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奮鬥在蘇俄 >1029 博弈
    維克托甚至懷疑,納賽爾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兌現給予聯盟的承諾,換句話說,阿里什與穆罕默德角這兩處軍事基地,聯盟是不太可能真正拿到手裏的。

    說不準在納賽爾這個埃及狂人的計劃中,阿里什與穆罕默德角就是拿來引誘聯盟的道具,但引誘聯盟並不是他的最終目的,他的最終目的,是藉助聯盟給美國人施加壓力,迫使美國人在蘇伊士運河問題上,同埃及站到一邊,再逼迫英法接受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的現實。

    佔據着蘇伊士運河的埃及人,等同於佔據了先天的戰略優勢,對於美國人來說,這條卡住了石油輸血管的航道實在是太重要了,華盛頓不可能接受聯盟間接控制這條航道的現實,因爲那就等同於將美國的能源戰略關鍵點,放到了蘇聯的水閥下游,一旦局勢有變,蘇聯方面只需要將這個水閥擰緊,就能要了美國的半條命。

    所以,一旦聯盟方面表現出要入局的跡象,華盛頓立刻便會改變立場,他們來不及在埃及策動一場針對納賽爾的政變了,所以,只有將納賽爾拉入他們那一方,並促使他修改與聯盟合作的計劃,如此一來,才能保證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能源安全。

    美國與英法的確是盟友,他們都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在很多問題上,他們都擁有共同的立場,但,那又如何?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高度相似的,但卻又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現實。所謂的盟友,不就是沒事的時候大家相互照應,有事的時候相互出賣的關係嗎?不管到了任何時候,華盛頓首要考慮的都是美國的利益,而不是盟友的利益。

    最關鍵的一點是,蘇伊士運河的運營權掌握在英法的手中,對美國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而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的運營權,對美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壞處,因此,要想讓華盛頓改變立場,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另外,一旦將蘇聯牽扯入這場風波,美國人甚至還會做出更大的讓步,說不定修建阿斯旺大壩的七幹萬美元,美國人會很樂意掏出來呢。

    “噹噹......”

    窗外傳來的落地鐘聲,並沒有因爲下雨的關係而顯得沉悶,那清越的聲音,多少能起到令人頭腦一清的效果。

    會議廳呢,維克托重新坐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他伸過手,拿起面前的那包香菸,抽出一支後,並沒有直接給自己點上,而是轉手遞給了一旁的莫洛托夫同志。

    在蘇伊士運河危機的問題上,莫洛托夫同志是少有的幾個提出反對意見的同志之一,他不贊同聯盟過度的介入這一危機,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他也不相信納賽爾所做出的承諾,他甚至認爲一旦聯盟表現出積極介入危機的態度,並派遣艦隊逼近了英法所構建的禁航區,那麼華盛頓便會迅速迫使倫敦和巴黎在蘇伊士運河的問題上做出讓步,從而破壞聯盟與埃及之間達成協議的基礎。

    不過,一些持贊同意見的同志也提到了,即便是最終英法方面被迫做出讓步,而埃及方面也未能兌現承諾的話,那麼聯盟也不能說就是一無所獲的,至少,迫使英法放棄以戰爭方式解決蘇伊士危機,有利於在國際上塑造聯盟和平維護者的形象,同時,也等於是向全世界宣告,英法這兩個老牌的殖民帝國,已經在與聯盟的競爭中,徹底落入了下風,這是聯盟整體實力、國際地位上升的最顯著標志。

    再有,一旦出現英法被迫做出退讓的結果,那麼兩國的現任政府,必然會面臨着倒臺的危機,這不僅會給英法兩國的國內政局造成動盪,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兩國與美國之間的關係。

    最後,通過此次事件,聯盟的黑海艦隊有了以編隊規模駛入地中海的先例,也以此試探出了土耳其及地中海東部各國,在聯盟艦隊展開地中航巡航一事上的態度,既然在這種時候,這些存在利益關聯的國家都沒有跳出來反對,那麼自今而後,聯盟的黑海艦隊便可以將類似這樣的巡航,轉化爲常態了。這一結果本身就增強了聯盟在地中海區域的影響力,從戰略角度考慮,它也是有利於聯盟的。

    總而言之,如今的蘇伊士運河危機,實際上就是一場博弈,不是埃及同英法之間的博弈,而是蘇聯與美國之間的博弈。其本質,其實就是蘇聯在試探着向中東直接擴張軍事影響力,並在這種試探中,觀察美國人的態度。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自從維克托將落地窗敞開了一道縫隙之後,會議室內瀰漫着的煙霧,逐漸變淡了下來,就在煙霧徹底散盡,偌大的會議室裏,開始感覺有些冷的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在會議廳的門外響起,片刻後,索菲亞拿着一張便箋走進來。

    徑直走到維克托的身邊,索菲亞將便箋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隨後便退出了會議室的門外。

    此時,會議桌旁邊所有人的視線,都聚焦在了維克托的身上,很顯然,他們都知道這張便箋上記錄的,應該是從伏羅希洛夫號戰列艦上發回來的最新消息——前往埃及的黑海艦隊編隊中,一共有兩艘戰列艦,一艘是莫洛托夫號,另一艘便是伏羅希洛夫號。

    維克托將便箋上的內容看了一遍,隨後又確認了一下,這才擡起頭,環顧在場衆人,說道:“我們的艦隊已經進入了塞得港外海四十海里的區域,他們並未發現英法艦隊的蹤跡。而我們的情報人員也得到了確切的消息,英法艦隊已經從塞得港外圍海域撤退,去往了阿拉伯灣的方向。”

    聽到他說出的這番話,在場的所有人都大大鬆了一口氣。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如今的美國人也好,英法也罷,都不希望與聯盟爆發直接的軍事衝突,核武器以及核武器多種投送方式的存在,令所有人在談起戰爭的時候,都不得不多加一份謹慎。

    最重要的是,蘇聯與美英法三國的體制不同,若是蘇聯的某個城市遭受了核彈的打擊,那麼布爾什維克黨不一定會下臺,相反,在輿論的引導下,蘇聯人很可能會燃起更強烈的戰意,並將自身所遭遇到的打擊,報復回敵人的身上。但對於英法美三國來說,一旦他們國內的某個城市遭受到了核打擊,並損失慘重的話,那麼現任政府都可能會倒臺,因此,他們所需要考慮的問題,要比布爾什維克黨所需要考慮的問題更加複雜。

    英法聯合艦隊從塞得港區域的主動撤退,不僅意味着他們在與聯盟的對抗中完全落入了下風,同時,還意味着他們已經徹底失去了對蘇伊士運河的經營權,這對英法,尤其是對英國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其最近幾年纔有所恢復的經濟,估計也會受到一定的打擊。

    對於聯盟來說,這樣結局無疑是比較完美的了,畢竟戰爭沒有爆發,而聯盟卻已經收穫了一定的好處,就連埃及人食言而肥,未能兌現爲聯盟提供兩個軍事基地的承諾,但受此次危機的影響,開羅與西方世界之間的關係,恐怕也很難回到當初那種狀態了,在今後幾年中,蘇埃關係將有望得到長足的發展,這也有利於聯盟在中東、北非擴張自身的影響力。

    而對於維克托本人來說,這一事件對他也是非常有利的,畢竟在處理蘇伊士運河危機這一問題上,他最初的提議恰恰是最終解決問題的真正答案,有了這一成績,對他今後在中央主席團內的發言權,是有着一定增進作用的。

    ...................................................

    英法艦隊在塞得港海域撤退的消息,很快便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開來,儘管倫敦和巴黎並沒有公開聲明接受埃及方面對蘇伊士運河的全面接管,也沒有承認這場危機已經解決,但關注時事的人卻都能想的到,英法兩國實際上已經很難再對埃及動用武力了。

    在這場危機的背後,攪動時局的因素、利益關聯方有很多,英法艦隊之所以最終撤退,也是多方勢力博弈之後所催化的結果,但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不可能將問題看得那麼透徹,他們所認識到的,就是蘇聯派出了一支艦隊,力挺埃及納賽爾政權,結果,面對來勢洶洶的蘇聯艦隊以及遊弋在地中海上空的蘇聯戰略轟炸機,英法不得不選擇了退縮。

    這樣的認知,使得聯盟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與此同時,也有許多人在感慨英法兩國的衰落,受此影響,在隨後的一兩年時間裏,中東、非洲的英法兩國殖民地,相繼爆發了更大規模的獨立運動,這也爲世界帶來了反帝、反殖運動的又一波高潮。.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