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在北大學考古 >第100章:敦煌學
    ???

    北大的兼職老師之中,其中最爲特例的就是王利器了。

    這位先生,被聘請到北大的時候,已經六十多了。

    如果擱前世,早就退休了。

    然而,因爲十年時間,主管退休事物的勞工部被撤銷,公會系統癱瘓,社會保險幾斤的徵集、管理、調劑使用製毒被迫停止、退休製毒形同虛設。

    直到今年,國務院才頒佈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本質上是恢復、調整1958年的退休政策,並且平亂十年的混亂制度。

    王利器先生,基本上屬於半退休狀態。

    然而,對方被聘請到北大開課,也是有歷史淵源的。

    因爲,王利器從川大中文系畢業之後,就考入了北大文研所讀研,師從傅斯年先生,而且,還是傅斯年唯一的一個研究生。

    研究生畢業之後,就被川大文研所聘請回去當老師,抗戰勝利後,組成西南聯大的三校分別復員,北大遷回原北平校址。

    他才被傅斯年聘請到北大中文系當老師,所以,早年間在北大文研所,他跟鄧廣銘先生是認識的。

    十年間,就算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這位先生也寫了不少的著作。

    因爲他具有深厚的古文功底,才被聘請到北大歷史系開設古文選讀課程。

    蘇亦去蹭課的時候,對方正在講授文心雕龍,跟漆俠的宋代經濟史連講義都是臨時編著的不一樣,王利器先生講課的時候,直接就給大家分發了油印版的原文講義。

    這點上,倒是跟蘇亦之前在新會一中講座的時候,派發的和尊銘文講義有點像。

    這也是這個年代大師開設新課程的常態,大多數的時候連教材都沒有,老師在臺上信馬由繮、自由發揮,臺下的學生宛如聽天書,雙目呆滯。

    好在,北大的老師都知道剛剛恢復高考後的7778級學生普遍基礎都不好,所以,講課的時候,也沒有講述太過深奧的內容。

    好比如這位王利器。

    在講述文心雕龍的時候,也對着原文逐字逐句的講,還在講臺上板書,就跟教小朋友古文啓蒙差不多。

    一板一眼的,跟之前的寧可、漆俠、蔡美彪等人都不太一樣,估計這就是中文系教授跟歷史系教授不一樣的地方吧。

    前世,蘇亦看文心雕龍的時候,還是易中天教授的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易中天教授是教哲學教美學的,自然而然,就從美學的角度去解構這書,而王利器這不一樣,他是中文系的,還是研究古文獻的,所以他注重的還是教授大家如何讀懂這書。

    而且,老先生講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講文獻。

    比如文心雕龍,講完內容之後,又開始講述各種批註版本。

    比如范文瀾文心雕龍注,老先生對這本書評價還挺高的,直接說,“範注是雕龍舊注的集大成者,又是新時代研究的開山鼻祖。”

    實際上,王利器先生也自己編著了一本文心雕龍新書只不過這本書並沒有在國內出版而已,反而,是牆內開花牆外香,直接在臺灣給出版了。

    同樣,範注之中也有他增添的不少註釋。

    所以,到了最後,老先生有些謙虛的說,“我在古籍社當編輯時,能參與此書的編著是我之榮幸。”

    然後,跟大多數北大教授一樣,課後就直接給大家列書單。

    重點推薦史記跟莊子兩本。

    那麼多老師,王利器是唯一一個全程忽略蘇亦這個歷史系“小師兄”的存在。

    並沒有對他做特殊化,真要說有什麼特殊化的地方就是,老先生走到蘇亦身邊的時候,還下意識問他,“同學,能聽得懂嗎?”

    等蘇亦點了點頭,還當場跟他讀一段文心雕龍的白話版,老先生才滿意離開。

    除此之外,老先生都不搭理他。

    畢竟老先生這輩子見過的少年天才多不勝數,而,他本身就曾經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不過以上這些,都不是最讓蘇亦印象深刻的,最讓蘇亦印象深刻的,還是因爲鄧廣銘先生準備把老先生挖到北大,卻沒有挖成。

    等中午他去食堂喫飯,撞見範長流,跟他提起王利器先生的時候,範長流還有些遺憾。

    他是鄧廣銘先生的研究生,經常要幫導師處理一些事情,所以對歷史系的人事問題,他再清楚不過。

    平時跟蘇亦他聊天的時候,他也沒有藏着掖着,所以,很多歷史系的人事調動,蘇亦都是從他的口中得知的。

    之前,鄧廣銘先生聘請王利器他們這些老師兼職開課,只是解燃眉之急。

    應急之外,鄧先生也有長遠打算,那就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要調幾位名家進入歷史系。鄧先生先後提出調入的有三位王先生。

    範長流說,“第一是商調王利器先生。王先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個古籍部門工作,1973年跟鄧先生一起在中華書局標點二十四史。”

    對於中華書局的這個版本“二十四史”蘇亦是熟悉的,或者說大家都很熟悉,因爲大家看的二十四史版本,差不多就是這個版。

    可以說這是國家級的圖書工程。

    這套書有多厲害?

    用百度百科的詞條:點校本“二十四史”,由中華書局組織全國百餘位文史專家,全國學術界、出版界通力合作,歷時二十年完成的新中國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是代表新中國古籍整理出版事業最高成就的標誌性成果。

    那麼國家爲什麼要弄這樣的出版工程?

    其實,蘇亦對這段歷史也模糊。

    但,二十四史他看過不少的版本,對於普通人來說,點校本二十四史無疑是最容易閱讀的。

    乾隆時代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在當時是標準本,但是武英殿本並非沒有缺點,所以纔有商務印書館的“百衲本二十四史”,當時可謂“二十四史”的最佳版本。

    但是傳統的“二十四史”沒有標點,沒有斷句,讀起來仍有一定困難。

    五十年代,由國家領導建議,集中當時全國史家,對“二十四史”進行校訂,加上標點,是爲標點本“二十四史”,實爲“二十四史”的最佳版本。

    所以,這些書一開始並沒有什麼標點符號。要沒這版本,大多數人都看不懂二十四史,好吧,就算有標點符號,要是沒有譯本,普通人也看不懂。

    不過蘇亦聽到範長流這項工程,他才恍然大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