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華娛1997 >343 《sugar》MV拍攝,蹭飯準備
    下面的選角工作,曹軒沒有管,只聽彙報,唯一跟進的就是《男人戀愛時》的導演選擇。

    香江電影工作者北上是大勢,動作比較快的王胖子、袁八爺已經混的有聲有色。

    陳可欣作爲香江電影屆比較靈活的導演,早就有相關打算,在接到繁星的邀請後,頓時有所心動。

    首先曹軒的人氣沒得說,哪怕是香江這邊也要承認,除了程龍等寥寥幾個巨星,沒人敢說能勝過曹軒。

    雖然曹軒目前還沒在電影市場證明過自己,但是電視劇成績也相當亮眼。

    再加上四小花旦的胡婧以及曹軒第一部電影的噱頭,陳可欣個人覺得這個電影有搞頭。

    不過他還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比如組建一部分香江幕後團隊,以及想用一些香江演員。

    前者曹軒同意了,凡是導演肯定要有一些用熟的團隊,這個很正常,要是全給他重新配,光是磨合就夠麻煩的。

    反正製作預算歸繁星這邊管,另外他的團隊也不會有太多人,主要是負責人或者骨幹,大頭還是繁星的人,曹軒不怕他搞什麼貓膩。

    至於演員嘛,曹軒沒理會,除非他把梁佳輝弄來演黑道大哥,否則他覺得自己挑的演員都很好用。

    當然,爲了表示對導演的尊重,曹軒也同意,如果演員表現不合格,陳可欣有權利要求換人。

    一番拉扯試探,陳可欣也明白曹軒和繁星不是好糊弄的,甚至是有些強勢。

    但是香江的老闆難伺候的更多,只要放平心態,不再過多糾結內地和香江之間的區別,這些也就不是問題。

    《男人戀愛時》沒什麼大場面戲,情節也簡單,製作成本相對不高,一多半全在曹軒、胡婧的片酬和陳可欣的導演費上。

    曹軒的片酬現在很難計算,因爲從《笑傲江湖》之後,除了客串《黑客帝國》系列,他幾乎都是演自家戲。

    外界對他的片酬也是有高有低,按照人氣算,1000萬以上都打不住,按照電影界新丁或者內地影視市場咖位200~500萬不等。

    因爲是手握繁星全部股份,《男人戀愛時》又是獨立出品,曹軒也並沒有太過在乎片酬,作價500萬。

    胡婧的片酬則是200萬片酬+100萬紅包浮動。

    後者要求票房超過2000萬,或者拿到什麼相關獎項提名,如果獲得重要獎項,仍然有另外的紅包獎勵。

    如果算上紅包的話,這個價格算是正常市場價,甚至要略高一點。

    因爲沒演過電影,胡婧和曹軒的定位都很尷尬。

    雖然是頂流,但好的電影劇組會壓價,普通電影劇組給的價高,但是兩人又未必瞧不上。

    另外,現階段電影資源有限,許多演員搶着上,片酬一般情況下都比市場價偏低一些。

    說到底,連同香江在內,年度排名前十的電影也就幾千萬。

    製作方拿總片酬的35%~40%。哪怕有其他渠道回血,總體也盈利有限,片酬方面自然不會太高價。

    目前,華語影壇演員片酬500萬以上的,屈指可數,內地更是少的可憐。

    小道消息,電影《英雄》陳道明的片酬僅有10萬美元,不足100萬人民幣,是李蓮傑的三十分之一,梁、張兩人的十分之一。

    當然,這幾位都是收的“友情價”,具體片酬得箇中細談。

    大部分演員都是如此,特別是價格比較高的,市場價只是參考範圍,高低還是看具體談判和條件,還要隨着市場變化。

    比如《男人戀愛時》這部電影如果紅了,曹軒和胡婧的片酬肯定上漲,但若是撲街,自然也要下滑。

    其實,曹軒和胡婧也不在乎什麼片酬多少,但是做生意嘛,總要有個規矩,賬目要清楚。

    曹軒還好,畢竟是老闆,左手倒右手,大概走個過場就行。

    胡婧雖然是老闆娘,但畢竟沒有股份,而且是公司一姐,片酬多點少點無所謂,主要是得給繁星探索出一個合作模式,爲後面的藝人做示範。

    他們兩口子不用把錢分的太清,但是人家其他藝人不能不分清楚。

    但是給多給少,既保證公司利益的情況下,又讓藝人滿意,這是門學問,裏面的火候分寸得慢慢掌握。

    所以讓胡老闆娘出來先趟雷,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她名氣最大,繁星藝人中發展勢頭最猛,可以給繁星一個參考,讓公司對繁星藝人在名氣咖位大小的各個階段的待遇等方面進行揣摩瞭解。

    最關鍵的是,隨便折騰,不用擔心這個臺柱子因爲待遇而不滿跑路。

    因爲胡老闆娘看不上這點東西,繁星內部戲片酬,100塊還是100萬對她來說沒有任何區別。

    曹軒和胡婧加起來是800萬,陳可欣的導演費是150萬+50萬紅包浮動,出價不低,但還在曹軒接受範圍之內。

    三個人加起來就是1000萬,再加上其他演員的片酬以及製作費用,《男人戀愛時》的成本大概是1500~1800萬。

    按照製作方分成總票房35~40%計算,《男人戀愛時》電影票房起碼要4000萬以上才能夠本。

    這個難度不小,《男人戀愛時》到時肯定以內地票房爲準,而原時空2003年內地票房排名第一的《手機》也不過5300萬。

    當然,2003年市場疲軟主要因爲非典的緣故,如果能避開非典,4000萬以上的目標未必不能衝一衝。

    另外,電影能賺錢的不止票房,還有其他渠道,比如海外版權售賣,電視和DVD版權運作,當然還有一些商務合作,如贊助費和廣告植入。

    不過這些的利潤很虛,有的操作好了很賺,甚至要遠遠超過票房收益,有的一毛錢沒有。

    不管是票房還是版權運作,得等電影成品出來再說,否則曹軒也不敢保證能有多少利潤。

    但是,商業合作就全靠個人本事了。

    在電影開拍之前,他給電影拉了不少贊助費,抵消了不少成本。

    比如女主的工作,從原版銀行職員改成了移動營業廳業務員。

    很明顯,正在和移動討論代言的曹軒,先給電影拉了一筆200萬的植入,代價就是女主工作換了,並且移動大logo多次出場。

    還有百事、七匹狼、諾基亞以及一些曹軒熟悉或者合作過的企業,或多或少在電影裏軟植入了一波。

    就這麼說吧,爲了拉廣告,曹軒專門弄了專職小組,在不影響劇情的前提下,能賣的廣告位都賣。

    甚至女主父親住的醫院,男主父親開的公交車,也都對外招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