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要造星際戰艦 >第55章 《MIP*=RE》論文投稿
    周默搬運出《少年中國說》的目的很簡單。

    ——我本少年,我就是華夏少年的代言人!

    所以,官家請愛護少年兒童啊!

    而且,這樣做還有另一個好處。

    hi,哥們別走,跟哥混啊,哥帶你裝B帶你飛!

    華夏最重視傳承,既然是傳承,當然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強。

    所以,不服老的老一輩們雖然對“今日之責任全在我少年”這句話有些不以爲然,但在後文中的少年朝氣卻沖淡了那一絲的不悅。

    嗨,不就是有點中二嘛,越是這樣,才越發顯出少年鋒芒……

    老一輩都比較內斂且不習慣在網絡發聲,讚歎幾聲也就過去了。可對年輕人來講,周默這一段文采飛揚的雞湯太對胃口了!

    誰不曾在少年時期有過執三尺青鋒,立不世功業;讀萬卷詩書,開萬世太平的憧憬與熱血呢?

    古老的駢文中氾濫的排比重新引入散文。

    旭日,河源,潛龍,乳虎,幼鷹,寶劍,等等擬人化“少年“的形象,讀起來音律鏗鏘,讓人手舞足蹈,也將青少年們的情緒送上了雲霄之上。

    “說得對,我們就是國家的主人!”

    “我喜歡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太特麼DIAO了!”

    “我覺得美哉、壯哉兩句更有氣勢,我們就是世界之王!”

    “周默這貨絕壁是逼王,簽訂完畢,不接受反駁!”

    “AWSL,弟弟文采這麼好,好想聽弟弟說情話呢……”

    ……

    在對《少年中國說》的熱議中,也有人注意到國家部門包括國家級媒體均沒有發聲,也有人提出疑問。

    “周默的這段短文是不是有問題,怎麼官媒沒有點評呢?”

    只不過,有這種疑問的人太少,他的問題很快就淹沒在網絡中,連一絲漣漪都沒有激起。

    周默根本就沒期望國家級媒體第一時間點評或表態。

    這又不是兩個好友在知否上聊天。

    官媒:周默是個好孩子。

    周默:其實我挺吊的……

    官媒:好,你確實D。

    別鬧了!

    少年中國一說,實際上是將社會按年齡劃分出了老年、少年兩個羣體。

    周默可以貼文,因爲他只代表個人,如果大而化之的話可以代表青少年。官媒可不行,任何涉及到社會羣體的言論都需要慎重。

    所以,裝完B,周默就將目光投向科學家人設。

    時不我待,這個人設要抓緊立起來!

    “系統,幫我把《MIP*=RE》論文預印本傳到arXiv上,用戶名就用我的拼音MoZhou,然後投給……”

    周默本想投給《Nature》轉念一想,爲什麼不投給國內頂刊呢?

    想了想,周默反問系統,“你還有沒其他的建議呢?”

    系統:“《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北美科學院院報》(PNAS)。。

    周默摸了摸下巴。

    雖然有些以偏概全,但這種排名的變化最直觀的說明了一個問題——華夏科技領域沒有話語權!

    如果是這樣,就更加不能投給國外期刊了。

    “國內科技類頂刊有哪些?”

    系統:皇家科學院主辦的《格物》、震旦大學主辦的《科學導報》。

    周默聽到震旦大學也有頂刊,心中一喜。

    既然震旦大學也有頂刊,那麼就提前送給震旦一個禮物好了。

    想到這裏,周默打斷了系統的介紹。

    “投科學導報。對了,給他們編輯部最好的數學家、物理學家、計算機專家單獨發一份郵件,免得下面人不識貨耽誤時間。”

    系統:完畢!

    中都,震旦大學科學導報編輯部。

    剛結束一堂數學課回到辦公室,數學學院院長、《科學導報》副總編陶軒澤就聽到電腦音響響起了新郵件到達的提示音。

    發件人是一個叫“ZhouMo”的傢伙,郵箱域名爲代表教育網的“edu”,陶軒澤也就放心地打開了郵件。

    親愛的陶:

    我在arXiv上發表了《MIP*=RE》(論文編號)(鏈接),該論文用於驗證計算問題的答案的方法侷限性。

    是的,我爲可通過計算方式驗證的知識確立了一個新的邊界,同時也解決了Tsirelson問題以及科納嵌入猜想的證明問題。

    ps:我已向《科學導報》投稿。

    周默

    (附件)

    “新邊界……數學建模量子糾纏……科納嵌入猜想……”

    陶軒澤像是被淋了熱水的猴子般從電腦椅上彈起,不敢置信的抱住腦袋連聲大吼,“該死,不會吧,怎麼可能……”

    也勿怪陶軒澤如此失態。

    因爲這三個關鍵詞分別代表物理學、計算機科學、應用數學三大領域,連在一起太嚇人。

    1936年,阿蘭·圖靈提出了第一個通用計算理論,他證明了一件事:存在計算機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

    用技術術語來說,圖靈證明這個停止問題是不可定的——甚至可想象的最強大的計算機也無力解決。

    通俗一點講:如果你已經等待了100萬年而一個程序還未停止,你需要等待200萬年嗎?沒辦法知道答案。

    像不像“薛定諤的貓”跑進了計算機機箱裏面?

    而在圖靈之前的一年也就是193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與鮑里斯·波多爾斯基、納森·羅森合作揭示了一種可能性:即使距離很遠,兩個粒子也可以發生糾纏或關聯。當兩個粒子互相糾纏時,實際上並不會互相影響。

    在那之後,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都在努力想要通過數學的方式來描述糾纏的真正含義。

    隨着時間的推移,數學家的研究完全與物理學世界脫離了聯繫。

    數學家科納1976年提出了一個猜想:有可能使用有限維矩陣來近似很多無限維矩陣。

    這是科納嵌入猜想暗含的結果之一:關於如何用數學建模糾纏的問題。

    物理學界也不敢示弱,1986年,物理學家BorisTsirelson提出了該問題的一個版本,再次將這個問題納入了物理學研究中。

    Tsirelson猜想:張量積糾纏模型和交換算子式糾纏模型是大致等價的。

    此後,計算機、數學、物理三大領域的科學家們突然發現。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