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晚唐浮生 >第六十三章 通貨
    作爲《同光全書》的掛名總編,邵樹德的相當部分精力被放在著書上。

    在去樂遊塬安撫完西遷百姓之後,他很快回到了宮中,開始寫書。

    他的書當然不是從頭寫起。事實上在對兒子們的長期教育過程中,他已經準備了很多講義,如今需要做的是把它們串起來,系統性講述。

    他第一本整理的書叫《通貨》。

    內容不是很深,因爲他懂的也很有限,但在古典時代約莫着夠用了。後人還有機會在這個基礎上推陳出新,發展出新的理論。

    契丹王后月理朵、高昌王后偰氏在一旁幫着整理講義。

    渤海王后高柔在磨墨。

    長和太后蒙氏還活着……

    她在八月間生下一子,生完後痛哭流涕,一股劫後餘生的感覺。

    邵樹德本想說四十出頭生子沒那麼恐怖,但想想算了。他造的孽,舒服了就弄女人身體裏,從來不管後果如何。於是好生安慰了一番,表示以後不讓她生了,蒙氏又喜極而泣。

    這會她在準備紙張,臉上的表情輕鬆寫意。見邵樹德寫完一頁,便將其收走、晾乾,全書完成後會親手縫製成冊。

    廉氏在準備點心。

    目睹了蒙氏的經歷後,她早就不做任何幻想了。

    建極十五年(915)十月,她已經在高昌王宮裏誕下一女,但她知道這不是終點。

    因爲聖人哪怕與別的女人親熱,最後也總會弄她身體裏,不出意外果然已經懷孕。

    讓一國太后懷孕,這事就這麼能讓你感到得意嗎?

    輕輕嘆了口氣後,又細心地搭配起可口的美食,待聖人寫累了後,便送過去。

    阿迭氏則在煮茶,兩個女兒在一旁幫忙。

    今年六月間剛產下一女。

    在這麼多女人中,她是最沒文化的,只懂回鶻語,不通漢文。而且在薩圖克死後,聖人好似對她也不是很感興趣了。

    或許,這也不是壞事吧。

    邵樹德則不管“戰利品”們在想什麼,而是趁着感覺上來、文思泉涌的機會,筆走龍蛇,揮灑不停——因爲很多詞語難以解釋,用在古文語境中也頗爲違和,因此他直接拿白話寫。

    “我將金、銀、銅稱爲貴金屬。但貴金屬本身不是通貨或貨幣,鑄造成規定型制的硬幣後,他才具備貨幣屬性。從理論上來說,這是完美的貨幣——實際上很難講……”

    “假定對外貿易時貴金屬外流,那麼就會使市面上的貨幣數量減少,引起物價下跌。直到進口減少,出口增加,貨幣迴流爲止。”

    “造成貨幣減少的方式並不僅僅只有進出口。熔鑄佛像、陪葬金銀、藏之於庫等等,都可能會產生這種波動,進而產生物價的大幅度變動。”

    “以糧食爲例,同樣的太平年景,同樣的風調雨順,同樣的地方,在短短數年之間,一斗粟米的價格可能從三錢跳到三十錢,再落回十錢。事實上在這段時間內,糧食生產的成本沒有什麼變化,消費也沒有什麼變化,但價格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何也?貨幣供給量脫不開關係,簡單來說,出現在市面上的銅錢數量忽多忽少。”

    ……

    “下面我再談談貨幣供給在匯兌方面產生的影響。”

    “近年來日本產銀量逐年增加。據明州前往日本貿易的商徒所說,日本國內很多商品都在漲價,雖然幅度不是很大,但每年都在漲,十分堅決。原因如上節所述,貨幣供應量大增。”

    “我假設一種理想而又極端的情況。日本以銀幣爲唯一貨幣,他們的商品生產能力、消費能力一直沒有變化。在銀礦不斷開採,一車又一車銀錠被鑄成硬幣並投入市場之後,他們生產的各類商品價格普遍出現了快速上漲,但商品的使用屬性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一百斤糧食,它就只能產生一百斤糧食的作用,變的只有價格。”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銀幣實際上貶值了。”

    “假設在此期間,同樣使用銀幣的我國白銀產量沒有增加,市面上銀幣的流通量恆定,那麼日本銀幣相對於大夏銀幣,也大幅度貶值了,因爲他們‘超發貨幣’,我稱之爲‘通貨膨脹’。”

    “假設日本商人在大夏進行貿易時,必須將手頭的日本銀幣兌換成大夏銀幣。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因爲貨幣貶值的關係,日本人必須拿出更多的日本銀幣來兌換大夏銀幣,這將讓他們在匯兌上處於不利地位。其中涉及到一個概念,匯率,可查閱附錄。”

    “前文說過,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但很遺憾,很多人將金塊、銀錠等同於金幣、銀幣,這就給了日本商人以極大的便利。他們拿着日本銀幣,只要重量足夠,往往能擁有同等重量的大夏銀幣的使用價值。這種認知,令大夏、日本之間的匯率,常年固定在1:1,其實對我國商業是不利的。”

    “我在此提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將銀幣存於國庫之中,而不拿出來使用,那麼它是銀錠還是貨幣?答案在下一節。”

    ……

    “是的。如果銀幣堆在國庫的架子上落滿灰塵,而不是投入市場,那它就相當於銀錠。再強調一遍,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鎖在國庫裏的銀幣,只能被視爲‘資本’,只有當它投入市場時,才能被視爲‘通貨’。”

    “基於這種認知,戶部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投放市場的銀幣的數量,來人爲調節商品的價格以及貨幣的匯率。但我要強調一點,如果你沒有準確的判斷市面上貨幣數量的辦法,最好不要這麼做,只會造成災難。”

    ……

    “再假設一種情況。假設淮南道壽州從關北道靈州採購了大批毛布,導致本地貨幣大量流出,各種商品價格暴跌。而靈州因爲出售了大量毛布,貨幣大量流入,導致商品價格暴漲。然後他們又從壽州採購大量茶葉,貨幣再次流出,靈州商品價格全線暴跌,壽州因爲涌入了大量貨幣,商品價格在跌至谷底後又報復性上漲……”

    “這種短時間內暴漲暴跌的情況,對民生都是有害的。那麼如何避免呢?”

    “我提出一個設想。設立一個存託機構,會影響到一地貨幣流通量的大宗商業交易,買賣雙方在此開一間金庫,支付或入帳時,貨幣在不同的金庫間流轉,而不必實際出現在市場上,以免出現劇烈的干擾。”

    “這家存託機構的名字可以叫‘銀行’。其實在各地坊市,這種‘清算銀行’的機制已經出現很多年了。它運行良好,擁有相當的‘資本’,令人信賴,絲毫不懷疑它的兌現能力。這個時候,有些事情可以進一步簡化。銀行開具的‘存託憑證’(銀元票),可以直接拿來交易,銀行甚至都不需要挪動金庫內的貨幣,它只要見票即兌就能保證信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