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唐宮清夢 >第三章 賢王回宮送餘歲 闔府團圓慶新年
    爲了養好身體徐惠聽了馨兒的話在府內乖乖的呆了幾天,李恪也是在王府內並沒有外出,兩人的生活與往日並無不同,那日的曲江池救美好似從沒有發生過,徐惠並沒有見過李恪,而李恪似乎也不記得這樣一個姑娘的存在。

    小年的時候徐惠讓管家按照往年舊例去買了些竈糖之類的東西,好好的送了送竈王爺,順便偷偷的讓竈王爺上天的時候幫她問問自己爲什麼會來到這裏,日後還有沒有機會回去了。其實她也知道竈王爺聽不到她的禱告和詢問,只是想給自己在唐朝的生活找一個精神寄託罷了。

    臘月二十七,徐父終於帶攜妻帶子風塵僕僕的從湖州老家趕了回來,他們這次回湖州一是探親祭祖,二呢則是要跟徐家列祖列宗及族人傳達一個喜訊——徐家要出皇妃了。雖然太宗都可以做徐惠的父親了,但是在那個時候的人眼中,這還是一件十分光宗耀祖的事。徐父雖不至於十分迂腐地認爲這件事可以將徐家搖身變爲貴族,卻也知道這對於徐家滿族來說的確是件可喜的事,畢竟並不是誰家都有把女兒嫁入皇家的福氣的,也不是誰家都能把女兒教育到可以滿足皇上妃嬪的標準的。

    徐父徐母回來以後知道徐惠落水的事自然一陣嘮叨又好一陣關心,好在徐惠現在已經沒什麼大礙了。眼看新年就要到了,全府人便開始着手準備除夕要用的桃木、油漆、紅紙、竹節、青幡等佈置庭院,還有一些簡單的爆竹、香料之類的。

    除夕這天一早徐府管家便開始帶領下人打掃庭院,將摺好的東南桃枝插在門戶上。而徐惠在看見大家都在忙着準備迎接新年的時候則更有些想家了,雖然徐家人對她很好,對她性情變化也沒有做過多的追究,而自己在現代也沒什麼親人了,但是她依然很懷念二十一世紀的生活,更想念好朋友杜欣。

    正在她倚在門口發呆的時候,馨兒抱着一堆紅紙還有兩塊桃木板走過來了。“小娘子,阿郎說了,今年的桃符讓你寫,說是……就當留個念想。”說着小丫頭把手裏已經漆好的桃木板舉了起來。

    桃符嘛,這個很好理解,“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說的就是這個。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爲桃木有壓邪驅鬼的作用,所以古時候的人會在家裏放一些桃枝,再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荼”“鬱壘”兩位神仙的名字在過年的時候掛在門口希望兩位神仙保佑一家人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看着桃木板邊上放着的紅紙,徐惠腦袋裏有一個燈泡亮了——不然來點兒新穎的吧?據說第一個春聯是在五代時期出現的,那不好意思了孟昶同學們,爲了符合歷史上徐惠才女的人設展現才女的風采,我只好先你一步“發明春聯”了·····當然了,主要是爲了不穿幫。

    徐惠隨手把神荼鬱壘的名字寫在桃木板上,然後拿過紅紙寫上那句流傳千古的首個春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寫完這個還不過癮,又撿着21世紀的常用的對聯寫了幾幅遞了過去。什麼“爆竹聲聲辭舊歲,梅花朵朵賀新年”;什麼“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之類的,還給寫了一堆“六畜興旺”“五穀豐登”“擡頭見喜”之類的吉祥話,最後還順手寫了幾個福字,各種筆體,各種花樣。看得馨兒拍手叫好,這丫頭還從來沒見過這麼系統的“桃符套餐”呢,當然何止馨兒,當時的唐代人也都沒見過。

    馨兒拍手叫絕的時候徐孝德也掛好青幡回來了,當他看見徐惠和馨兒手裏那一套套的“春聯”的時候明顯也是楞了一下,似乎她也沒想到自己的女兒會做出這樣的舉動,不過,當他仔細看了春聯的內容之後,很快他的神情從迷茫轉而變成了震驚。誰能想到一個十三歲的孩子竟然有這樣新穎的想法並且有這樣深厚的文學底蘊呢?很顯然他對徐惠寫的春聯很滿意。

    徐惠在這幫忙準備迎接除夕的物料,而皇城的另外一邊李恪已經安排好府裏的一切進宮了。吳王是有自己封地的親王皇子,在封地有自己的府衙,所以正常情況下他是要留在自己的封地不能長期在長安城逗留的,尤其是在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對他百般防範甚至可以打壓的情況下他更不可能無故出現在長安城,只有除夕前後一個來月的時間才能在京城逗留。

    李恪救徐惠的那天也正是他回到長安城的第一天,久未在長安忽然回來難免懷念,便在四處逛逛。未曾想到正遇見了失足落水的徐惠,那一襲淡黃色的披風在湖面上一閃而落,雖然不是很顯眼,但機敏的李恪還是發現了,於是就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戲。

    今日是除夕夜,李恪與其他皇子一樣帶着自己從封地帶來的禮物早早的就進宮了,在甘露殿拜見過李世民,和遇到的其他皇子一陣寒暄之後,才往姨母楊淑妃處走去。路上路過西海池卻停住了腳步,此時李恪腦海中不由得閃現那日曲江池邊的場景。

    依稀記得那個黃色披風的弱小身影,一眨眼間便掉入水中,一個小丫頭站在岸邊呼救,當時的他來不及多想,只一閃身就下入湖水中將那姑娘救起,讓自己的僕從僱了馬車將其送回府上,又請了醫者爲其看診。現在他還是能回想起當時身處冰寒徹骨的池水之中那種感受,不知那姑娘有沒有感染風寒?想到此處李恪笑笑再次擡步向前,生命中的一個過客而已,自己在惦記什麼呢?李恪奇怪的舉動和神態看得邊上的內侍一陣迷茫卻又不敢多問,這樣一耽擱,到了楊淑妃的宮裏時已經將近午時。

    楊淑妃是李恪生母大楊妃的妹妹,後世常稱其爲小楊妃,貞觀六年大楊妃去世太宗追封其爲貴妃,由於太宗與楊貴妃感情極深,爲了照顧楊貴妃的家人,在貞觀七年便將楊吉兒迎進皇宮繼續承襲姐姐的恩寵,楊吉兒本就嬌俏可人再加上有姐姐的恩蔭,入宮僅一年多便因生了十三皇子李福被封了淑妃。

    淑妃雖是得寵,但太宗是個勤於政事之人,且後宮之中又不只她一個妃嬪,自然也不是常常能見天子的。而十三皇子李福在這年夏天被太宗過繼給了李建成做嗣子,淑妃不得常伴君側,又沒有幼子養在身邊,自是有些寥寥。

    今日恰得李恪入宮拜見,姨甥二人久未見面楊淑妃自是親近異常,便留了李恪在宮中用了午膳。李恪對姨母一陣噓寒問暖,恭謹地陪着姨母喫過午飯,又講了些外面的奇聞趣事,倒也是給冷清的淑景宮添了些笑聲。只是如此歡聲笑語更襯得平日淑妃獨處的長日寂寂,愈發覺得悲涼起來。可這深宮之中又有誰是日日恩寵、兒孫繞膝呢?

    李恪從淑妃那裏出來就要去東宮拜見太子,他與李承乾是同年出生的,兩個人和晚他們一年出生的李泰可以說是一起長大的,雖然嫡庶有別不在同一處宮殿撫養,但相對其他兄弟而言也是親近許多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