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在北大學考古 >第162章:平平無奇高老師
    (先佔坑,沒寫完。重複章節。)

    要說北大著名的教職工宿舍園區之中,哪一個最出名,那排在第一名的肯定是燕南園。

    北大燕南園,之所以出名,因爲北大曆任校長喜歡搬入燕南園來住。

    一開始,最豪華的是燕東園,但北大搬入燕園以後,不斷的擴建兼併周邊的園子,燕東園的位置,就遠離北大校園的核心區域,再加上,跟北大東門還有一條中關村大道橫跨其中,直接把燕東園給隔離校外了。

    地位位置,自然不如燕南園。

    這種情況之下,燕南園不出名才見鬼了。

    此外,朗潤園也名聲不小。

    著名的未名四老,季羨林、金克木、鄧廣銘、張中行也都住朗潤園,他們四位也叫朗潤園四老。

    考古專業這邊,宿先生跟蘇秉琦先生都住朗潤園,尤其是宿先生就住鄧光銘先生對面。

    蘇秉琦先生一開始住在朗潤園,後來搬到健齋,又搬回朗潤園。

    北大健齋跟體齋一樣,這年代都被當成教職工宿舍。

    然而,北大教職工宿舍園區只有燕南園,燕東園,朗潤園三個嗎?

    並非如此。

    北大教職宿舍八大園,除了燕南園、燕東園、朗潤園之外,另有蔚秀園、承澤園、暢春園、鏡春園。除中關園外,其他園都是沿用晚清皇室貴胄別墅的名字。

    其中,蔚秀園、承澤園、暢春園這三園都在燕園西區。

    蔚秀園位於暢春園以北,園門與北大西門相對,原爲圓明園附屬園林之一。

    1931年被燕大購得,70年代北大曾在園中西部和北部建造了15幢樓房,作爲教職工住宅使用。

    承澤園建國之前,由張伯駒先生購得,1953年又被張伯駒先生賣給北大,成爲北大校園的一部分,實際上,承澤園算是半賣半送了。

    後來北大在園區南部修建教工樓,又對承澤園園西所進行修繕,作爲北大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辦公場所使用,園區東北部也在做修復改造,成爲國發院教學科研用地。

    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

    至於暢春園則位於北大西門外,蔚秀園以南,暢春園的歷史就不用說,反正都是皇家園林,其前身爲修建於萬曆年間的清華園。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劫難中,暢春園也被波及了,園中建築被焚燬殆盡。至今只有恩佑寺、恩慕寺山門和暢春園東北界碑,等2001年北大興建暢春園宿舍的時候,這塊界碑直接被轉移到他處。

    不過暢春園只有遺址的北部劃歸北大所有,而非全部。

    北大這些園子,一個比一個歷史悠久,蘇亦心想,以後古建保護協會的活動日,帶着一幫社員介紹這些各個園子的歷史,然後修訂成冊,弄一本燕園文物史。

    未來,就成爲古建協會鎮會之寶了。

    在騎着自己的破舊二手自行車前面中關園的路上,蘇亦想着這些有的沒的,也忍不住爲自己這個想法拍案叫絕。

    因爲前世,市面上就不少書專門寫燕園文物的。

    有周其鳳版的《演員建築》,有郝平主編的《燕園文物》,也有歷史系何晉教授寫的《燕園文物、古蹟與歷史》,甚至還有唐克揚寫的《從廢園到燕園》,前兩本都是校長弄出官方宣傳版,後兩本多了一些作者的私貨,不過寫的內容大同小異,互相參考,基本上就把北大各大建築的前世今生弄得差不多了。

    反正這些書,蘇亦前世都翻過。等他們古建保護協會真的弄一本燕園建築宣傳本,這基本上都可以成爲藍本。

    這一兩年,古建保護協會能把這本書給弄出來,把北大建築的前世今生都弄清楚,也算是大功一件。

    蘇亦今天的目的地是中關園高銘老師的家中。

    中關園自1952年北大搬遷至燕大時開始建設,到2002年拆遷,歷經50年,這裏曾是北大最大的家屬宿舍區,見證了北大半個世紀的滄桑。

    因爲對這一帶不太熟悉,所以,蘇亦就喊上馬世昌一起,倆人一個宿舍,幹啥都旁邊。

    當然,要作爲聊天對象的話,許婉韻肯定是最佳拍檔。

    老馬這人,啥都好就是有些嚴肅,跟一本正經。

    整個人都是跟宿先生有點像,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

    所以,蘇亦乾脆連許婉韻也喊上。

    至於姚華山有些忙,今天沒空,所以,恰好是他們仨。

    約上這兩位老大哥老大姐,不至於冷場,說話聊天都有個伴,也不至於在高銘先生家裏乾巴巴的坐着。

    三個人兩輛車子,馬世昌騎在前面開路,許婉韻坐在蘇亦單車後面。

    一輛破舊的永久牌自行車載着北大考古專業最靚的姐們,值了。

    一路上,許婉韻也開始跟蘇亦聊着中關園的各種情況。

    52年的時候,全國院系大調整,北大入住燕園,還把清華、輔仁、北師大等高校的文科部分直接併入了北大,這樣一來,燕大的校園就不夠用了,因此,需要修建一批教學樓、教職工以及學生宿舍樓。

    當時,還專門成立三校調整委員會,主任是梁思成先生,副主任是北大的張龍翔。中關園正是梁思成指導清華大學畢業生的作品。

    當年燕大的校址北依圓明園,南臨海淀鎮,東偏北有成府村,東偏南與中科院規劃用地接壤,發展空間都不大。

    但是,北大沒有選擇向燕大的西偏南處發展,而是向東,從中科院的規劃用地中割出1000畝地,作爲北大教職工宿舍所在地。

    聽到這,蘇亦乍舌,“咱們北大可以啊,都能從中科院身上割肉了。”

    許婉韻笑,“咱們北大豈止是可以啊,不過能拿到這1000畝地,不僅僅是北大推動的結果,而是多方推動的,當時那麼多高校文科專業併入咱們北大,清華、北師大、輔仁、還有原來燕大的,那麼多個學校,成立三校調整建築規劃委員會就是爲促成這些事情,整個過程,也是多方面妥協的結果。”

    不管如何,也從側面說明北大的底氣。

    早年間,中關園所在的地方叫做中官村

    這一片北大的新家屬區建成後,要爲之命名。但“中官”這個詞,一種解釋是古代官名,另一種解釋是宦官之意。沿用這個名字,顯然不合適。

    那爲什麼中官變成“中關”了?

    那是當年由湯用彤先生拍板定名爲“中關園”,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當時中科院也在這一帶建房,負責基建的機構時稱“西郊辦公室”。北大稱中關園後,他們隨之採用“中關村”地區的稱呼。自此,“中官村”才成了後來大家熟知的“中關村”。


章節報錯(免登陸)