:“屆時便讓義弟一家住到晉陽來,城內賀公雅的宅子,某還給義弟留着呢。”

    蓋寓苦笑。

    自家這個主公,你若說他殘暴,有時候確實是,武夫哪有不殘暴的?但若是他欣賞、看重的人,便怎麼看怎麼順眼,賞賜完全沒個數,太過隨性。

    “大帥,山南西道這事,不如修書一封至長安,讓楊樞密使退一步算了,不要給靈武郡王藉口。”蓋寓建議道。

    “便修書一封吧。幫了這次,某李家也不欠他什麼了。眼下先攻昭義要緊,此番回師後,便整備糧草、器械,來年便出兵。還有朱全忠,殺了孟方立之後,便要去找他的晦氣。這廝剛敗於鄆州,也不知道這會在做什麼。”說到正事,李克用也收斂了義氣,說道。

    朱全忠如今正在汴州整頓兵馬。

    秦宗權剛剛殺了個回馬槍,攻陷了義成鎮的鄭州,讓他有點惱火。

    從來只有朱某人趁別人不克分身或內亂的時候撿便宜,這次居然被手下敗將秦宗權撿了便宜,實在憋屈。

    “你便是楊師厚?”汴州城外,朱全忠看着新近來投的某人,問道。

    “卒夫楊師厚,原在李罕之軍中,聞吳興郡王大敗秦宗權,特來投軍。”楊師厚畢恭畢敬地答道。

    因爲在汴州之戰中得勝,天子下詔,封朱全忠爲吳興郡王。

    “聽聞你之前與李罕之軍中小校符存審往投定難軍,爲何又不去了?”

    “邵樹德僻居西陲,又有婦人之仁,望之不似人主,故不願投之。”

    朱全忠沉吟不語。

    楊師厚惴惴不安,但又不敢擡頭窺覷。

    “你來汴州,莫不是當那細作?”朱全忠不說話,底下自然有人察言觀色,便上前說道。

    楊師厚一驚,急道:“吳興郡王明鑑,卒夫從河中千里迢迢而來,一片投效之心,可昭日月,何來細作之說?”

    “不是細作,爲何一問三不知?靈武郡王邵樹德併吞關北四道,又西征河渭,當有吞食天下之心,派你來汴州當細作,亦有相當可能。”方纔說話之人又道:“某看你言不由衷,頗多搪塞,細作之可能極大。大帥,不如斬了此人,左不過一個小校罷了。”

    說話之人名喚李振,乃潞州節度使李抱真之曾孫。曾官至金吾將軍,改任台州刺史,因爲浙東羣盜並起,無法赴任,在西歸長安過汴州時,主動到朱全忠幕府應募,被闢爲節度掌書記,起點比首席幕僚敬翔初來時的館驛巡官還要高。

    “請吳興郡王明鑑。”楊師厚看向朱全忠,懇切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